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人力資源管理(第三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20785
- 條形碼:9787302620785 ; 978-7-302-6207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力資源管理(第三版) 本書特色
本書從職業實際出發,分析高職畢業生對應的職業工作崗位任務,有針對性地進行內容歸納選擇,清晰地界定高職學生對應職業崗位的技能要求,為學生提供一個職業工作內容整合的框架,使其能夠看到適合自身的“完整意義上的職業工作整體”。本書以人力資源管理職業工作活動順序為線索進行設計,借鑒德國職業教育課程理念,搭建起“理實一體化”教學素材框架,全書設計了10項概括性職業學習任務,包括人力資源管理認知、職位分析與設計、人力資源規劃、員工招聘、員工培訓、員工使用與調配、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勞動關系管理和職業生涯管理。本書融合課程思政元素,設計課程思政園地和課程思政模塊,有助于教師教學。
人力資源管理(第三版) 內容簡介
本書認真貫徹《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等文件精神,與行業領先企業合作進行內容開發,在融入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的基礎上,借鑒德國“學習領域”課程理論,搭建起以“工作過程導向”為特征的“理實一體化”素材框架,對經管類專業課程“模塊化”實施進行了探索。 本書設計了10項學習任務,包括人力資源管理認知、職位分析與設計、人力資源規劃、員工招聘、員工培訓、員工使用與調配、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勞動關系管理和職業生涯管理。 本書完整地講述了人力資源管理職業的工作活動,適合職業教育本科、高職高專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學使用,也可作為在職人員進行職業培訓、職業資格考試、工作實踐的指導用書。
人力資源管理(第三版) 目錄
任務1人力資源管理認知1
1.1人力資源認知2
1.1.1認識資源2
1.1.2認識人力資源3
1.1.3認識人力資源術語6
同步實訓1.1人力資源故事分享8
1.2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認知8
1.2.1認識人力資源管理工作9
1.2.2認識人力資源管理的任務10
1.2.3認識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要素11
1.2.4認識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內容13
同步實訓1.2人力資源管理故事分享15
1.3人力資源管理職業認知15
1.3.1認識人力資源管理職業面向16
1.3.2認識人力資源管理職業崗位17
1.3.3認識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過程18
同步實訓1.3人力資源管理故事分享20
小結20
教學做一體化檢測21
課程思政園地23
學生自我工作總結24
任務2職位分析與設計25
2.1職位分析準備26
2.1.1明確職位分析意圖27
2.1.2制訂職位分析方案28
2.1.3組建職位分析小組31
2.1.4選定分析樣本31
2.1.5組織宣傳發動工作31
同步實訓2.1職位分析準備認知33
2.2職位分析33
2.2.1確定職位分析信息33
2.2.2選擇信息收集方法34
2.2.3收集與分析信息36
2.2.4編寫工作說明書37
同步實訓2.2職位分析認知41
2.3工作設計42
2.3.1工作設計準備42
2.3.2工作設計方式選擇44
2.3.3制訂工作設計方案45
2.3.4工作設計方案試行45
同步實訓2.3工作設計認知45
小結46
教學做一體化檢測46
課程思政園地48
學生自我工作總結49
任務3人力資源規劃51
3.1人力資源規劃認知52
3.1.1認識規劃52
3.1.2認識人力資源規劃53
同步實訓3.1人力資源規劃工作認知58
3.2人力資源供需預測58
3.2.1現有人力資源情況分析58
3.2.2人力資源需求預測61
3.2.3人力資源供給預測64
同步實訓3.2人力資源供需預測認知67
3.3人力資源規劃編制67
3.3.1人力資源供需平衡67
3.3.2編寫人力資源規劃68
同步實訓3.3人力資源規劃內容認知69
小結70
教學做一體化檢測70
課程思政園地74
學生自我工作總結75
任務4員工招聘76
4.1招聘準備77
4.1.1招聘需求分析77
4.1.2確定員工招聘來源79
4.1.3制訂招聘計劃81
4.1.4制作招聘資料84
同步實訓4.1員工招聘計劃認知86
4.2員工選拔87
4.2.1發布招聘信息87
4.2.2篩選應聘簡歷88
4.2.3組織筆試與面試88
4.2.4組織其他測試90
4.2.5組織背景調查90
同步實訓4.2員工選拔工作認知91
4.3員工錄用91
4.3.1做出錄用決策91
4.3.2組織入圍人員體檢92
4.3.3正式錄用員工93
4.3.4評價員工招聘效果94
同步實訓4.3員工錄用工作認知96
小結96
教學做一體化檢測97
課程思政園地99
學生自我工作總結100
任務5員工培訓102
5.1員工培訓準備103
