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戰后國際秩序的歷史演進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228728
- 條形碼:9787305228728 ; 978-7-305-2287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戰后國際秩序的歷史演進 本書特色
《新興大國崛起與全球秩序變革》叢書簡介 本叢書立足于中國等新興大國的國際處境、發展需求與觀察視角,回應國際秩序變革這一全球性重大熱點問題。既對國際體系進行歷史考察與理論思考,又深入探討國際政治與安全秩序、國際經濟秩序、國際法律秩序與規范等主要實踐領域的具體問題;嘗試打破西方學術界的研究框架、主導話語與價值取向,就國際秩序變革所涉及的各種理論與實際問題展開深入、細致的研究,為中國在全球秩序調整、轉型的關鍵時期立于潮頭、引領國際秩序與治理機制變革,實現和平發展與民族復興提供智力支持。 《新興大國崛起與全球秩序變革》叢書主編簡介 石斌,南京大學亞太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學—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雙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美國學會常務理事、《南大亞太評論》主編、《外交評論》編委、《國際觀察》編委、《國際安全研究》通訊評審等。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政治理論、美國政治與外交、國際安全與戰略研究。出版學術論著、譯著近20種,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研究成果曾獲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
戰后國際秩序的歷史演進 內容簡介
本書聯系二戰后國際體系的演變歷程,厘清國際秩序的發展脈絡,揭示當前國際秩序的歷史根源、基本性質,總結過去數十年里發展中國家在尋求國際政治經濟秩序變革過程中的經驗教訓,為叢書深入研究提供歷史經驗和理論基礎。
戰后國際秩序的歷史演進 目錄
導言:秩序、制度與變革
**章 戰后國際政治安全秩序與冷戰博弈
**節 聯合國及其安全制度體系的建立
一、聯合國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二、聯合國維和行動的起源與發展
三、國際核不擴散制度的演進
第二節 雅爾塔體系及冷戰陰霾下的國際安全
一、雅爾塔體系與冷戰格局
二、冷戰博弈及其對國際安全的影響
第二章 戰后國際經濟秩序的創建與發展
**節 關貿總協定制度的建立與變革
一、關貿總協定制度的建立
二、“肯尼迪回合”與關貿總協定制度的新格局
三、“東京回合”與關貿總協定制度的新發展
第二節 戰后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歷史演進
一、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興衰
二、牙買加體系的建立與美元本位制的形成
第三章 國際經濟新秩序倡議與**輪改革高潮
**節 國際經濟新秩序倡議的歷史背景
一、發展中國家倡導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根本原因
二、發展中國家尋求改革國際經濟秩序的早期努力
第二節 國際經濟新秩序納入國際議程
一、聯合國與國際經濟新秩序倡議的提出
二、國際經濟新秩序倡議的內涵及其改革意義
第四章 國際經濟秩序的發展導向改革
**節 關貿總協定制度的發展導向改革
一、關貿總協定制度中的發展問題
二、發展中國家與關貿總協定制度的改革
第二節 國際貨幣金融制度的發展導向改革
一、戰后國際貨幣金融體系中的發展中國家
二、發展中國家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融資結構改革
三、發展中國家與世界銀行的融資結構改革
第三節 發展中國家與國際海洋制度的改革
一、聯合國第三次海洋法會議的醞釀
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主要規則及其意義
第四節 發展中國家與國際海運體系的改革
一、發展中國家與國際海運
二、發展中國家與班輪公會體系的改革
三、發展中國家與國際海運制度的新發展
……
第五章 冷戰后的國際政治安全秩序與制度改革議程
第六章 冷戰后國際經濟秩序的自由市場轉向
第七章 國際金融危機與新自由主義的隕落
第八章 新興大國與國際秩序的變革議程
余論:歷史經驗與啟示
參考文獻
索引
戰后國際秩序的歷史演進 節選
