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雅典的民主、僭政與帝國主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033007
- 條形碼:9787576033007 ; 978-7-5760-3300-7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雅典的民主、僭政與帝國主義 本書特色
近年來,隨著國內古典學研究的發展漸入佳境,我國學界對雅典乃至希臘民主的介紹層出不窮,有關專著和譯著也不斷涌現,但與此同時,國內學者對于雅典僭政和帝國主義的一面則相對重視不足,而將雅典民主、僭政和帝國主義結合起來考察的情況更是較少涉及。就此,本書對西方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作了精心挑選和編輯,試圖將古代雅典政治的民主、僭政和帝國主義這三個方面盡可能詳盡地呈現給中國讀者,以期豐富這一環節的內容。
雅典的民主、僭政與帝國主義 內容簡介
本書選編了五位古希臘政治歷史研究學者具有代表性的十篇文章,文章從各自不同的視角對古代雅典城邦民主、僭政以及帝國屬性進行了詳盡的敘事和論述。作為一部編譯集,本書旨在將民主制、僭主制、寡頭制、帝國及帝國主義等概念串聯到一個完整的邏輯思路中去探討,并力圖比較完整而概略地勾勒出古希臘民主制的產生、演變、發展及運作方式等方面的圖景。從整體上看,本書的章節是按若干個政治學術語概念來組合排序的,這些概念分別是民主制(democracy)、寡頭制(oligarchy)、僭主制(tyranny)、盟主權或霸權(hegemony)及帝國(empire),時間跨度主要集中于公元前5世紀,論題涵蓋早期雅典民主制的形成與傳播,民主制與寡頭制的對立、較量與交替等諸如此類的問題。
雅典的民主、僭政與帝國主義 目錄
**篇 民主制的序幕
第二篇 民主制:克里斯提尼的改革
第三篇 民主制:后期的改革
第四篇 公元前5世紀民主制的傳播
第五篇 終極民主制的發展
第六篇 公元前4世紀的民主制
第七篇 公元前508—前507年的雅典革命 :暴力、權威和民主制的起源
第八篇 公共演講與民主權力
第九篇 神話的創造
第十篇 雅典帝國和其他帝國一樣嗎?
雅典的民主、僭政與帝國主義 節選
梭倫之前的雅典 伯羅奔尼撒戰爭的偉大史家修昔底德(Thuydides)信誓旦旦地宣稱,特洛伊戰爭時期的雅典王提修斯(Theseus)把雅典和阿提卡(Attica)統一為一個城邦。該過程傳統上叫做“統一運動(sunoikismos)”,修昔底德對此有詳細描述(Thucydides 2.14.1-2.15,2.16.1)。許多現代歷史學家都質疑過修昔底德對統一運動的說法,他們爭辯說,即便阿提卡在邁錫尼時代統一過,但很可能在邁錫尼世界崩潰后仍需再度統一。西邊的厄琉西斯(Eleusis)和東海岸的馬拉松(Marathon)在邁錫尼時代之后都加入了阿提卡,這似乎有一定證據,然而,這個并不必然意味著阿提卡曾經分裂得七零八落而需要重構一個統一的城邦國。真相可能是這樣的,邁錫尼時代之后阿提卡大體保持統一,而只是一些極邊緣地區可能在公元前8世紀的時候需要重新融入。如果統一運動來得更晚,那么人們肯定會指望他呈現一個更加清晰的歷史傳統,而修昔底德肯定注意到了這一點。 修昔底德描述統一運動時,刻意提醒我們隨時牢記阿提卡的人口狀況: 雅典人長期以來都生活在遍布阿提卡的獨立村社中,即便與阿提卡統一之后,從更早的古代居民到征戰不停的當時,他們的共同經歷都是出生于鄉村并成長于鄉村。 ——Thucydides 2.16.1 由于根本無統計數據,所以談不上精確,然而,雅典城本身(不包括比雷埃夫斯,它與雅典城之間大約有3英里都是開闊的鄉間)似乎很可能只容納了不超過雅典城邦總人口五分之一,或許全部就5萬人。多數雅典人以土地或與農產品相關的行當為生。