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注維摩詰經校補(全二冊)--中國佛教典籍選刊/[后秦]僧肇述 王孺童校補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59349
- 條形碼:9787101159349 ; 978-7-101-1593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注維摩詰經校補(全二冊)--中國佛教典籍選刊/[后秦]僧肇述 王孺童校補 本書特色
1.《注維摩詰經》為后人所集鳩摩羅什及其弟子僧肇、道生、道融關于《維摩詰經》的注疏,為關中義學的經典之作,在哲學史上占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羅什解經,多采印度原有之解釋,廓清源流,辨明本根,功不可沒;僧肇等注,多依中國本土思維立論,并融匯老莊思想。這極大地促進了佛教思想的中國化,影響深遠。 2. 《注維摩詰經》有廣本、略本之分,略本是刪節廣本而成,受歷史原因,廣本流傳于日本,略本通行于中國,整理者以廣本為基礎,細致校勘,凡略本刪節出均一一標出,一書在手而廣、略顯明。 3. 敦煌本唐道液《凈名經集解關中疏》《凈名經關中釋抄》等備引諸家注釋,多補《注維摩詰經》之不足,如羅什四大弟子之一僧叡之注,《注維摩詰經》中并未收錄,但道液援引不少。整理者擇要采錄,作注文之補充,以資參考。
注維摩詰經校補(全二冊)--中國佛教典籍選刊/[后秦]僧肇述 王孺童校補 內容簡介
《注維摩詰經》,凡十卷,系鳩摩羅什譯出《維摩詰經》之后,他的弟子僧肇根據其師之說與道生、道融之說并發抒己見而闡釋《維摩詰經》旨意的一部著作,是我國佛教思想界極具影響力的經典。此次整理,以《大正藏》本為底本,以《永樂北藏》、《徑山藏》、《清藏》、金陵刻經處本為校本,輔校以敦煌所出唐代道液《凈名經集解關中疏》等文獻,并采擇《關中疏》等文獻中的一些注釋來補充《注維摩詰經》四家注文在解釋經文時的未發之意和難解之處。
注維摩詰經校補(全二冊)--中國佛教典籍選刊/[后秦]僧肇述 王孺童校補 目錄
注維摩詰經序
注維摩詰經卷**
佛國品**
注維摩詰經卷第二
方便品第二
注維摩詰經卷第三
弟子品第三
注維摩詰經卷第四
菩薩品第四
注維摩詰經卷第五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注維摩詰經卷第六
不思議品第六
觀眾生品第七
注維摩詰經卷第七
佛道品第八
注維摩詰經卷第八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香積佛品第十
注維摩詰經卷第九
菩薩行品第十一
見阿閦佛品第十二
注維摩詰經卷第十
法供養品第十三
囑累品第十四
新雕維摩經后序
附 録
一、毘摩羅詰提經義疏序
二、凈名經集解關中疏序
注維摩詰經校補(全二冊)--中國佛教典籍選刊/[后秦]僧肇述 王孺童校補 節選
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一〕, 什曰:“無宅無神,隨宅主有優劣,故神有精粗。未曾有室,故以天女為神也〔二〕。”〔三〕 生曰:“外國亦以神為天也。夫有福之家必有福神附焉,是以菩薩托為之矣,是入生死事也。”〔四〕 〔一〕案《關中釋抄》卷下:“‘室有一天女’者,前凈名方丈一室多座,此室何以空?諸佛國土亦復皆空。即知凈名方丈非寬非狹,應物度生,示寬狹爾。今天女法身菩薩,法身非女而現女身,以表凈名非男現男也。故下文云:‘天女得無生忍,以本愿故,隨意能現。’復次,眾生空如第五等,而諸聽眾未知何以故空,故因天女現身,廣示天女無相也。” 〔二〕“天女”,《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八作“大士”。 〔三〕案《維摩經義疏》卷五:“什公云:天女是居士宅神。隨有宅必有神,宅有精粗,神有優劣。今入未曾有室,故以法身菩薩為神。而名為‘天’者,外國貴重神,故名為‘天’也。” 〔四〕“什曰”“生曰”兩段,《永樂北藏》本、《徑山藏》本、《清藏》本、金陵本無。 見諸大人,聞所說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 什曰:“諸菩薩上嫌其室空,今所以供養,將以宅主處疾,故其神承旨而致供也〔一〕。” 肇曰:“‘天女’,即法身大士也。常與凈名共弘大乘不思議道,故現為宅神,同處一室。見大眾集〔二〕,聞所說法,故現身散華,欲以生論也。” 生曰:“現女神散華者,示卑而重法,以敦仰法之懷。密欲因事暢理〔三〕,以明不畏生死,故雖入而不染也。若畏而避之,愈致著也。”〔四〕 〔一〕“致”,平安本作“設”。 〔二〕“眾”,原作“士”,據平安本、《永樂北藏》本、《徑山藏》本、《清藏》本、金陵本、《關中疏》改。 〔三〕“欲”下,平安本有“先”。 〔四〕“什曰”“生曰”兩段,《永樂北藏》本、《徑山藏》本、《清藏》本、金陵本無。
注維摩詰經校補(全二冊)--中國佛教典籍選刊/[后秦]僧肇述 王孺童校補 作者簡介
僧肇(384-414),陜西西安人,俗姓張,鳩摩羅什弟子,被譽為“解空第一”。所著《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融會中印之義理,于體用問題有深切之證知”“為中華哲學文字最有價值之著作也”(湯用彤語)。 王孺童,中國佛教協會理事、中國佛教協會居士事務委員會委員,精研佛教,出版有《維摩詰經釋義》《中論講記》《比丘尼傳校注》等。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