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文學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69610
- 條形碼:9787108069610 ; 978-7-108-0696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文學史 本書特色
1914年出版的王夢曾《中國文學史》,是中華民國**部中國文學通史。辛亥革命帶來的新的學術趨勢,盡在這部“共和國教科書”中。
中國文學史 內容簡介
王夢曾《中國文學史》《中國文學史參考書》于1914年出版。前者是中華民國成立后的**部中國文學通史,隸屬于商務印書館的“共和國教科書”系列,用于中學國文教學。根據文學變遷大勢分為四編,每編內分期敘述,博考源流,梳理興衰,以文為主體,附以史學、小說、詩詞等。《中國文學史參考書》就《中國文學史》引而未發之處作了補充或闡發,簡介重要作家,援引經典作品,以備參考。中華民國教育部審稿結論曰:“教科書簡括得要,參考書引證得宜,于學者、教者皆足資研究。茲經覆審,準作為中學校教科書用及教員參考書用可也。”
中國文學史 目錄
前言
凡例
中國文學史
附錄中國文學史參考書
中國文學史 節選
前言 第2-4頁 王夢曾《中國文學史》一經推出,就迅速占領了圖書市場,1914年8月初版面世,到1916年11月已印制第6版,其使用量可見一斑。文學革命后,新著的中國文學史層出不窮,部分中學也仍在使用王夢曾的《中國文學史》,至1928年10月,已印至21版。此書還曾流傳至日本。1918年,大學畢業后回鄉隱居的青木正兒與匯文堂書店合作,采用日本傳統的訓點方法,發行了王夢曾《中國文學史》的點注本。自1897年始,從古城貞吉到藤田豐八、笹川種郎、高瀨武次郎等,日本學者編著的中國文學史已不少見,但青木正兒仍對王夢曾之作贊賞有加,稱此書“理晰而事簡”,“簡凈得體”,“雖課徒小冊,能盡其要,取材亦甚精,殆非東、西著作所得比也”。 青木正兒之所以贊許王夢曾《中國文學史》,一方面是因為青木正兒認為只有生長于中國、接受本土文化涵養的人,才能真正講清中國文學的變遷:“一國文學之精華,閎遠微妙,缊奧難見,必生于其土,而學問淵博,貫穿今古,漸染風流,餐服藝術,始可與言文學變遷之故,是支那文學史之作,所以東西諸儒雖近時有成書,多不足見。”另一方面,青木正兒認為“支那革命,學風一新”,王夢曾的《中國文學史》體現了辛亥革命以來的文學研究的新動向,可使日本“學支那文學者,直聞其國人之說”,獲取新的學術滋養。 青木正兒所說的學風新變,在王夢曾這部“共和國教科書”中有何具體表現?根據筆者的考察,王夢曾吸納了中華民國的民族觀念和實用主義教育觀,雖持雜文學史觀,卻也顯露出純文學意識;敘述文學變遷時,盡管缺乏對文體間互動關系以及作為進化動力的民間文學的觀照,但循流溯源,并不崇古卑今。其著述所蘊含的許多新的文學意識,只待文學革命的“新雷**聲”,便可引發文學史書寫的巨大轉變。 第二章 諸子百家之朋興 第十二節 詞賦家之文學 第43頁 當其時,于吾華文學界,能另辟一新紀元者,詞賦是也。六經諸子,論理而已,詞賦獨尚辭。自詞賦作而后秦漢以還,尚詞、尚理兩大派之文學成。創始者楚人屈平也,孔子刪詩不及楚,而周召二《南》多采江漢之作,荊南文雅振興久矣。平,字原,遭遇懷王,憂讒畏譏,乃幽思冥索,作《離騷》二十五篇,導源古詩,另辟門徑,名曰“楚辭”。平既遭際困窮,多侘傺噫郁之音,然托陳引喻,點染幽芬,于煩亂瞀擾之中,具悃款悱惻之旨,得三百篇之遺音,為詞賦之鼻祖。平弟子宋玉及楚大夫唐勒、景差,皆效其辭為賦,以名于時,而玉尤為杰出,所作《九辯》《招魂》,列于《楚辭》,而《笛賦》《諷賦》《舞賦》《釣賦》《高唐》《神女》《大言》《小言》之屬,更揚葩吐艷,蹈乎大方,為漢初學者之先導。蓋詞本屈原,賦祖宋玉,故世并稱曰“原玉”。同時趙人荀卿,亦憤世嫉時,作《禮》《知》《云》《蠶》《箴》五賦,然語平詞質,遠非原玉敵也。 第三編 理勝時代 總述 第78頁 趙宋以還,文風大變,其原因有二。 (一)運會之推遷 駢儷文體,至齊梁已呈登峰造極之觀。唐世四杰、燕許,雖心摹手追,終不能及。物極必反,重以五季、宋初之文敝,故廬陵袒臂一呼,而搴裳相從者,項背相望。 (二)理學之崇尚 漢儒章句訓詁之經學,至唐而衰,韓愈遂有《原性》《原道》等之著。五季時,又有陳希夷者,闡明河洛之精蘊,宋儒承之,而理學大興,影響所及,文學家亦遂斫雕為樸以相尚。 故非特古文大興,即駢儷文、記事文、詩詞之類,亦皆以理相勝,其甚者,至有理而無文,如語錄、小說之類。然自宋迄明七百余年,其間文學大勢,不無盛衰之觀。 第十一章 改進時期 第七十二節 結論 第106頁 自屈宋開詞賦之端,其傳且千百年;自韓柳開古文之端,其傳亦千百年。論古文至姚曾,論駢文至孔曾,論詩至沈王,論詞至張周,取徑甚正,其興當未有艾。乃自歐化東來,學者兼騖旁營,心以分而不一,業以雜而不精,固有之文學,致有日蹙百里之憂,是亦承學之士矯枉過直故耳,不然盂圓則水圓,盂方則水方,果使學者知所研求,則當此未有之奇局,學識益擴,安見不更閎是論議,崇厥體裁,使神洲【州】文學益臻無上之程度。世界愈進化,文學愈退化,未見其必然也,讀者勉焉。
中國文學史 作者簡介
王夢曾(1873-1959),字肖巖,東陽人。歷任杭州安定中學、宗文中學、杭州府中學堂、鹽務中學、女子師范、惠興女中、行素女中、浙江大學工學院、法政專門學校、雁蕩中學等校教員。1953年受聘為浙江省文史館館員。著有《文法要略修辭篇》《中國文學史》《中國歷史》。 張奕,武漢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主要學術領域為明清小說、中國文學史。曾合譯《格言聯璧》(長江文藝出版社2019年),整理胡懷琛《中國文學史略·中國文學史概要》(安徽文藝出版社2020年)。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中國文學史著作整理、研究及數據庫建設”的研究工作。
- >
莉莉和章魚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