雖然我們可以追溯大致的輪廓,但是梭倫時代以前的阿提卡究竟是如何管理的,仍然很不清楚。雅典傳統指的是君主統治時期以及隨后的豪門貴族統治時期,貴族統治通過戰神山議事會(the Council of the Areopagos,議事會在雅典衛城西側約300米外的戰神山上召開)來施行,行使權力者一般叫“執政官”(即“統治者”)。很難說清這一過程的具體年代,但似乎很可能在大約公元前700年的時候已經不再有國王了,戰神山議事會(由有權勢的貴族家族從其成員中任命)執掌權力。 在取消君主制的初期,顯然有3名執政官,負責宗教與城邦祭祀的王者執政官、負責戰爭的軍事執政官,以及就單純叫執政官的執政官,其負有一般行政職責,很可能比前兩個職位出現稍晚,然而其權力*大,而且任期(后來限制為一年)以其名字命名(因此他又經常被稱為名年執政官)。后來又增設 6名執政官負責城邦的法律,叫做“司法執政官”,詳情已無從考證。到后來增設這些職位時,執政官任期已經從10年縮減到1年,而退休的執政官進入戰神山議事會似乎已變成一種成規。這些人無疑是城邦的主要官員,輔佐他們的是一幫負責財務的小官吏,但即便這個環節似乎也沒有很正式化。執政官的任命過程我們不得而知,僅知道他們自富貴人家遴選,遴選程序全然由貴族家族操控。 阿提卡人口分屬4個“艾奧尼亞部落”(相傳由希臘人的祖先艾奧恩[Ion]創建),根據這種古代貴族家族劃分,每個公民要么以所屬貴族家族的成員,要么以其仆從的身份劃歸一個部落。這些部落是軍事組織的基礎,也是宗教和財務功能的基礎。每個部落分為3個“三分部”(其復數形式為trittyes;單數為trittys),每個三分部又分為4個“大家庭”(naukrariai)(該詞來源不明,可能指“船舶”的單位身份,很可能指負責造一只船的“大家庭”,而后來又承擔其他多項功能了;但是它可以在大家庭的意義上指“一家人戶”)在每個部落里有若干氏族(兄弟關系),每個氏族又由其中一個望族領頭,這種結構如何跟“三分部”和“大家庭”整合銜接就不清楚了。這些氏族本質上是社會與宗教性質的組合,每個氏族有各自的祭祀中心,供奉其保護神或視為保護神的英雄。氏族還有一個重要的政治角色,因為必須在氏族登記才能成為公民身份的證據;而領導氏族的那個望族似乎才能裁定登記成立與否。 公元前7世紀似乎還出現過一個公民機構,很可能由有能力自購重甲步兵裝備作戰的人組成,但是該機構如何議事以及就什么問題議事則弄不清楚了。執政官才真正管理城邦,戰神山議事會對執政官起顧問作用,這一點幾乎可以肯定。至于多數是佃農的人民群眾,都分別屬于某個隸屬于部落的貴族家族,但是他們在城邦管理中根本無發言權。
雅典的民主、僭政與帝國主義 作者簡介
編者簡介: 阮煒,湖南師范大學瀟湘學者特聘教授,從事文明研究(含古典學)、當代英國小說研究、語言學研究及時評。曾任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文明研究”系列叢書作者,“古典學譯叢”主編,出版著作包括《不自由的希臘民主》《20世紀英國小說評論》等。 譯者簡介: 何世健,深圳大學副教授,英國女王大學歐洲研究所訪問學者,主講特色課程“中國人視角下的文化與傳播”、“Bible歷史語言闡釋”,代表性學術論文包括《中英文化對比的一個話題;妥協與中庸》《英語熱與文化身份焦慮》等,出版譯著《現代西方音樂簡史》《德摩斯梯尼時代的雅典民主》等。 王蕾,深圳大學外國語學院西語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身體研究、女性研究以及消費研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新時代中產階級女性在社會風尚中的引領作用”,出版法文專著Pratiques et représentations des soins du corps en Chine,發表相關學術論文多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