-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清代云南地區土司的政治確認與法律認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777562
- 條形碼:9787519777562 ; 978-7-5197-7756-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清代云南地區土司的政治確認與法律認同 內容簡介
縱觀歷史,明代、清代在西南地區的改土歸流對今日中國疆域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尤其是清代云南地區改土歸流更是影響巨大。其中,既有清王朝“以漢制漢”的經傳,也有“以土治土”的緯略,更有流官土司“互為掣肘”的御術。這一段歷史無論打上何種“濾鏡”折射的烙印,都必須承認這樣一個結果,即對于中華民族西南疆土底定起到了不可否認的作用。無論是從政治學還是法學的視角來看,改土歸流的過程中形成的凝聚民族大義的尊嚴感不僅可以從土司制度碎片化的整理中發現多民族大一統的觀念,而且可以從清王朝官方體系化的實錄中體悟多民族大一統的夙愿。云南地區大大小小的土司與清王朝之間圍繞身份、權威、實益的博弈,*終從屬于建立大一統的民族尊嚴,特別是鴉片戰爭后,云南土司地區反對外來勢力自發的抗爭、抗日戰爭期間土司自覺組織的抵抗,無不說明中華民族是一家人的民族記憶早已成為疆域內外中華各族人民的“祖地”。
清代云南地區土司的政治確認與法律認同 目錄
節土司主體范圍及土司制度性質
第二節研究土司的原點、立場與結論
第三節土司制度已有研究成果的述問
第四節土司的法律監控作為選題立意
第五節選題預設的目標、方法與技術
第六節研究的主要內容、價值與創新
第二章土司地區政治確認的統治使然
節云南地區土司作為地方勢力存在的正當性
第二節土司與流官之間圍繞話語權合法性的沖突
第三節清代中央王朝與土司圍繞“政權”的爭斗
第四節小結
第三章土司地區法律認同的歷史基礎
節元朝云南地區土司管理的過程
第二節明朝施治云南土司形成的制度
第三節明朝土司制度的清朝繼承發展
第四節小結
第四章土司地區法律認同的客觀障礙
節清朝朝廷與云南土司的矛盾構成
第二節清代云南地區統治權力二元化沖突
第三節土司地區傳統習俗對國家統治的阻卻
第四節小結
第五章土司地區法律認同的現實條件
節土司之間基于各自保全下的分裂
第二節封建經濟對土司地區經濟的影響
第三節官僚體制外土司需要國家的認可
第四節小結
第六章土司地區法律認同的實施進路
節清朝推進統治權地方認同
第二節流官鉗制土司的法律支持
第三節國家法律弱化土司習慣法
第四節小結
第七章土司地區法律認同與國家確認
節強化土司制度的法律屬性
第二節嚴格法律限制土司的權力
第三節依律約束土司的事權范圍
第四節小結
第八章法律認同下土司權力代際繼承
節土司代際權力承襲的程序不斷嚴格
第二節虛職制度與安插制度留任留人篪權
第三節請封制度與卓異制度強化一統體制
第四節小結
第九章文教普及強化法律認同功能
節國家文教系統土司地區規模化的價值
第二節文教作為法律觀念性塑造工具的展開
第三節土民文化與中原文化對抗性法制融合
第四節小結
第十章土司地區法律認同的實踐困境
節撤設并分之策凸顯土司存在的兩難性
第二節土司權勢法律監控策略實施的兩難性
第三節改土之后土司法律主體地位的兩難性
第四節小結
第十一章土司地區法律認同的多維影響
節法制認同促進云南土司國家認同
第二節法制認同推進土司地區經濟發展
第三節法制認同催生民族文化多元融合
第四節小結
第十二章結論
節法律確權實現“借土治民”
第二節依法管理實現“馭土固邊”
第三節依法賦能實現“因俗施政”
第十三章啟示
節民族關系法治化是中華民族共同體視野下的不二選擇
第二節系統推進國家主流文化傳播、融合促進中華民族文化認同
第三節系統建構技能培訓體制促進民族地區社會認同意識提升
參考文獻
清代云南地區土司的政治確認與法律認同 作者簡介
葛天博,生于1971年,男,安徽濉溪人,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博士、華東政法大學法學博士后,現為紹興文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法治理論、基層社會治理與民族問題研究,先后主持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發表論文80余篇、出版專著6部。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