《新興大國崛起與全球秩序變革:戰后國際秩序的歷史演進(第二卷)》:二、牙買加體系的建立與美元本位制的形成為實現建立新的國際貨幣體系的戰略目標,美國在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后所面臨的重要任務就是尋求同有關國家達成協議,進而確立新的國際貨幣規則,其政策目標有二:一是實現黃金非貨幣化,解除黃金的貨幣功能,并借此正式終結黃金一美元本位制;二是實現浮動匯率制度化,拓展美國行使貨幣權力的政策空間,同時為將黃金排擠出國際貨幣體系提供進一步的制度保障。但歐洲國家對美國尋求黃金非貨幣化和浮動匯率制度化的努力持有不同意見,法國更是堅定地主張恢復固定匯率制,反對將黃金排擠出國際貨幣體系。盡管法國強烈反對,美國仍然決意實現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目標,并將黃金非貨幣化作為政策推進的突破口。1974年3月,美國財政部提出一份題為“美國有關黃金問題的政策方案”的文件,建議應盡快將黃金問題納入同其他主要國家的談判議程,逐步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排除黃金的作用,并在此基礎上修訂《國際貨幣基金協定》。與此同時,美國國務院亦起草了一份題為“黃金與貨幣體系:潛在的美歐沖突”的文件,強調黃金問題的爭論將成為美歐關系的主要競技場。該文件同時指出,歐洲國家在黃金問題上的立場并非完全一致,英國和西德原則上同意逐步將黃金排擠出國際貨幣體系,但法國仍然堅持維護黃金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中心地位。該文件重申,美國的戰略目標就是削弱黃金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實現黃金非貨幣化,為此,美國應首先尋求同歐洲國家,尤其是英國和西德達成一致,然后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內推進美國的改革議程。至此,黃金非貨幣化的談判成為美國政策推進的一個重要議題。毫無疑問,黃金非貨幣化是走向美元本位制的關鍵步驟。美國堅信,黃金繼續存在于國際貨幣體系之中將損害美國的全球利益,因為世界官方黃金儲備的相當部分已經集中在西歐國家,從而致使西歐國家擁有更大的貨幣權力來影響國際貨幣體系的運轉。因此,美國必須尋求黃金非貨幣化,同時建立一個美國能夠加以控制的新的國際貨幣體系。由此可見,美國推動黃金非貨幣化的政策目標就是徹底擺脫黃金對美元的約束,堅持黃金一美元本位制解體以來事實上已經形成的美元本位制,并為美元本位制的*終確立掃除障礙,維護美國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霸權地位。為實現既定的政策目標,美國展開了積極的外交努力。憑借英國和西德等國的支持,美國推動專門探討國際貨幣制度改革問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臨時委員會于1975年8月31日通過決議,同意廢除黃金官價,取消成員國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之間的黃金交易義務,出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持有的部分黃金資產。至此,黃金非貨幣化已經是大勢所趨。1975年11月,美國、英國、法國、西德、日本和意大利在法國的朗布依埃舉行經濟峰會,就貨幣政策等問題展開討論。作為朗布依埃峰會*重要的成果,美法兩國就匯率機制安排問題達成一份諒解備忘錄,其主要內容是:國際匯率機制將采用浮動匯率制;固定匯率制的恢復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85%以上投票通過。在進一步協商之后,美法兩國于12月初將諒解備忘錄的內容通報英、意、日、西德等國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并得到有關國家的原則認可。由此可見,通過朗布依埃峰會的相關磋商,法國*終放棄了無條件恢復固定匯率制的立場,同意國際貨幣體系實行浮動匯率制,從而結束了有關匯率機制的爭論,并為牙買加會談奠定了基礎。至此,美國推動浮動匯率制度化的努力取得積極進展。1976年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牙買加首都金斯頓舉行會議,討論修訂《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經磋商,會議達成《牙買加協定》,其主要內容為:1.再次確認份額制原則,調整并擴大成員國的份額,美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仍然持有*大的認繳份額。2.繼續維持加權投票權原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所有重大決策必須獲得85%以上的贊成票。3.確認黃金與貨幣脫鉤,廢除黃金官價,黃金不再作為國際貨幣單位與貨幣定值標準。4.實現浮動匯率合法化和制度化,固定匯率制的恢復需獲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85%以上的贊成票(這一條款賦予美國以否決權)。1978年4月,包括《牙買加協定》主要內容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第二次修正案正式生效,②國際貨幣體系由此完成了從布雷頓森林體系向牙買加體系的過渡。……
戰后國際秩序的歷史演進 作者簡介
舒建中,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歷史學院國際關系學教授、博導,主要從事國際經濟關系史研究,在《世界歷史》《史學理論研究》和《世界經濟與政治》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