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放棄的藝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445781
- 條形碼:9787121445781 ; 978-7-121-44578-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放棄的藝術 本書特色
◆敏銳、詳盡、富有勸導力,本書打破了放棄的障礙,列舉各種實例,故事中的人們懷抱勇氣,優雅地放棄無法帶來滿足感的目標。 ——《紐約時報》 ◆在你需要放棄的時候,本書將幫助你做出決定。 ——《華盛頓新聞報》 ◆《放棄的藝術》提出了新論點,將放棄視為有價值的生活技能。堅持不懈是我們的信念,但有時候改變軌道才是明智之舉。 ——《芝加哥論壇報》
放棄的藝術 內容簡介
本書以科學理論以及心理學家和科學家對人類行為及動機的研究和對人類大腦的探索為基礎,給出了有價值的目標規劃方法,講述如何習得放棄的能力。當你陷入困境時,本書將幫你擺脫困境,讓你在生活道路上繼續向前邁進。設定新的目標和開啟新的可能性的唯一方法,就是徹底地放棄舊的目標。
放棄的藝術 目錄
**章 堅持背后的心理學
第二章 不良的放棄模式
第三章 了解放棄的藝術
第四章 培養放棄的能力
第五章 管理思想和情緒
第六章 盤點你的目標
第七章 規劃你的目標
第八章 別讓后悔阻礙你
第九章 重置你的內心羅盤
后記 放棄的智慧
致謝
參考資料
放棄的藝術 節選
小火車頭的故事
美國神話故事中一般鮮有放棄者的故事,本書的出發點就是要與傳統的大眾智慧背道而馳。事實上,我們所能接受和支持的唯一一種放棄的行為是放棄壞習慣,本書意不在此。
本書認為,放棄的能力與“堅持”和“樂觀主義”同樣重要,它的存在是平衡這兩種特 質的必要條件。培養放棄的能力也很重要,正如我們將要展示的,實際上即使目標無法實現, 人類的本性就是堅持到底。放棄不僅能夠使我們從無望的追求中解脫出來,還能讓我們去追 求新的、自己更為滿意的目標。學會巧妙地放棄非常重要,它能對我們固有的思維習慣做出 有意識的區分(其中許多習慣是無意識的),讓我們能對*終目標堅持到底,不愿放棄。
放棄并不是結束,而是重新設定我們的目標和需求的必要的一步。
我們希望本書能幫助讀者改變對放棄的態度,并為需要幫助的讀者提供新思路,放棄那 些無法實現的目標,修正那些不再令人滿意的目標。本書對一味宣揚“堅持到底才是美德” 的觀念提出了必要的指正。
兩種能力的平衡
我們小時候都聽過小火車頭的故事,在其“我想我能做到,我想我能做到”的歌謠中進入夢鄉。小火車頭的故事告訴我們,堅持和積極思考是取得成功的關鍵。我們從小就聽到許多類似“放棄者永遠不會成功,成功者永遠不會放棄”的名言警句,教導我們做事必須堅持到底,迎難而上。
對堅持的重視是美國文化的一部分,也許是因為當初該國的建立憑借的就是這種堅持的精神。當時,人們要挺過在新英格蘭(美國東北部)的**個嚴冬,跨越地勢險峻的危險地帶向西部挺進,憑著一腔熱血行軍數千英里并堅持到底。無論是白手起家的人,還是轉敗為勝的人,抑或是像拳擊手洛奇那樣勇敢戰勝種種困難的人,都讓堅持成為“美國夢”的精神支柱。
將堅持視為成功的關鍵也為大眾所接受。如果堅持是必需的,那么一個人可能擁有的超越其他人的特征和優勢教育、階層、特權就都會被人們所忽視。
放棄的藝術 作者簡介
[美]佩格·斯特里普(Peg Streep)
就讀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今日心理學”網站博主,自著或與他人合著了10本書,包括《缺乏愛心的媽媽》(Mean Mothers)以及和南希·斯奈德曼(Nancy Snyderman)合著的暢銷書《必要之旅》(Necessary Journeys)。 [美]艾倫·B.伯恩斯坦(Alan B. Bernstein)
執業臨床社會工作者,在紐約醫學院和紐約大學的心理學博士點任教。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