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王瀟重磅新作:總會過去 總會到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969530
- 條形碼:9787533969530 ; 978-7-5339-6953-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王瀟重磅新作:總會過去 總會到來 本書特色
1王瀟2022重磅新作,繼《趁早》《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后全新故事,備受期待的女性成長三部曲終結篇。
2瀟灑姐真誠袒露自己創業路上的至暗時刻,走出低谷的勵志經歷,幫助迷茫的你踏上信念之旅,少走人生彎路。
3未來這種東西,信才有,做才有,熬才有。不要回頭也不要害怕,只要不停向前,一切總會過去,一切總會到來。
王瀟重磅新作:總會過去 總會到來 內容簡介
繼《趁早》《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后,勵志偶像"瀟灑姐"第三部人生成長故事書,這一次,她真誠袒露自己創業路上的至暗時刻,育兒、婚姻中的摸索和體悟,剖析自己如何被"別人的聲音"和"自己的欲念"綁架,又如何重新梳理自己的思路,堅定地擯棄那些"連自己都不相信"的事,在喧囂中安靜地殺出一條"血路"的。她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一定找到并堅定信念,相信相信的力量。
王瀟重磅新作:總會過去 總會到來 目錄
章盛夏的伏筆
不存在完全正確的選擇。選了什么,接下來就要把它變成正確的選擇。
筵席入場券003
連環大補課008
風華絕代012
都是運動員019
沙田馬場027
第二章忒修斯之船
人切不可從事自己都不相信的東西。
蛤蟆的油033
合作養豬037
哲學自洽046
死亡概率052
午夜修羅場058
第三章自救計劃
我們跳過的每一課,到頭來都要悶頭彌補。
留得青山在065
賭上明天070
靈魂委員會075
科學變紅079
第四章滔滔不絕
把從前和以后劈開的時刻,看來確實是有的。一旦念覺,則時來運轉。
萬般皆好091
時間管理大課099
終極藥方107
本命事業116
第五章盲盒之約
人生這趟旅程走到這一站,是真正要做個大人了。
一個大卵泡127
出廠設定134
回到小火堆144
不可思議的媽媽151
第六章命運有耐心
時間和金錢一樣能夠定義人與事。經由時間考驗的人與事,會更珍貴。
阿爾法伴侶167
財務自由群173
高手常溫180
附錄一:寫在創業十年這一天191
附錄二:寫在四十歲到來這一天203
王瀟重磅新作:總會過去 總會到來 相關資料
前言七年
這本書將要記錄的,是2015年夏天到2022年夏天的這七年光陰。記錄采用了兩個觀察點:個觀察點是時間線上那個深陷其中的我,記錄中會使用人稱來描述我看見了、體驗了什么,像是紀錄片部分;第二個觀察點是此時正在書寫的我,依然使用人稱,但會站在更高更遠的位置,去審視、評價當時的那個我所面臨的問題,像是旁白部分。這兩個角度的交織讓我的記錄一會兒沉浸一會兒抽離。曾經,我簡單地認為過去的我愚蠢,現在的我智慧,但2022年的夏天,當我寫到第三本人生成長故事書的時候,我不再這么認為了,一個人可以同時既愚蠢又智慧,我就是這樣一個人。
這本書的記錄起點放在2015年夏天,也不是刻意為了和上本書《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保持連續性,是因為2015年夏天發生過的事,一直影響到現在,想要把過程說清楚,就得從那時候開始講起。
按說,當提到一件事情過去了,不只是時間過去了,還表現在重新回憶時,發現當時種種已經不能再勾連現在的情緒。但當寫到旁白部分時,我還是會偶爾嘆息,嘆息因果的力量總是超過初的判斷,如果能
早點認出它們,就能改變故事發展的樣貌--但是沒有如果。說到底,這些書里記錄的,都是我全情投入過的人生歷程中的各種局限性。不過我要說,人生精彩,是因為全情投入;人生無奈,是因為其中的各種局限性。這當中,固然還是精彩比較重要。
現在,站在第三本書往回看,也會發現因果的更多線索。比如,本書叫《趁早》,預言了我后半生要做的事;比如,里面還有篇文章叫《意志的勝利》,引用了一段我當時很看重的臺詞:"從醫學上說,每七年,人的全身骨骼、細胞和血液都會重新自我更新一次。如果你想從外貌到氣質全部脫胎換骨,要以七年為周期來塑造自己,七年之后,你就可以再世為人。"
