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一本小小的邏輯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903019
- 條形碼:9787522903019 ; 978-7-5229-030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本小小的邏輯書 本書特色
如果以下描述有三條符合,請馬上閱讀《一本小小的邏輯書》吧! 面對從沒接觸過的問題,不知道如何著手解決 很容易被人說服,但自己說話卻沒人聽進去 發給領導的方案,因為考慮不周全被退回 只有想法,卻給不出具體明確的實施步驟 經常被人指責說話總是省略,思路不連貫 情緒化決策,過于依靠直覺、數字和因果關系
一本小小的邏輯書 內容簡介
《一本小小的邏輯書》從*簡單、*生活化的問題入手,讓我們了解邏輯學原理,認識邏輯規律,脫離日常思維的淺薄和粗糙,不斷地洞穿思維對象的深層和本質,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它也引導我們養成批判性思維,識別語言陷阱,在聽到或看到一個觀點和意見時追問一句:這件事是不是真的?有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它是真的?讓我們借助清晰的思考,理性的分析,識別出語言陷阱,拆穿謊言、辨識謬誤,發現事情的真相。
一本小小的邏輯書 目錄
思維的雙向運動為什么數學天才阿普頓算不出燈泡的體積?
反直覺思考怎么證明我們不再是原來的古希臘人?
邏輯思考力“神探”是怎么推理出毒品的藏匿地的?
賭徒謬誤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
簡單答案不存在騙子是怎樣利用“9??11事件”發國難財的?
強制推理開豪車的年輕人,父母一定是富商嗎?
歸納謬誤泰坦尼克號的船長史密斯錯在哪兒了?
零風險偏誤現實生活中有絕對的零風險嗎?
聯想機制抽纖細的香煙,能讓身材變纖細嗎?
群體思維為什么一群聰明人會作出蠢決策?
批判性思考你會把自我判斷的權利交付給他人嗎?
沉錨效應店鋪老板是怎樣誤會乞丐的?
CHAPTER2什么叫合乎邏輯?合乎邏輯就是合乎真相
同一律人是猴子變成的嗎?
矛盾律如果我說我正在說謊,那我說的話是真還是假?
排中律鮑西亞的肖像藏在哪個匣子里?
充足理由律和丑妻生五個孩子就是好色之徒嗎?
偷換概念粉絲汪倫是怎么忽悠偶像李白的?
混淆概念為什么“買一送一”的廣告不可輕信?
模糊概念為什么伯樂的兒子把蛤蟆當千里馬?
斷章取義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嗎?
絕對化謬誤有才的能長壽,還是無才的能長壽?
說文解字“竊書”到底算不算“偷”?
CHAPTER3怎樣判斷真假對錯?區分事實與觀點
一廂情愿你希望一件事是真的,它就是真的嗎?
訴諸權威不用香水的女人就沒有未來嗎?
訴諸傳統從來如此,便是對嗎?
訴諸大眾觀點正確與否與多少人認同有關系嗎?
訴諸恐懼為什么齊王會娶奇丑無比的無鹽?
懷疑主義什么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重復謊言謊言重復一千遍,就能替代事實嗎?
訴諸出身有其父必有其子,是不是真的呢?
以人為據狂放之士,用他有什么好處呢?
破除迷信本命年穿了紅襪子怎么還是沒走運?
CHAPTER4如何應對強盜邏輯?保持思考的獨立性
訴諸個體你的個人經驗,能代表所有人嗎?
過度引申有沒有人說“你注定不是做……的材料”?
訴諸無知沒人能證明你是對的,你就是錯的?
訴諸憐憫窮到走投無路,偷東西就該被原諒?
訴諸規則以外借了別人錢沒還,不代表不守信用?
訴諸*差我只是偷了點東西,又沒有傷人!
訴諸沉默嫌疑犯不說話,能認定他有罪嗎?
訴諸勢力人在屋檐下,是不是必須低頭?
訴諸后果服兵役上前線的概率只有50%,你怕什么?
CHAPTER5怎樣逼近問題本質?學會有效地提問
關聯性邏輯學家是怎么買貓的?
因果關系太陽落山是因為保姆回家了嗎?
替代原因有沒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釋事件的發生?
洞悉本質為什么鄰居會如此不懂禮貌?
追蹤思維多問幾個“為什么”意義何在?
事實斷言你如何知道它是真的,能證明嗎?
采櫻桃謬誤為什么廣告里的話不能完全當真?
CHAPTER6什么是正確的推理?前提真實且形式有效
直言三段論黑格爾哲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靈魂?
機械類比東施效顰的笑話是怎么鬧出來的?
預設謬誤如果前提站不住腳,結論靠得住嗎?
假言推理警察對嫌疑犯的指控有什么問題?
二難推理學生該不該支付另一半的學費?
