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城市社區更新的制度變遷:趨于自組織的技術路徑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83270
- 條形碼:9787568083270 ; 978-7-5680-8327-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城市社區更新的制度變遷:趨于自組織的技術路徑研究 本書特色
劉瑋博士撰寫的這部著作用新制度經濟學的關鍵概念,解釋了我國社區更新過程中的一些常見現象和面臨的困惑,從社區制度變遷的前提、動力和保障三個方面討論了培育社區自組織的技術路徑,以促進社區多元主體的合作,構建多元和諧社會 , 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 , 讓發展的成果惠及更多人。這部書為我國社區更新、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打下了理論基礎,并指出了較為明確的制度演進方向。
城市社區更新的制度變遷:趨于自組織的技術路徑研究 內容簡介
我國城市社區更新也面臨居民協商困難、共有產權模糊以及更新機制內耗嚴重等多方面的困境。究其根本原因,與缺乏一個促進多方合作、明晰權利義務、健全組織機構的制度框架密不可分。如何發揮制度優勢來應對更新中面臨的困境是解決“存量規劃”多方面問題 的關鍵,對發揮各經濟主體優勢、推動城市更新可持續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本選題將研究集體行動在城鄉規劃領域中的作用,以新制度經濟學的視角對城市社區更新現行機制進行剖析,總結城市社區更新過程中各方力量彼此博弈而存在的實質問題,依托城市社區更新政策為公共政策的基本屬性,使更新政策與新制度經濟學結合起來,提出城市更新問題的分析方法和解決框架。本選題將解釋我國城市社區更新所存在的困境和成因,推動城市社區的可持續更新。
城市社區更新的制度變遷:趨于自組織的技術路徑研究 目錄
1.1 社區更新與社區自組織 / 1
1.2 社區更新的一些理論研究基礎 / 3
1.3 本書的研究方法和框架 / 19
2 我國城市社區更新的歷程和困境 / 23
2.1 社區更新政策發展的歷程 / 23
2.2 協商的困境:缺乏互信互利的社區氛圍 / 27
2.3 產權模糊:共有財產權及成員權被漠視 / 30
2.4 城市社區更新的成本分析 / 33
3 社區更新研究的理論工具 / 36
3.1 社區更新政策的發展方向:自組織更新的演進 / 37
3.2 社區更新政策的研究對象:制度安排 / 42
3.3 社區更新政策的目標導向:可持續更新 / 48
3.4 社區更新政策研究的方法論:新制度經濟學 / 53
4 制度轉變的前提:營造承諾與監督的互信社區文化 / 59
4.1 社區文化氛圍對社區制度變遷的影響 / 59
4.2 社區文化視角下的案例分析—京郊社區的自組織更新 / 65
4.3 可信承諾是營造社區更新自組織氛圍的關鍵 / 69
4.4 相互監督提高社區更新自組織效率 / 77
4.5 本章小結 / 81
5 制度轉變的動力:促進更新制度的博弈與重構 / 86
5.1 博弈與重構對社區更新制度轉變的影響 / 86
5.2 經濟發展視角下的案例分析 / 97
5.3 推動合作博弈可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 118
5.4 調整系統結構可有效增強制度轉變的動力 / 123
5.5 本章小結 / 132
6 制度轉變的保障:建立組織與協商的多中心運作模式 / 135
6.1 多中心的組織保障社區更新常態化 / 135
6.2 組織保障視角下的案例研究 / 138
6.3 多中心秩序的建立有利于社區自組織的運行 / 155
6.4 協商內部矛盾是社區自組織的主要任務 / 159
6.5 本章小結 / 166
7 培育社區自組織的技術路徑 / 169
7.1 建立社區自組織技術路徑的前提 / 171
7.2 制度選擇與變遷動力的技術路徑研究 / 177
7.3 多中心保障機制的技術路徑研究 / 182
8 結 語 / 186
參考文獻 / 189
城市社區更新的制度變遷:趨于自組織的技術路徑研究 節選
劉瑋博士在《城市社區更新的制度變遷:趨于自組織的技術路徑研究》這部專著中,首先介紹了我國社區更新的歷程和困境,在對社區這樣一個非線性復雜系統深入剖析的基礎上,基于新制度經濟學理論和分析方法,提出了未來可持續的社區更新應區別于以往自上而下的更新方式,通過多元主體的博弈與協同合作,逐漸由他組織向自組織模式演進的路徑。書中指出,社區更新的自組織并不是與他組織對立的,而是相互作用、互相演替的。在一項社區更新活動啟動之初,它必然是通過外來力量催化的,這種外來力量可能是自然的(如地震、水災等),也可能是社會的(如拆遷、城市美化、大型市政設施建設等)。在外力作用之后,內部組織才會產生反應,從而給社區自組織進一步發展提供契機。自組織的轉化過程有利于推進既有社區更新從無序到有序、從低階到高階的演進,對社區更新面臨的各種復雜情況迅速作出反應,進而降低社區更新的交易成本,促進多個經濟主體的博弈與合作。利用新制度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可以從制度變遷的視角解釋和評估從他組織向自組織轉變過程的績效,進而及時調整推進策略。
城市社區更新的制度變遷:趨于自組織的技術路徑研究 作者簡介
劉瑋,北京建筑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講師,注冊城鄉規劃師,北京大學博士后,曾赴英國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城市與區域規劃學院訪學,致力于新制度經濟學在社區更新領域的理論研究,并參與了大量相關社會實踐活動。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經典常談
- >
推拿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