2002年,我以《一生的計劃》啟動了自己的大換血之旅。然后七年,七年又七年,每逢七年過去,我都剛好寫了一本書:《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是第二個七年的記錄,正在寫的這一本,是第三個七年的記錄。這個巧合就像是深謀遠慮的安排,七年也像是身份的忒修斯之船--每經歷一次變遷,我們就被動或主動地換掉自己的一塊木板,隨著木板越換越多,人的觀念、夢想甚至細胞都循序漸進地改變,于是人蛻變到了下一個階段。
前言七年
動筆之際,我有點感慨,將在這里寫下的故事,終于都算是過去了。
這本書將要記錄的,是2015年夏天到2022年夏天的這七年光陰。記錄采用了兩個觀察點:個觀察點是時間線上那個深陷其中的我,記錄中會使用人稱來描述我看見了、體驗了什么,像是紀錄片部分;第二個觀察點是此時正在書寫的我,依然使用人稱,但會站在更高更遠的位置,去審視、評價當時的那個我所面臨的問題,像是旁白部分。這兩個角度的交織讓我的記錄一會兒沉浸一會兒抽離。曾經,我簡單地認為過去的我愚蠢,現在的我智慧,但2022年的夏天,當我寫到第三本人生成長故事書的時候,我不再這么認為了,一個人可以同時既愚蠢又智慧,我就是這樣一個人。
這本書的記錄起點放在2015年夏天,也不是刻意為了和上本書《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保持連續性,是因為2015年夏天發生過的事,一直影響到現在,想要把過程說清楚,就得從那時候開始講起。
按說,當提到一件事情過去了,不只是時間過去了,還表現在重新回憶時,發現當時種種已經不能再勾連現在的情緒。但當寫到旁白部分時,我還是會偶爾嘆息,嘆息因果的力量總是超過初的判斷,如果能
早點認出它們,就能改變故事發展的樣貌--但是沒有如果。說到底,這些書里記錄的,都是我全情投入過的人生歷程中的各種局限性。不過我要說,人生精彩,是因為全情投入;人生無奈,是因為其中的各種局限性。這當中,固然還是精彩比較重要。
現在,站在第三本書往回看,也會發現因果的更多線索。比如,本書叫《趁早》,預言了我后半生要做的事;比如,里面還有篇文章叫《意志的勝利》,引用了一段我當時很看重的臺詞:"從醫學上說,每七年,人的全身骨骼、細胞和血液都會重新自我更新一次。如果你想從外貌到氣質全部脫胎換骨,要以七年為周期來塑造自己,七年之后,你就可以再世為人。"
2002年,我以《一生的計劃》啟動了自己的大換血之旅。然后七年,七年又七年,每逢七年過去,我都剛好寫了一本書:《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是第二個七年的記錄,正在寫的這一本,是第三個七年的記錄。這個巧合就像是深謀遠慮的安排,七年也像是身份的忒修斯之船--每經歷一次變遷,我們就被動或主動地換掉自己的一塊木板,隨著木板越換越多,人的觀念、夢想甚至細胞都循序漸進地改變,于是人蛻變到了下一個階段。
面對故事里的前后關聯,也會有人問我,到底是我的創業在為寫作提供素材,還是我的寫作在為創業提供內核?要我說,寫作寫下的不只是創業,而是人活著的內核,寫作于我而言肯定比創業純粹得多,因為每一本書,書里的每一句話,都是因為自己想表達,而不是為了等待檢驗和同意。但與此同時,當我創業,就有人能循著我做的事漸漸找到自己的內核,那么對于這個個體而言,他找到自己的內核,又比讀我的文字純粹得多。
對作者來說,一個故事被寫完,就真正被拋向了遙遠的往昔;但我知道,對每一位讀者來說,當你讀到,這故事會被拋到你命運某處的路口,那些路口總是充滿變數。當你翻閱,就與曾經在這里停留過的我相遇。我們對望,點一點頭,再各自繼續向前。再來一千次,我也會鼓勵自己,也會鼓勵你昂揚地踏上旅程,什么都是不確定的,但是沒關系。
寫完這第三本人生成長故事書,我已不再年輕。三個七年中,每當感到受困,我都差點以為這人世間不過如此。但其實,時間和人都不會在一個地方停留太久,總有變化推著人再次出發,去赴未來的命運。此時此刻,我們期待的那一天或者那個人也正在穿過未來的某個路口,等著和我們迎面相遇。只是,在與那一天或者那個人相遇前,還要度過數不清的晨昏。
二十一年,人來人往,世事變遷,我在自己的經歷中不停地翻找,一直想找到可以確信的東西。現在我確信的是,無論多么焦慮和無助的當下,也終究都會過去,總有一天,你會突然發現,堅韌的你早已從往昔抽身出來,獲得了平靜敘述的能力。而我們原來都是一艘忒修斯之船,旅途中每經歷一次考驗,這艘船就會被替換上一塊更堅固的船板,當走出足夠遠,它就將是一艘新船。
等你讀完這本書,我們就將再次告別,不要回頭也不要害怕,只要不停向前,一切總會過去,一切總會到來。
王瀟重磅新作:總會過去 總會到來 作者簡介
王瀟,人稱"瀟灑姐",趁早品牌創始人,暢銷書作家,跨領域達人,時間管理專家。出版《趁早》《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寫下來的愿望更容易實現》《五種時間》等多本暢銷著作,曾榮獲安永亞太區成功女企業家、中國傳播年度人物等諸多獎項。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