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相信自己足夠好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297213
- 條形碼:9787519297213 ; 978-7-5192-972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相信自己足夠好 本書特色
這是一部寫給萬千女性的自我關懷之書。每個女性都能在盧丹丹的書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女性面臨的家庭、事業、人際關系的壓力和困惑,其實都不是自己的錯。盧丹丹筆觸溫柔,卻充滿力量。在你眼前一片黑暗的時候,希望這本書能夠溫柔地推你一把,走向幸福之路。請相信,你已經足夠好,無需向他人證明!
相信自己足夠好 內容簡介
暢銷書作家盧丹丹寫給女性的心理覺醒之書。每一位女性都能從書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知道自己原來并不孤單,并能跟著主人公一起走上心理療愈之路,在充滿羈絆的生活中慰藉自己的靈魂,學會認同和接納自己,學會處理自己和世界的關系,相信自己足夠好,相信世界足夠好。
相信自己足夠好 目錄
**章 內外交困的年紀
左手攙著父母,右手拽著孩子,肩上扛著工作、未來、各種關系的壓力;希望另一半能給予幫助和支持,卻感覺彼此漸行漸遠……突然,有一天,你就來到了內外交困的年紀。
01 *奢侈的是時間,*向往的是自由 / 002
02 脾氣一點就爆,總覺得自己很失敗 / 006
03 難以平衡工作與生活,感覺每天都在透支 / 010
04 養育兩個孩子的壓力,遠比想象中大 / 014
05 婚姻變成了搭伙過日子,溝通越來越困難 / 017
06 離開了原生家庭,卻擺脫不了它的影響 / 022
第二章 尋求改變之路,走出誤區
業余時間要看書、學英語、早睡早起、跑步……明明對生活現狀不滿意,想做出改變,卻像是一只跑輪上的倉鼠,永遠也跑不出那個怪圈。到底是什么阻礙了我們的改變呢?
07 改變,就是要發生巨大的變化(誤區一) / 032
08 “小旗”立很多,行動卻很難持續(誤區二) / 038
09 腦子想改變,實際內心并沒意愿(誤區三) / 045
10 重復錯誤無效的方式,幻想奇跡出現(誤區四) / 050
第三章 打開覺察,擁抱你的內在小孩
在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內在小孩。他年幼且受傷,他就是我們童年時候的自己。對于一個小孩來說,哭鬧、躲起來、大吼大叫,就是他當下認為*能保護自己的方式。他會用這些方式保護自己,一直到成年。
11 掌控人生方向盤的,竟然是一個小孩 / 058
12 深深的不配得感,阻礙了你前行的步伐 / 065
13 擁抱你的內在小孩,重新養育他長大 / 074
第四章 在后退中前行,我如何成為今天的自己?
如果你要尋找一樣東西,你需要從“來處”去尋找。你從哪里來?你的家庭氛圍、父母之間的關系,以及家庭價值觀是怎樣的?更重要的是,基于這些童年記憶,當時的你做出了怎樣的創造性解釋?
14 回答你的童年成長問卷,開啟探秘自己的旅程 / 083
15 出生順序與兄弟姐妹,對你有什么影響? / 095
16 潛意識的決定,才是影響個性的*大因素 / 103
17 改變,是對發生的事情做出自己的創造性解釋 / 111
18 為了獲得歸屬感與價值感,往往會進入過度補償 / 120
第五章 深入探索,了解行為背后的信念
兩個人爭吵,就像是每個人戴了不同顏色的眼鏡。戴紅色眼鏡的人說:“這個世界是紅色的!”戴藍色眼鏡的人說:“這個世界是藍色的!”兩個人為此爭論不休。這就是兩個人的私人邏輯。
19 沒有蓄意的爭吵,只有未被了解的信念 / 128
20 今天的問題,來自過去未被妥善處理的情緒 / 136
21 為了達成目的,憤怒可能是你捏造出來的 / 142
22 找到行為目的,你就擁有了更多選擇與可能 / 147
第六章 改善關系,提高感受愛與表達愛的能力
在親密關系中,我們常常抱怨自己“不被愛”。可對方卻說:“我為你做了這么多!你從來就看不見!”那問題出在哪里呢?其實是因為我們不了解彼此表達愛與感受愛的方式。
23 不是不相愛,只是用錯了方法 / 180
24 愛是一個動詞,感受不到愛,那就去愛! / 194
25 因為相同在一起,因為相異而成長 / 202
第七章 管理情緒,學會與情緒和諧共處
情緒冒出來,朝你挑釁地吐舌也好,張牙舞爪地嚇你也好,你要做的就是對它們說:“我看見你們了,或許我可以跟你們待一會兒。如果你們不愿意回去,那我們就再多待一會兒。”
26 允許:情緒沒有好壞,它會來,也會走 / 219
27 看見:打開情緒交織的“毛線團” / 225
28 感受:在刺激與反應之間,暫停一會兒 / 233
29 表達:為情緒找一個出口 / 239
第八章 只要你愿意,改變會一直發生
一個人的成長,對外是課題分離,對內是自我探索。外在的調整是有選擇地放棄與自己無關的課題;內在的調整是從對外索求,轉向內在滿足。我們永遠有掌控生活的權利,只要你愿意,改變會一直發生。
30 從向外的索求,到向內的探索 / 250
31 保持正念,感受當下的力量 / 259
32 進行課題分離,人際關系就能發生改變 / 267
33 從這一刻起,就能變得幸福 / 275
相信自己足夠好 作者簡介
盧丹丹,親子教育專家,暢銷書作家,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宣傳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美國"正面管教"認證導師。從2013年起從事家庭教育培訓工作,累計開辦家長課堂上百期,影響數千家庭,舉辦線上、線下講座近200場。代表著作《規矩的背后是自由》、《家庭中的52個正面管教工具》,譯作《正念教養》《如何擁抱一只刺猬》等。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