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加拿大公共外交的歷史、特色與啟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504670
- 條形碼:9787519504670 ; 978-7-5195-0467-0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加拿大公共外交的歷史、特色與啟示 內容簡介
21世紀以來,公共外交成為各國學界政治與外交研究的重要議題。成功的公共外交可以使國家得以在國際社會獲得遠超自身實力的影響力,加拿大就是公共外交領域的成功范例。本書依照歷史線索,系統梳理并評估各個時期加拿大公共外交的背景與目標、舉措與效果。在此基礎上,本書進一步提煉了加拿大公共外交的三大特點——承載自由國際主義價值觀、緊密聯系公民社會、跟隨技術潮流,并剖析其動因,以期為我國開展公共外交提供借鑒。
加拿大公共外交的歷史、特色與啟示 目錄
一、公共外交的定義、目標與特點 |
二、本書的歷史視角 |
**章誕生期:麥肯齊·金第三任期
(1935—1948年) |
一、背景與目標 |
二、決策與實踐 |
三、總結與評價 |
第二章發展期:圣勞倫特、迪芬貝克和皮爾遜政府時期
(1948—1968年) |
一、背景與目標 |
二、決策與實踐 |
三、總結與評價 |
第三章關鍵期:皮埃爾·特魯多政府時期
(1968—1979年、1980—1984年) |
一、背景與目標 |
二、決策與實踐 |
三、總結與評價 | 第四章輝煌期:克雷蒂安政府時期
(1993—2003年) |
一、背景與目標 |
二、決策與實踐 |
三、總結與評價 |
第五章曲折發展期:史蒂芬·哈珀政府時期
(2006—2015年) |
一、背景與目標 |
二、決策與實踐 |
三、總結與評價 |
第六章賈斯汀·特魯多政府時期
(2015年—) |
一、背景與目標 |
二、決策與實踐 |
三、總結與評價 |
結語加拿大公共外交的傳統與創新 |
一、加拿大公共外交的價值觀:承載自由國際主義 |
二、加拿大公共外交的主體:緊密聯系公民社會 |
三、加拿大公共外交的媒介:跟隨技術潮流 |
加拿大公共外交的歷史、特色與啟示 節選
之間的矛盾,促進了國家團結,建立了加拿大人統一的身份認同。它的宣傳統一了加拿大人對二戰的認識,鼓舞了加拿大人同法西斯勢力做斗爭的士氣,為二戰的勝利做出了不可否認的貢獻。戰時新聞委員會、加拿大新聞事務處和對外新聞事務司的成立都是加拿大公共外交…………nference of the Arts, 2007, p24,https://hillstrategiescom/2008/06/17/the-place-of-arts-and-culture-in-canadian-foreign-policy/這表明藝術委員會須負責對外開展文化交流活動。2建立與工作1957年,圣勞倫特總理接受梅西委員會建議,聯邦政府成立加拿大藝術委員會,并迅速給委員會撥款1億加元。其中,5000萬加元供加拿大藝術委員會進行投資并利用投資所得負擔文化藝術活動所需經費,另外的5000萬加元則供委員會資助大學、設置獎學金支持科學研究等。 Pre-Council Material file “Cultural Progress in Canada”, Canada Council Records, Ottawa, Nov13, 1956Cited in JLGranatstein,“Culture and Scholarship: 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Canada Council”, The Canadian Historical Review, Vol65, NO4, 1984, p444加拿大藝術委員會的宗旨是“促進加拿大藝術研究和文化產品的創作,豐富加拿大人民的精神文明生活” JLGranatstein,“Culture and Scholarship: 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Canada Council”, The Canadian Historical Review, Vol65, NO4, 1984, p445。然而,加拿大藝術委員會的工作并非局限于國內文化領域,而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加拿大向外投射其文化與價值觀的窗口。總的來說,加拿大藝術委員會的對外影響主要體現在培養藝術人才、支持人文社科研究、舉辦文化交流活動以及設置對外機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加拿大全國委員會——這四個方面。首先,在藝術人才培養方面,加拿大藝術委員會為個體藝術家提供獎助學金、交通補助等資金支持,并鼓勵藝術家們走出國門進行深造。加拿大藝術委員會調查了455位在1958—1965年間接受了委員會獎學金支持的年輕藝術家后發現,74%的受資助者都有在外深造的經歷,其中選擇去法國的人*多。除此之外,加拿大藝術委員會還為需要出國進行試鏡或表演的藝術家們提供旅費資助。例如,1970年,委員會資助麥吉爾室內樂團4700加元支持他們前往紐約參加兩次節日表演。同年,委員會還出資在愛丁堡國際藝術節舉辦了一場加拿大畫展。 Ruth Lor Malloy,“The Canada Council and Its International Aspect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Exchange, Vol6, NO2, 1970, p15通過加拿大藝術委員會的慷慨資助,加拿大藝術家們不僅有機會在國外接受藝術教育,提升自己的藝術事業,進而反哺加拿大藝術產業,更能夠將加拿大藝術帶給世界,提升加拿大的藝術影響力。其次,在人文社科研究方面,加拿大藝術委員會著力培養科研人員,并大力支持國際會議、派遣和接納訪問學者等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加拿大藝術委員會專門為科研學者提供了博士學術獎金、博士后學術獎金、研究補助、出版補助等多項支持,并鼓勵科研學者出國進修。據統計,1967—1968年間,獲得博士學術獎金的學者有三分之一都有在國外大學學習的經歷。委員會還支持了“**屆比較犯罪學國際報告會”“第十四屆伊比利亞—美洲文學國際大會”等國際會議的舉辦,促進加拿大與其他國家的學術交流。并且,委員會還多次撥款給大學,支持其邀請海外教授來加拿大授課或做學術研究。委員會的一項調查顯示,1958—1964年間,在800名成功的博士后候選人中,大概有80%都有海外留學經歷并*后選擇回到加拿大。 Ruth Lor Malloy,“The Canada Council and Its International Aspect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Exchange, Vol6, NO2, 1970, pp15-16這表明,加拿大藝術委員會通過人才“走出去”與“引進來”的雙向戰略,一方面為加拿大人文社科研究注入了新鮮、優秀的血液,另一方面在國際上塑造了加拿大支持科研事業的進步形象。再次,加拿大藝術委員會在發展本國文化藝術的同時,還傾力推動加拿大與歐美國家的文化藝術交流。加拿大藝術委員會代表外交部組織了加拿大與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荷蘭和德國等多國的文化交流活動。