5.1.1分析員工培訓需求104
5.1.2確定員工培訓目標107
5.1.3制訂員工培訓計劃108
同步實訓5.1員工培訓計劃認知110
5.2員工培訓組織110
5.2.1編寫課程描述110
5.2.2編制課程計劃111
5.2.3確定培訓講師111
5.2.4確定培訓場所112
5.2.5確定培訓方式113
5.2.6組織培訓工作117
同步實訓5.2員工培訓組織認知117
5.3員工培訓評估118
5.3.1確定培訓工作評估內容118
5.3.2制定培訓工作評估標準119
5.3.3選擇培訓工作評估方法120
5.3.4編寫培訓工作評估方案122
5.3.5編寫培訓工作評估報告122
同步實訓5.3員工培訓評估認知122
小結123
教學做一體化檢測123
課程思政園地125
學生自我工作總結126
任務6員工使用與調配128
6.1員工使用129
6.1.1確認員工任職資格129
6.1.2確定員工勞動組織131
6.1.3賦予員工職責133
同步實訓6.1員工使用認知134
6.2員工調配134
6.2.1員工平調134
6.2.2員工晉升136
6.2.3員工降職138
6.2.4員工管理139
同步實訓6.2員工調配認知141
6.3員工流動141
6.3.1員工流入管理141
6.3.2員工流出管理142
6.3.3員工流失管理143
同步實訓6.3員工流動認知144
小結145
教學做一體化檢測145
課程思政園地147
學生自我工作總結148
任務7績效管理150
7.1績效計劃的制訂與實施151
7.1.1確定績效評價要素151
7.1.2制定績效評價標準153
7.1.3組建績效評價組織154
7.1.4確定績效評價周期155
7.1.5績效計劃的實施156
同步實訓7.1績效計劃的制訂與實施認知157
7.2績效評價的組織與安排157
7.2.1確定績效評價人員157
7.2.2培訓績效評價人員158
7.2.3選擇績效評價方法159
7.2.4分配績效評價責任162
7.2.5收集績效評價資料162
7.2.6匯總績效評價信息163
同步實訓7.2績效評價的組織與安排認知164
7.3績效評價的溝通與運用164
7.3.1績效評價結果的反饋165
7.3.2績效評價結果的運用166
7.3.3績效評價問題的處理166
7.3.4績效評價體系的完善168
同步實訓7.3績效評價的溝通與運用認知169
小結170
教學做一體化檢測170
課程思政園地173
學生自我工作總結173
任務8薪酬管理175
8.1薪酬體系的設計176
8.1.1薪酬設計背景分析176
8.1.2工作再分析177
8.1.3工作崗位評價178
8.1.4組織薪酬市場調查179
8.1.5確定薪酬水平179
8.1.6確定薪酬結構180
同步實訓8.1薪酬體系認知180
8.2薪酬制度的執行181
8.2.1薪酬策略分析181
8.2.2薪酬總額預算182
8.2.3薪酬發放183
8.2.4特殊員工的薪酬管理184
8.2.5員工福利的管理185
同步實訓8.2薪酬制度認知186
8.3薪酬體系的調整186
8.3.1薪酬水平調整187
8.3.2薪酬結構調整188
8.3.3薪酬構成調整189
同步實訓8.3薪酬體系調整討論190
小結191
教學做一體化檢測191
課程思政園地193
學生自我工作總結194
任務9勞動關系管理196
9.1勞動合同管理197
9.1.1勞動合同的解釋197
9.1.2勞動合同的簽訂198
9.1.3勞動合同的變更199
9.1.4勞動合同的續訂200
9.1.5勞動合同的解除與終止200
同步實訓9.1勞動合同認知203
9.2日常事務管理204
9.2.1員工檔案管理204
9.2.2員工“五險一金”的辦理205
9.2.3員工勞動安全教育206
9.2.4員工健康管理207
同步實訓9.2日常事務管理認知207
9.3勞動爭議管理208
9.3.1勞動爭議的預防208
9.3.2勞動爭議的處理209
9.3.3員工的溝通管理210
同步實訓9.3勞動爭議管理認知210
小結211
教學做一體化檢測211
課程思政園地214
學生自我工作總結215
任務10職業生涯管理217
10.1職業生涯規劃218
10.1.1職業的認知218
10.1.2職業生涯的認知218
10.1.3職業生涯規劃的認知219
10.1.4職業生涯管理的認知221
同步實訓10.1職業與職業生涯規劃認知222
10.2個人職業生涯管理223
10.2.1自我分析223
10.2.2職業生涯機會評估224
10.2.3目標設定224
10.2.4路線選擇224
10.2.5評估與調整225
同步實訓10.2個人職業生涯管理認知225
10.3組織職業生涯管理225
10.3.1確立管理目標和計劃226
10.3.2組建員工職業生涯管理小組226
10.3.3開展職業生涯管理宣講226
10.3.4構建員工職業發展通道227
10.3.5實施員工培養與評估227
同步實訓10.3組織職業生涯管理認知228
小結229
教學做一體化檢測229
課程思政園地231
學生自我工作總結232
參考文獻234
人力資源管理(第三版) 作者簡介
趙軼,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商學院副院長、副教授,高級營銷師,山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市場營銷、國際貿易。從事教育教學工作19年,2006年,作為教育部“高級訪問學者”赴德國學習一年。著有教育教學專著1部、經濟學著作2部,教育教學創新型教材14本,主持研究項目獲省級教學成果獎3項。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