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子午線詩歌譯叢:玻璃星座(精裝)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59858115
- 條形碼:9787559858115 ; 978-7-5598-5811-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子午線詩歌譯叢:玻璃星座(精裝)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本書賣點 施家彰的詩歌富有創(chuàng)造力并充滿了深切的情感。他以令人驚嘆和意味深厚的視角觀察散亂多樣的事物,熟悉的自然界意象與量子物理學中的意象混合,景觀與情感相交織,傳達出世界萬物相通認識的世界觀。他的詩歌在對自然世界的沉思、對人類與非人類生命的關(guān)系,以及對于現(xiàn)實世界的經(jīng)驗之中,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特質(zhì)。詩人的詩歌創(chuàng)作融匯東西方美學,深受唐詩和老莊思想的影響,亦從西方詩學中汲取養(yǎng)分,結(jié)合美國本土文化及多領(lǐng)域經(jīng)驗,形成個人風格濃烈的聯(lián)動式意象和語言魅力。 編輯推薦 作為新墨西哥圣塔菲**位桂冠詩人,施家彰“以不動聲色的書寫技巧創(chuàng)造出一篇篇充滿瑰麗想象、訴諸感官、情感充沛的詩歌”。自身經(jīng)驗的多樣性使他的詩出人意料地將眾多游移的元素和意象妥貼并置,從而展現(xiàn)世界的不同曲面及不可言說的奧妙。這些詩蘊藏著翻涌的意識、細微的體察,在對生存的含義與神秘的探尋中,觸及自身,結(jié)合東方和美國本土文化及多領(lǐng)域經(jīng)驗,形成個人風格濃烈的意象聯(lián)動和語言魅力。
子午線詩歌譯叢:玻璃星座(精裝)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從詩人迄今為止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選取各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分為四輯:**輯收錄詩人2021年出版的新詩;第二輯收錄詩人《紅移之網(wǎng):詩選1970—1998》《結(jié)繩記事》《銀杏之光》等中早期作品;第三輯收錄提名普利策詩歌獎的《羅盤玫瑰》;第四輯收錄2019年出版并榮獲全美圖書獎的《視線》。《羅盤玫瑰》和《視線》為作者風格形成后的成熟期代表作,均體現(xiàn)出交響樂般的整體構(gòu)思。該書通過詩人不同創(chuàng)作時期的代表性作品,呈現(xiàn)詩人完整而持續(xù)的寫作面貌。
子午線詩歌譯叢:玻璃星座(精裝) 目錄
子午線詩歌譯叢:玻璃星座(精裝) 節(jié)選
“玫瑰”之旅——施家彰中文詩集序 從1972年**本個人詩集《楊柳風》(The Willow Wind, 1972)問世,到不久前才與讀者見面的《玻璃星座:新詩與詩選》(The Glass Constellation: New and Collected Poems, 2021),美國詩人施家彰(Arthur Sze)迄今已出版了十二部詩集,其中亦包括他編譯的一本中國詩選《絲龍》(The Silk Dragon, 2001)。此次由譯者史春波編選、翻譯的中文版同名詩集《玻璃星座》精選了施氏各個時期的重要作品,我和Arthur本人也緊密地參與了翻譯過程。 施家彰的詩歌背景通常設(shè)定在當代美國,特別是他詳悉的美國西南部,然而他的詩句卻沾染著中國古詩的回音與精確性,這種特征一直延續(xù)到他后期的寫作,銜接起現(xiàn)今充斥我們周身及內(nèi)心世界的浩繁的生活片段。這些萬花筒般碎裂、矛盾的鏡像真實地映照出了我們的境況,被詩人一針見血的智慧源源不斷地照亮。從瑪雅歷法中的命名到水聲漸強的燒水壺,“意識一點點拼湊”,詩中的洞見歷久彌新,就像詩人在《自然光》中說的,“一阿秒,此處與彼處消散”。也正如《百武彗星》的*后一句,“記錄碎片的人相信,碎片即完整”。這樣的領(lǐng)悟力是深植于東方傳統(tǒng)的,雖然在埃茲拉·龐德(Ezra Pound)之后,類似的感悟越來越頻繁地在西方詩歌中出現(xiàn)。倘若文學沖動的本質(zhì)是明確地編排、激發(fā)出詩意的“多”,以尋求抵達交響樂般統(tǒng)一的“一”,那么,施家彰的詩提供了*接近這一挑戰(zhàn)的答案,尤其當我們縱觀他這幾十年的寫作生涯。將多與一、自我與他者融會貫通,并非東方獨有的魅力,但如此流暢地捕捉到二者間的振幅卻似乎是東方獨具。 