滑坡謬誤上不了好學校,將來就會學壞嗎?
無理假設至尊寶的深情告白可以兌現嗎?
推不出來和尚動得,為何我動不得?
CHAPTER7論證的意義是什么?有理有據地說服他人
溝通漏斗為什么要帶著邏輯進行有效溝通?
無足輕重抽煙會影響空氣質量嗎?
三點式結構“啰唆”到底是什么意思?
同構意悖怎樣應對一個胡攪蠻纏的酒鬼?
稻草人謬誤你說我今天好看,那我昨天不好看嗎?
預期理由為什么朋友不肯再借錢?
事實論據雨點從高空落下,怎么沒砸死人?
善用數字怎樣讓表達更精準、更有說服力?
融入假設觀點的說服力較弱時,該怎樣彌補?
CHAPTER8怎樣實現創意思考?靈活運用思維方式
求易思維把哪位科學家扔出熱氣球*合適?
觸類旁通思維卡殼的時候該怎么辦?
組合思維為什么說組合的力量是強大的?
逆向思維怎樣解決拍集體照閉眼的問題?
換位思維如何有效地降低爭執的概率?
結構化思維思路清晰的人有什么秘訣?
從零開始思考如何避免被現有的框架束縛?
第三選擇怎樣走出非此即彼的思維模式?
升維思考我們為什么要學習蟈蟈思維?
一本小小的邏輯書 節選
替代原因——有沒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釋事件的發生? 古瑪雅人通過反復觀察,發現農作物生長是需要雨水的:雨水少時,莊稼的收成明顯減少;不下雨時,簡直就是寸草不生。這可怎么辦呢?不下雨的時候,該怎么求雨呢? 現在我們都知道,抽取地下水可以解決灌溉的問題,但這個辦法超出當時瑪雅人的能力范圍。他們選擇了一個既糟糕又無效的方法——活人獻祭。只要出現旱災,就有人自愿淹死在烏斯馬爾、奇琴伊察等地的天然水井中。除了人以外,許多珍貴的物品也被扔進井里。他們認為這樣做可以取悅自己信奉的神,讓神吩咐身邊的少女將水瓶里的水灑向地面。 在獻祭了幾個活人后,天真的下雨了。因此,瑪雅人得出結論:獻祭有用。 于是,再遇到不下雨的時候,瑪雅人就選擇獻祭活人。當他們接受了這個錯誤的通則后,就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止神權政治以各種理由、為了各類神及其他特殊目的來獻祭活人。 ◎在此之后 當兩個情況接連發生時,尤其當它們不斷接連發生時,人們不禁會認為,是前一種情況導致了后一種現象。這種想法完全沒有可信度,也是一種錯誤的思考,叫作“在此之后”。 想到那么多年、那么多的瑪雅人,因為“在此之后”的謬誤而喪失了性命,實在令人感到可悲。或許兩個事物之間存在必然聯系,但在因果關系成立之前,我們必須確認,在去除這一原因之后,結果還能不能在不違反某些公認的一般原則的前提下繼續存在? 蕭伯納向來吃素,同時他也是一個偉大的劇作家。可是,當我們也選擇吃素時,我們就能成為偉大的劇作家嗎?這兩件事是獨立變量,而不是相關變量。不然的話,吃上一年素,我們的寫作能力就可以因此得到提升了。 在工作或生活中,如果有人向你指出A和B之間有相關性,并假設它們為因果關系時,請務必思考一下:“還有沒有替代原因,可以解釋這種聯系?” ◎替代原因 替代原因,就是用一個合理的解釋,來說明為什么一個特定的結果會發生。 關于某一事件的發生,或是對某一結果的解釋,我們找出的任何一個單獨的原因都可能是引發事件發生的其中一個原因,而非唯一的原因。事物相關不能證明存在因果關系,兩件事情緊挨著發生,也不一定能證明兩者之間是因果關系,還有可能是巧合。 ###洞悉本質——為什么鄰居會如此不懂禮貌? 露絲剛剛搬到一個新的地方。這段時間,她經常看到一位年輕鄰居的背影,她總是坐在花園里,無所事事。露絲心里不禁納悶:這個女人年紀輕輕,怎么什么事情也不做呢?不出去工作,也不打理花園,整天這樣待著有意思嗎? 已經不止一次,露絲向這位年輕的鄰居打招呼,但對方表現得并不是很熱情,只是朝露絲擺擺手。明知道露絲在花園里忙活,也沒有說過一句“要不要幫忙”之類的寒暄話。鄰居給露絲留下了一種很不懂禮貌的印象,她以后都不想主動和這位鄰居講話了。 如果你是露絲,可能也會有同樣的感受,覺得這個鄰居太過冷漠。在感慨之余,內心可能還存有一絲疑惑,為什么鄰居會這么冷漠呢? 也許,你的腦海里已經閃過一些不同的答案。無論怎樣,先不要急著下定論,試著深入思考幾個問題:為什么鄰居整天都坐著?為什么她打招呼時也不站起來?如果只是因為懶的話,那么久坐也會感到累,她不需要起來活動嗎?思考完這些問題,你是否又會有新的想法? 其實,上面的這個故事并沒有講完。不久后的一天,露絲無意間經過鄰居的門口,恰好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到了鄰居,她忽然發現,原來那位鄰居只有一條腿! 任何事物的背后總有原因,但真相不一定都是我們表面上看到的那樣。