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儒家義利觀邏輯演變的唯物史觀闡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611828
- 條形碼:9787519611828 ; 978-7-5196-118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儒家義利觀邏輯演變的唯物史觀闡析 本書特色
在幾千年的中國歷史上,儒家義利觀自始至終受到人們的密切關注,并貫穿于中國社會發展的全過程,積淀和內化為人們認識、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深層意識,對中華民族基本精神和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形成產生過深刻影響。本書的出版,可以讓人們更深入地了解儒家義利觀對中國社會的作用。
儒家義利觀邏輯演變的唯物史觀闡析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經濟倫理學專著,主要探討和分析儒家義利觀邏輯演變及其唯物史觀解讀,側重于儒家義利觀的提出與形成、確立與完善、深化與成熟、反思與突破四個階段,分別按照重義輕利、貴義賤利、尚義反利、重義尚利的義利思想邏輯演變進行論述和唯物史觀闡釋。作者主要論述了儒家義利觀的四次演變即春秋戰國時期、秦漢隋唐時期、宋至明中葉和明末清初時期。儒家義利觀貫穿中國古代倫理思想史,經歷了春秋、戰國、秦漢、隋唐、兩宋、明清等發展階段,其中先秦和宋明時期是“義利之辨”的論辯高峰。在幾千年的中國社會和文化發展上,儒家義利觀自始至終受到人們的密切關注,并貫穿于中國社會發展的全過程,積淀和內化為人們認識、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深層意識,對中華民族基本精神和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形成產生過深刻影響。
儒家義利觀邏輯演變的唯物史觀闡析 目錄
目錄
導論
一、研究對象和研究思路
二、研究現狀及研究綜述
三、研究意義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特點及創新之處
**章 先秦時期儒家重義輕利觀
**節 重義輕利觀與百家爭鳴
一、先秦諸子百家的義利之辨
二、重義輕利觀的內涵
三、重義輕利觀的基本特點
第二節 重義輕利觀與封建制社會的建立
一、分封制的瓦解與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的轉變
二、列國變法與郡縣制的實施
第二章 秦漢隋唐時期儒家貴義賤利觀
**節 貴義賤利觀與獨尊儒術
第二節 儒佛道義利觀的互動
第三節 貴義賤利觀與封建制社會發展興盛
第三章 宋至明中葉儒家尚義反利觀
**節 理學先驅者的義利觀
第二節 尚義反利觀與宋明理學
第三節 尚義反利觀與封建制社會繁榮發展
第四章 明末清初時期儒家重義尚利觀
**節 重義尚利觀的內涵
第二節 重義尚利觀與啟蒙創新
第三節 重義尚利觀與資本主義的萌芽
第五章 儒家義利觀的現代性轉化
**節 中國近代義利觀的形成與轉型
第二節 儒家義利觀的現代轉化與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后記
儒家義利觀邏輯演變的唯物史觀闡析 作者簡介
王木林,1973年10月生,江西贛州人,贛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哲學博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倫理學研究,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主持完成省(市)級課題5項,主(參)編教材4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