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金融與繁榮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53073
- 條形碼:9787521753073 ; 978-7-5217-5307-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融與繁榮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投資者,金融從業者,終身學習者1.《金融與繁榮》深入剖析了金融的本質和“金融化”的起源,探討如何打造具有反脆弱性的金融體系,從根源預防金融危機。2.《金融時報》、《經濟學人》、彭博社年度圖書,敢于挑戰行業共識的誠意之作。約翰·凱從不畏懼針砭時弊,也從不吝于分享他的深刻思考。金融市場波瀾起伏又迷霧重重,潮水般的信息真假參半,令人難辨方向。本書將理論、歷史、現實、方法相結合,是對現代金融體系的簡明入門,也提供了一個看待金融的清晰視角。3.觀點深刻,論述精彩。《金融與繁榮》作者約翰·凱被《經濟學人》譽為全球杰出的兩大財經專欄作家之一
金融與繁榮 內容簡介
“一個國家只有擁有運行良好的金融體系才能繁榮,但這并不意味著一個國家的金融體系越大,它越可能繁榮。好東西有可能過猶不及。” 當代金融行業存在諸多問題,結構高度復雜且相互依賴、缺乏彈性,系統性風險居高不下,衍生品泛濫,交易量大到荒謬,但對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貢獻卻無從明了。為什么會這樣?金融的本質到底是什么?這個行業應該服務于誰,肩負什么使命?金融能否讓商業變得更有效率,讓生活變得更美好?有沒有很好解決方案? 英國經濟學家約翰·凱在《金融與繁榮》一書中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度剖析,他認為,金融的本質功能是支付功能、資本配置、財富管理和風險控制,但過去幾十年的“金融化”過程導致金融行業從事的活動偏離了其原本使命。作為一個持續吸引大量名校畢業生加入的行業,金融理應做得更好。然而,繼續加強已經非常繁復的金融監管絕不是有效方案,對整個金融秩序進行重新思考是金融系統良性運轉的**步。 《金融與繁榮》共三部分。**部分從歷史角度討論了導致金融化的政治、經濟,以及知識和技術的變化。第二部分從市場用戶的角度討論了金融行業的本質功能,它應該服務于什么需求。第三部分深入探討如何通過結構性改革讓金融行業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這是一本關于金融的本質和“金融化”起源的書,也是一部敢于挑戰行業共識的誠意之作。約翰·凱從不畏懼針砭時弊,也從不吝于分享他的深刻思考。金融市場波瀾起伏又迷霧重重,潮水般的信息真假參半,令人難辨方向。本書將理論、歷史、現實、方法相結合,是對現代金融體系的簡明入門,也提供了一個看待金融的清晰視角。
金融與繁榮 目錄
序言 從一頭牛說起
**部分 金融化
歷史
波特維爾之路
交易員的崛起
新市場,新業務
從危機到下一次危機
強盜大亨
我們就是那1%
風險
奶牛、咖啡和信用違約掉期
追逐夢想
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
中介
中間人的角色
流動性
分散投資
杠桿
利潤
更聰明的人
競爭
優勢
監管套利
我會離開,你也會離開
金融部門有多賺錢?
第二部分 金融的功能
資本配置
實物資產
住房
房地產和基礎設施
大公司
中小企業融資
存款渠道
家庭財富
支付系統
存款渠道的活動
投資渠道
管理
行動偏見
資產管理者的角色
第三部分 政策
監管
金融監管的起源
《巴塞爾協議》
證券監管
監管行業
哪里出錯了?
經濟政策
統帥們
金融市場和經濟政策
養老金和代際產權
客戶保護
英國的困境
改革
改革的原則
穩健的系統和復雜的結構
別人的錢
結構改革
個人責任
金融的未來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金融與繁榮 節選
序言 從一頭牛說起 1906年,偉大的統計學家弗朗西斯·高爾頓在一個鄉村集市上目睹了一場猜牛重量的比賽。有800人下注。高爾頓,作為一位統計學家,對這些數字進行了統計測試。他發現,所有猜測的均值極其接近牛的真實重量。這個故事被詹姆斯·索羅維基寫進了他有趣的著作《群體的智慧》。2 沒有多少人知道隨后發生的事情。幾年后,給牛稱重的秤變得越來越不準確。維修費昂貴,但賽事舉辦方想出了一個妙招。既然參賽者非常善于猜測牛的重量,那就沒必要維修秤了。舉辦方請所有參賽者猜測牛的重量,然后計算所有猜測重量的平均值。 然而,新的問題出現了。一旦猜重比賽火起來,一些參賽者就會作弊。他們甚至試圖從飼養牛的農夫那里獲取獨家信息。有人擔心,如果一些人占據優勢,其他人就不愿意參賽了。參賽者少,就不能依靠群體的智慧。猜測重量的過程就會被破壞。 因此,嚴格的監管規則被引入。農夫需準備近三個月的飼養報告,介紹牛的發育情況。這些報告被張貼在市場大門口,供所有人參考。如果農夫把有關牛的任何信息透露給自己的朋友,被透露的信息也要進行同樣的公示。任何參賽者,只要知道別人不知道的有關牛的信息,就會被趕出市場。只有這樣,猜重過程的誠信才能得以維護。 專業的分析師仔細研究這些公開報告,并就其影響給他們的客戶提供建議。他們請農夫吃飯喝酒,然而一旦農夫被要求謹慎對待信息披露,這些大餐就變得意義不大了。一些更聰明的分析師意識到,了解牛的營養和健康狀況并沒有那么大的作用。由于賽事舉辦方不再給牛稱重,他人的猜測變得至關緊要。成功的關鍵不在于準確評估牛的重量,而在于準確評估其他人的猜測,以及其他人對別人的猜測的猜測,等等。 一些人,比如老農夫巴菲特,聲稱這個過程越來越背離養牛的本質。但是市場無視他的觀點。確實,農夫巴菲特的牲畜看起來很健康,被喂養得很好,他的財務狀況也越來越好,但他是一個并不真正了解市場如何運行的鄉下人。 一些國際機構成立了,以制定評估牛的重量的規則。有兩個相互矛盾的標準——被普遍接受的牛稱重標準和國際牛稱重標準。不過兩種標準都遵循一個基本原則,即必須消除任何個人主觀評估的影響。牛的重量被正式定義為所有猜測重量的平均值。 有一個困難,對牛重量的猜測數據有時很少,甚至沒有。但這個問題很快被解決了。芝加哥大學的數學家開發了一些模型,通過這些模型可以估算,假設有很多關于牛的重量的猜測,這些猜測的平均值會是多少。不需要掌握很多畜牧養殖的知識,只需要一臺功能強大的計算機就可以了。 到那時,專業的猜重者、猜重比賽組織者和幫助人們提供猜測建議的顧問將形成一個龐大的行業。有人提出,與運行這樣一個龐大的行業相比,把秤送去維修可能更劃算,但這些人被嘲笑:既然你可以從這么多聰明人的集體智慧中受益,為什么還要依靠一桿秤的判斷? 不久,牛死了。所有人都沉浸在上述活動中,卻沒有人記得給牛喂食。
金融與繁榮 作者簡介
作者:約翰·凱 著作方式:著 作者簡介: 約翰·凱(John Kay) 英國經濟學家,曾任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院長、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倫敦商學院經濟學教授,現任英國牛津圣約翰學院教授。他為《金融時報》撰寫專欄超過20年。由于對經濟、商業和金融的貢獻,他在英國女王2021年生日授勛名單上被授予爵士頭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