所以,不能只看問題的表面,也不要憑借主觀意識去判斷事實真相,要對問題相關的資料進行大量搜集。只有經過客觀的研究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只有客觀的人才能接近事實和真相。 ###追蹤思維——多問幾個“為什么”意義何在? 有一次,通用汽車公司下屬汽車制造廠的總裁收到了客戶寄來的一封信,對方在信中抱怨說,他新買的通用汽車,只要從商店買香草冰激凌回家就無法啟動,如果買其他種類的冰激凌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有人覺得,這問題不在車子本身,可能是香草冰激凌的問題。 制造廠總裁對這封信也感到費解,想不出什么好的解決策略,就只好派一名工程師前去查看。當晚,工程師就隨著這個車主去買香草冰激凌,果然在返回時車子無法啟動了。工程師百思不得其解,回去向總裁匯報說問題確實存在,但一時間還無法確定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在總裁的囑托下,工程師隨著車主一連兩個晚上都去買冰激凌。車主分別買了巧克力和草莓兩種口味的冰激凌,結果車子都可以正常啟動。可到了第三個晚上買香草冰激凌時,車子又跟原來一樣,出現了發動機熄火的現象。雖然工程師沒有找到真正的原因,但他敢肯定絕對不是香草冰激凌引發的問題。 這件事情引起了汽車制造廠的關注,總裁要求工程師一定要查明原因。在幾次隨車主外出的過程中,工程師對日期、汽車往返的時間、汽油類型等因素都做了詳細的記錄。*后,工程師發現了一些關鍵的線索:問題可能與買冰激凌所花費的時間長短有關。 香草冰激凌只是一個偶然的因素,因為它是*受歡迎的一種口味,售貨員為了方便顧客購買,直接把它放在貨架前,買的人用*短的時間就可以買到,而這個時候汽車的引擎還很熱,無法使產生的蒸汽完全散失掉。如果買其他冰激凌的話,時間相對長一些,汽車就可以充分冷 卻以便啟動,所以就不會出現發動機熄火的情況。 為什么車子停很短的時間就無法啟動呢?經過工程師的進一步調查研究發現,問題出在“蒸汽鎖”上。雖然這是一個很小的細節,技術難度也不大,可卻嚴重影響了客戶的使用。經過反復思考,工程師終于解決了這個問題。 ◎追蹤思維 追蹤思維,也叫因果思維,是一種按照原思路刨根問底,窮追不舍,用心尋找那些經常被人忽視的地方,以及不引人注意的線索,直至找出某些問題*終原因的思維方法。 任何時候,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良方,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才是關鍵。這也告訴我們: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要多用心,多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 ◎5-WHY法 在探尋問題本質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5-WHY 法。這種方法*初是由豐田佐吉提出的,是指對一個問題連續多次追問為什么,直到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 問:“機器為什么不運轉了?” 答:“因為保險絲斷了。” 問:“保險絲為什么會斷?” 答:“因為超負荷導致的電流過大。” 問:“為什么會超負荷?” 答:“因為軸承不夠潤滑。” 問:“為什么軸承不夠潤滑?” 答:“因為油泵吸不上來潤滑油。” 問:“為什么油泵吸不上來潤滑油?” 答:“因為油泵產生了嚴重的磨損。” 問:“為什么油泵會產生嚴重的磨損?” 答:“因為油泵沒有裝過濾裝置而使鐵屑混入。” 經過不斷追問,往往就能探尋到問題的本質。如果一個“為什么”解決后,就停止了追問和思考,認為換個保險絲就完事了,那么不久后保險絲還是會斷,問題還會反復出現。 在使用“5-WHY”法時需要注意,雖然這一方法名為“5-WHY”,但在使用時并不限定只做5個“為什么”的探討,也可以是6個、8個或者更多,確定次數的原則是:不斷追問下去,直到問題沒有意義。
一本小小的邏輯書 作者簡介
楊波 咨詢公司資深管理咨詢顧問, 長期為各類企業提供人才發展項目設計及運營服務, 他認為,邏輯學給人以理解世界的底層能力,分析問題的思維路徑,清晰表達的通用框架。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