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第十一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512709
- 條形碼:9787522512709 ; 978-7-5225-127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第十一輯 本書特色
從中國本土傳播學的視角看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屬于“原湯化原食”的解讀。
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第十一輯 內容簡介
本書是由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與中鹽金壇集團聯合主編的專業(yè)性和普及性集于一體的著作,內容上既體現本書特色的中華文化傳播的內容,也有影視與中華文化傳播,還有中國輿論傳播,特別突出的還有口語傳播研究板塊,研究新媒體時代口語傳播的理論與實踐。本書致力于弘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并從傳播學角度加以探討,形成了學科交叉融合的特色,有助于建構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和中國特色的傳播學理論體系,并探討其在當代的實踐,從而為形成傳播學"中華學派"做出更積極的貢獻。
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第十一輯 目錄
媒介考古視角下書論與墨跡的間性及互證——以陸柬之書風取法為例 盧忠敏 3
俯仰自得絲弦上——媒介考古視角下傳統古琴音樂的即興 李自然 14
流行何以成經典 ——20世紀八九十年代流行音樂傳承的媒介學“考古” 楊紫薇 26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民間藝術傳播(主持人:楊立川)
民間藝術為載體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策略 梁利偉 35
民間節(jié)日藝術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策略研 究張 婷 50
論民間藝術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過程中的作用 張 峰 59
三、跨文化與情感傳播研究(主持人:徐明華)
中國現代性與情感傳播:國際話語的錨點與轉向 徐明華 李孟秋 71
情感分析在跨文化傳播研究中的方法意義:源流、應用與反思 肖 珺 黃楓怡 82
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策略研究——基于共情理論的視角 劉沫瀟 李 虹 94
四、新媒介技術場景下的性別文化傳播研究(主持人:曾麗紅)
探析乙女向游戲對女性的主體性與認同感建構——基于《戀與制作人》的個案研究
曾麗紅 鐘潔柔 105
社交媒體時代女性消費主義視角下的“拼團名媛”現象解讀 徐 來 艾奕嶸 118
從社交游戲到元宇宙:劇本殺的三維發(fā)展模式、現實問題與創(chuàng)新路徑 王藝 黃琦超 129
五、課程思政與教學改革(主持人:陳娜)
新聞傳播學“課程思政金課”建設之道 陳 娜 143
中國新聞傳播學“課程思政”建設現狀研究 張 馳 153
新文科背景下新聞傳播專業(yè)教學改革與考試改革芻議 高 楊 173
融媒體時代影視編導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理念革新與模態(tài)轉型 顏 彬 韓紅梅 184
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主持人:林升梁)
中庸思想下港澳臺地區(q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 林升梁 汪韻珂 198
百年黨史的民族記憶與故事創(chuàng)新——基于2021年建黨百年紅色主題劇展演研究
韓紅星 張靜彤 208
“內生”視角下少數民族旅游村寨建設對民族文化傳播的影響——基于羅平縣臘者村的研究 張 劍 遲曉景 217
七、紀錄片與文化傳播(主持人:李智)
文獻紀錄片的文化傳播特征——基于整體史觀研究方法對不同時期文獻紀錄片傳播研究
王大鵬 231
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下鄉(xiāng)村紀錄片研究與實踐的主題流變 楊 琳 李 響 244
“快傳播”時代的“慢”審美體驗——李子柒紀實短視頻影像敘事分析 佘李萍 徐智鵬 257
八、鹽文化傳播研究(主持人:鄭明陽)
從鹽的分類詞語看鹽的社會生活文化變遷——以《新鄉(xiāng)鹽業(yè)副食品公司志》為參照
白雁南 271
鹽的痛與哀傷——蹇先艾鹽題材小說簡論 鄭明陽 278
九、圣賢文化與組織傳播研究(主持人:孫鵬)
老莊平等觀的內在邏輯及現代價值 劉芳芳 288
《莊子》“真人”思想的傳播及其美學內涵 孫彩琪 孫 鵬 296
孔子圣賢思想的實踐方案及其困難——以“忠恕”之道為中心(上) 周麗英 304
性向善論的理論困境 孫明柱 314
十、國學新知(主持人:陸元祥)
談談王陽明的政治思想 余懷彥 328
泰州學派的民間化儒學研究 季芳桐 335
從黃道周儒學工夫論看晚明經學崛興之趨向 楊肇中 344
論唐文治性理學思想及其對佛老的判釋 朱光磊 353
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第十一輯 作者簡介
謝清果,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傳播學學科帶頭人,兼任華夏傳播研究會會長、廈門大學傳播研究所所長、華夏文明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道學與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福建省傳播學會副秘書長,主編有《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華夏傳播研究》《中華老學》等,并主編有《華夏文明傳播研究文庫》《華夏傳播學文叢》《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叢書》《兩岸關系與海峽傳播研究文庫》《華夏傳播研究論叢》等多套叢書,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華夏文明傳播的觀念體系、理論體系與當代實踐研究 等國家、省部級各類課題10余項,在《國際新聞界》《現代傳播》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200余篇,出版《華夏文明與傳播學本土化研究》《華夏傳播學引論》等著作30部,5次榮獲福建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推拿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