在委員會的促成下,加拿大與意大利簽署了文化交流協議,根據協議,兩名加拿大杰出藝術家可以在政府資助下攜家屬前往意大利進行為期一年的交流訪問。同時,委員會還資助加拿大文化機構邀請外國的杰出藝術家來加拿大訪問交流。 Ruth Lor Malloy,“The Canada Council and Its International Aspect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Exchange, Vol6, NO2, 1970, p16可以說,加拿大藝術委員會極大地促進了加拿大與外國的文化藝術交往,增強了加拿大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后,加拿大藝術委員會設立了處理加拿大文化機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相關事務的專門機構,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加拿大全國委員會。由于大部分參與了梅西委員會的研究者都“曾有處理國際事務的經歷,且或直接或間接的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聯系”, Zoe Druik,“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 as a Factor in Postwar Canadian Cultural Policy: The Relevance of UNESCO for the Massey Commission”, 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Vol31, 2006, p8且在冷戰壓力下加拿大有必要和聯合國保持緊密聯系,梅西委員會所作的報告強調,政府有必要建立一個專門機構來“培育加拿大與外國的文化關系,承擔起連接加拿大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職責,建立并管理獎學金體系”。 Zoe Druik,“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 as a Factor in Postwar Canadian Cultural Policy: The Relevance of UNESCO for the Massey Commission”, 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Vol31, 2006, p81957年6月1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加拿大全國委員會”正式成立,受加拿大藝術委員會管轄。它將加拿大藝術委員會的職責拓展到了國際領域,負責“通過深化國家間的合作,維護基于全人類智力和道德團結的世界和平”。 “Canadian Commission for UNESCO”,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nadian_Commission_for_UNESCO它的工作主要是“調動政府部門、機構、組織和個人,以實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教育、科學、文化、交流和信息等領域的目標”。 “Canadian Commission for UNESCO”,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nadian_Commission_for_UNESCO為了實現這些目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加拿大全國委員會積極組織并參與大眾傳媒、教育和環保等領域的國際會議,支持加拿大各領域組織與國際組織的合作。例如,委員會資助了世界手工藝理事大會和綜合教學專家會議等國際會議。 Ruth Lor Malloy,“The Canada Council and Its International Aspect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Exchange, Vol6, NO2, 1970, p18196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次組織了探討可持續發展的會議,這促成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與生物圈計劃”的形成以及加拿大**個生物圈保護區——圣伊萊爾山——的建立。 Ruth Lor Malloy,“The Canada Council and Its International Aspect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Exchange, Vol6, NO2, 1970, p18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加拿大全國委員會的建立表明了加拿大在聯合國框架下加強與其他國家的文化聯系的決心,這有利于加拿大在文化領域參與國際事務,并向世界傳播其國際主義的價值觀。3評價加拿大藝術委員會作為一個致力于發展加拿大文化的官方機構,工作重心是支持國內的人文科學研究和文化藝術事業。委員會認識到了文化在國際關系中的關鍵作用,并通過組織文化藝術和學術交流活動、設置專門機構等方式將國際交流納入了職責范圍,實質上成為了加拿大**個開展文化外交的公共機構。通過這些交流活動,加拿大不但拓寬了自身視野,推動了本國文化藝術和人文科學的發展,而且踐行了自由國際主義價值觀,在世界范圍尤其是歐美國家中推廣了本國開放、進步的國家形象。另外,加拿大藝術委員會開展的一系列文化外交活動,雖然缺乏系統組織性,但代表著加拿大在文化外交領域的初步嘗試,為加拿大之后在此領域的深入探索積累了經驗。(三)英聯邦獎學金和研究金計劃和加拿大法語國家獎學金項目為了團結鞏固新生的英聯邦、在英聯邦第三世界國家中宣傳資本主義民主制度、遏制共產主義的擴張,并借此機會樹立起加拿大親善、有能力的國際形象,加拿大將目光鎖定在教育領域,發起了“英聯邦獎學金和研究金計劃”,并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由于加拿大國內法裔學生及研究者在該計劃中的參與度較低,引起了魁北克省的不滿,加拿大又順勢發起“加拿大法語國家獎學金項目”以支持欠發達法語國家的教育事業,并增強法語國家民眾對加拿大聯邦政府的認可度。1英聯邦獎學……合作的方案,在這份方案中,他提議建立一個跨部門委員會來協調各方工作,但在四處碰壁之后,他不得不承認“幾乎沒有線索可以將不同部門和機構開展的項目串聯起……
加拿大公共外交的歷史、特色與啟示 作者簡介
張笑一,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教授,博士、哈佛大學Rajawali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加拿大政治與外交及中等強國,獲加拿大聯邦政府頒發的“加拿大研究特別獎”。出版專著、教材,及發表論文若干,主持或參與各級科研項目多項。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