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通往心靈自由之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610981
- 條形碼:9787572610981 ; 978-7-5726-109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通往心靈自由之路 本書特色
《通往心靈自由之路》是墨西哥作家堂·米格爾·路易茲及珍妮特·米爾斯所著的心理勵志類暢銷書。 書中提到每個人認知自己就像是照一面鏡子,但鏡子前常常有一層迷霧,要想驅散這層迷霧需要自己遵循以下四個約定:一是善用美好的語言,二是不受他人言行影響,三是不要妄加揣測,四是凡事盡力而為。這些來自墨西哥古老“托爾特克智慧”的約定,可以幫你活得更加滿足、快樂和自由。 1.自1997年出版以來,盤踞《紐約時報》暢銷榜超過十幾年,在《出版人周刊》暢銷書排行榜超過2年,被翻譯成52種語言出版,全球暢銷超過1500萬冊。 2.脫口秀天后奧普拉、知名演員李美琪(Maggie Q)、《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作者丹·米爾曼熱切推薦。 3.書中提到與自己的四個約定:一是善用美好的語言,二是不受他人言行影響,三是不要妄加揣測,四是凡事盡力而為。這些約定將幫助讀者驅散人生迷霧,提升人生幸福感。 4.截至2023年3月,美亞超過9萬人評論,評分4.7分,至今未跌出總榜前50名;Goodreads超過32萬人打分,評分4.18分。 5.一個小時即可看完,卻能影響你的一生。
通往心靈自由之路 內容簡介
《通往心靈自由之路》是墨西哥作家堂·米格爾·路易茲及珍妮特·米爾斯所著的心理勵志類暢銷書。 書中提到每個人認知自己就像是照一面鏡子,但鏡子前常常有一層迷霧,要想驅散這層迷霧需要自己遵循以下四個約定:一是善用美好的語言,二是不受他人言行影響,三是不要妄加揣測,四是凡事盡力而為。這些來自墨西哥古老“托爾特克智慧”的約定,可以幫你活得更加滿足、快樂和自由。
通往心靈自由之路 目錄
托爾特克
引言:迷霧之鏡
1 教化與現世夢境
2 約定一 善用美好的語言
3 約定二 不受他人言行影響
4 約定三 不要妄加揣測
5 約定四 凡事盡力而為
6 托爾特克自由之路:打破舊枷鎖
7 嶄新的夢想:人間天堂
與自己的四項約定
作者簡介
評論推薦
通往心靈自由之路 節選
教化與現世夢境 你此時的所見所聞不過是一場夢。你此刻意識清醒,卻處于夢境之中。 做夢是頭腦的主要功能。一天24個小時里,無論你酣睡或清醒,都會做夢。其中的區別在于:在大腦清醒時,我們會受現實框架的約束,安常習故;但在大腦沉睡時,框架將被打破,我們的夢境就會變幻無常。 人類自古以來就在做夢。先于我們存在的古人們早已構建了一個巨大的夢境,稱作“社會之夢”或是“現世夢境”。現世夢境由千千萬萬人的微小夢境編織而成,成為了一個有關家庭、社群、城市、國家,乃至整個人類文明的巨大夢境。現世夢境囊括了一切社會規則、信仰、法律、宗教、包羅萬象的文化、政府、學校、社會事件以及紀念節日。 我們生來就具有做夢的能力,古人教會我們如何編織社會之夢。社會夢境中有太多條條框框,因此,新生兒一出世,人們就必須將這些規則深深植根于他們的思想中。在社會之夢中,父母、學校和宗教擔任著引導者的角色。 “注意力”是一項能力,它能幫助我們鑒別出我們想要感知的事物,并專注于此。我們可以同時感知無數事物,但在注意力的幫助下,我們可以將真正重要之事留在腦海中。通過不斷地重復,我們周遭的成年人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并向我們灌輸他們的觀點。這就是我們認知事物的方式。 在注意力的幫助下,我們了解了現實,了解了夢境的全貌。我們學會了如何做人:何為信任和質疑、何為接受和拒絕、何為善惡、何為美丑、何為對錯。這一切知識,這一切關于做人的規則與概念,是人們早已相沿成習的。 坐在學校課堂里的你,專心致志地聆聽老師的教誨;去教堂禱告的你,聚精會神地傾聽牧師的布道。與父母、兄弟姐妹之間的互動也同樣如此,他們都在嘗試吸引你的注意力。我們也學會了吸引他人的注意,甚至演變成了頗具競爭性的需求。孩子們爭相吸引父母、老師和朋友的注意力。“快看我在做什么!嘿,我在這兒!”對注意力的需求變得無比強烈,直至成年仍舊如此。 從我們所說的語言開始,社會之夢就吸引著我們的注意力,引導我們認知事物。語言是人類互相理解和溝通的密鑰。所有語言里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都是一種關系。你現在所看的就是書中的一頁,而“頁”這個詞就是人們都認可的關系。我們一旦了解了語言這串密鑰,人類之間的注意力就可以相互吸引,能量就可以相互轉移。 你無法選擇自己的母語,也無法選擇自己的信仰和道德觀念——在你出生以前,它們已成注定。我們也從未有過選擇信任或是質疑的機會。在這些約定俗成之事中,連*微不足道的都由不得我們去選。我們甚至無法選擇自己的姓名。 孩提時代,我們從沒有過選擇信仰的機會,只能被動地“認同”現世夢境通過其他人類傳遞給我們的信息。吸收知識的唯一途徑就是認同。現世夢境就算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但如果我們不加以認同,這些知識就不會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認同就代表著相信,由此產生了信念。信念,指的就是無條件信任。 這就是我們作為孩童時的學習方式。大人所說皆是真理。我們認同他們、信任他們,這種信念強烈到足以控制我們對人生的看法。我們從未主動選擇過這些信條,就算我們曾奮起反抗,也絕無可能撼動它們的地位。*終結果只能是屈服,認同這些信條。 這一過程就是“人類的教化”。在教化過程中,我們學習如何生存、如何做夢,社會不斷向每個人灌輸其主流意識,形成了整個信仰系統。孩童先是學習事物的名字:媽媽、爸爸、牛奶、瓶子……而在成長過程中,不論是在家、在學校、在教堂,或是從電視里,我們在被告知該如何生活、哪些行為是合適的。社會在教化我們如何做人。“男人”該是什么樣,“女人”該是什么樣,我們對此有一整套理論。我們還學會了評判:評判自己、評判他人、評判近鄰。
通往心靈自由之路 作者簡介
[墨]堂·米格爾·路易茲(Don Miguel Ruiz) 堂·米格爾·路易茲是“托爾特克智慧”系列暢銷書作者,包括本書及《愛的掌握》(The Mastery of Love)、《知識之聲》(The Voice of Knowledge)、《四項約定指南書》(The Four Agreements Companion Book)、《火圈》(The Circle of Fire)和《第五項約定》(The Fifth Agreement)等書。這一系列已售出1500多萬冊,并在全球以52種語言出版。其中本書原版于1997年首次出版,得到了奧普拉·溫弗瑞、嘻哈歌手大肖恩、知名演員李美琪(Maggie Q)等人的推薦,在《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榜上盤踞了十幾年。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