詩集《羅盤玫瑰》(Compass Rose, 2014)在早于《玻璃星座:新詩與詩選》七年前的2014年出版,書名來自羅盤上圍繞中心向外分支構(gòu)成方位角的花冠。水手或航海者對羅盤上表示方位的三十二朵“花瓣”再熟悉不過了,比如東北微北、西南微西。它剛好成為詩人后期寫作的一個象征,一邊觸及我們抽象或具體的瞬間感知,一邊又從多個場景中轉(zhuǎn)圜。倘若把這朵玫瑰看成一個曼陀羅,羅盤的意義就更加復(fù)雜,也更加不確定了。固定在中心的磁針掃向一個看不見的北方,校準每一個方向。盡管磁針被包圍著方位角的圓圈限制在內(nèi),卻朝向圓圈以外無限延伸。 施家彰詩中的場景不可謂涉獵不廣泛——都市,鄉(xiāng)野,大漠,海角,西方的,東方的,敘述的,冥思的。具體如他在《大地的弧度》一詩中提到的坐落于威爾士塔夫河上,狄蘭·托馬斯(Dylan Thomas)曾經(jīng)生活和寫作的船屋。另外還有許多詩篇圍繞他定居多年的圣塔菲展開,親切的當?shù)匾庀笞匀欢坏厝谶M他的詩歌主題:新墨西哥州常見的動植物,該地的居民、原住民及其歷史,以至山川渠道、四季松柏,和森林里的大火。他的詩王國向來沒有邊界,可以從地下的菌絲蔓延至天上的銀河。 中國古詩的印記如同織機上的緯線,時而隱晦時而清晰地穿插在這本詩集里,但施家彰的詩卻遵循自己的方向,同時從當下生活的內(nèi)部與外部汲取,抒情而利落的聲音仿若和弦共振,又似光影低回,但本質(zhì)上是一種美國式的表達。他不僅是陶淵明、李賀、李商隱的繼承者,也是惠特曼、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繼承人。羅盤上那些分隔的方位點代表著我們這個時代,亦是不朽的文學訴求:撿拾起這個豐滿世界上散落的碎片,用心靈將之拼湊成一幅可辨識的地圖。于是,在現(xiàn)代經(jīng)驗的旋渦之下,這些詩誠實地標記出了我們的位置。對于一般讀者來說,施氏詩歌的復(fù)雜性和拒絕解讀的阻力有時會挑戰(zhàn)他們的神經(jīng),但卻精準地反映出了21世紀并不那么容易理解和厘清的現(xiàn)實。 施家彰的詩歌藝術(shù)還裹挾另一層更為深廣的含義。在無窮的粒子世界和周而復(fù)始的人性主題之間,有一種生命的戰(zhàn)栗如同一股融洽的電流,它擦著火光,燭照四方,F(xiàn)實或意象所激發(fā)的隔閡與共鳴或許遠離著十萬八千里,又或許存在于下一個抬眸的剎那,蘊藏在思維轉(zhuǎn)變的瞬間,腦中記憶之圖景便不請自來。那豐厚的土壤承載思想與境遇、單獨與多重的張力,釋放出人類經(jīng)驗*為深沉的自白,頓悟就在門檻的另一邊等候。毫無疑問,這是詩歌給予生命的核心答案,施家彰的后期寫作征服了這一方領(lǐng)土,同時也拒絕效仿。他的詩在后現(xiàn)代遍布縫隙、模棱兩可的景觀里呼吸吐納,訴諸那片內(nèi)核搖擺不定,帶有一種懸而未決喪失感的荒野。其想象力在混亂的邊緣摩擦,同時向我們拋出一條堅固的救生索作為真實的見證,使我們避免失衡。 無論在哪個年代,*好的詩人總能召喚并揭示出不斷于我們生命內(nèi)外復(fù)活的基本需求與其潛在呼應(yīng),它超越我們自身。面對現(xiàn)代社會生活巨大的迷茫,施氏開闊的視野在裂痕上建立起一幅全景圖,高明地化解了那些不協(xié)調(diào)的時間碎片,使我們恢復(fù)感受、記憶、理解以及存在的知覺。行云流水的句法穿插詞語巧妙的樂感,仿佛一幅細膩織就的繡帷。而這一切僅僅通過語言糾纏的媒介達成,可謂一種成功。對于那些正在經(jīng)歷當下之撕裂和邊緣化,但頭腦依舊敏銳的讀者來說,它提供的力量不亞于救贖。 喬治·歐康奈爾(George O’Connell)
子午線詩歌譯叢:玻璃星座(精裝)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施家彰(Arthur Sze),美國著名華裔詩人,1950 年出生于紐約市,畢業(yè)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擔任華盛頓大學客座教授、美國印第安藝術(shù)學院榮譽教授。他的詩歌大量發(fā)表于《美國詩歌評論》《波士頓評論》《巴黎評論》《紐約客》等報紙雜志上,至今已出版詩集十一部,如《楊柳風》《群島》《兩只烏鴉》等。其詩集《羅盤玫瑰》提名 2015 年普利策詩歌獎,其詩集《視線》獲 2019 年美國國家圖書獎最佳詩歌作品獎。 譯者簡介 史春波,專事中英詩歌翻譯,已發(fā)表和出版譯作有《歐康奈爾詩選》《道德課》《琳達·帕斯坦詩選》等。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shù)叢書(紅燭學術(shù)叢書)
- >
二體千字文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