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近代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388773
- 條形碼:9787511388773 ; 978-7-5113-8877-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近代史 本書特色
●在學術上,他是當時公認的中國近代外交史專家和這一研究領域的開拓者。中國近代史是一本極具深遠影響的經典力作。 ●外交的角度講述中國近代史,從外交的角度分析近代中國遭受西方列強壓迫的原因。他一生治學嚴謹,著作不多。其中,流傳很廣、影響深遠的,就是這本《中國近代史》。 ●貫穿了中國19世紀四十年代鴉片戰(zhàn)爭到20世紀抗日戰(zhàn)爭前的近百年的歷史。 ●此字字珠璣,卻不疏漏任何史實,對歷史的評論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不像現在許多歷史學的教科書,千篇一律,被主流意識所驅使著,沒有自己的觀點。 ●蔣廷黻對近代歷史上種種人物進行了評價。其中對林則徐、琦善、丁汝昌和劉步蟾進行了顛覆性的評價。 ●蔣廷黻對近代歷史上種種人書中,沒有枯燥的考據,沒有歷史材料的堆砌,甚至沒有多少對具體歷史事件的描述,都是他以他獨到的見解,對近代歷史的透徹分析,可謂“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境界,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蔣先生的這本書以全新的近代史視角讓我大開眼界,讓讀者不僅喚起了以前對中國歷史的回憶,又更新了自己對其淺薄的認識,對一個后發(fā)現代化的國家來說,彷佛不是我們選擇了現代化,而是現代化選擇了我們。 ●讀來整體覺得此書通俗易懂,完全感受不到大師與讀者的距離。我們已對中國近代史有所了解,在讀完此書之后感到震驚。一些歷史事件、人物在腦海里顛覆了.
中國近代史 內容簡介
《中國近代史》以中國的近代化為線索,認為“中國人能否近代化將關系國家興亡”,主要闡述了面對“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近代人所做的自強努力及其失敗的原因,進而提出“近代化國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經濟,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國民,半新半舊是不中用的。”《中國近代史》構建的史學框架和斷代史體系,為后來的研究者所推崇,被稱為近代中國史研究的經典之作。
中國近代史 目錄
總論
第*章 剿夷與撫夷
**節(jié) 英國請中國訂立邦交
第二節(jié) 英國人作鴉片買賣
第三節(jié) 東西對打
第四節(jié) 民族喪失二十年的光陰
第五節(jié) 不平等條約開始
第六節(jié) 剿夷派又抬頭
第七節(jié) 剿夷派崩潰
第二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節(jié) 舊社會走循環(huán)套
第二節(jié) 洪秀全企圖建新朝
第三節(jié) 曾國藩刷新舊社會
第四節(jié) 洪秀全失敗
第三章 自強及其失敗
**節(jié) 內外合作以求自強
第二節(jié) 步步向前進
第三節(jié) 前進遇著阻礙
第四節(jié) 士大夫輕舉妄動
第五節(jié) 中日初次決戰(zhàn)
第四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節(jié) 李鴻章引狼入室
第二節(jié) 康有為輔助光緒變法
第三節(jié) 頑固勢力總動員
第四節(jié) 孫總理提民族復興方案
第五節(jié) 民族掃除復興的障礙
第六節(jié) 軍閥割據十五年
第七節(jié) □□□貫澈總理的遺教
附錄
中國與近代世界的大變局
琦善與鴉片戰(zhàn)爭
*近三百年東北外患史
中國近代史 節(jié)選
洪秀全與曾國藩 舊社會走循環(huán)套 第*章已經討論了道光、咸豐年間自外來的禍患。我們說過那種禍患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我們無法阻止西洋科學和機械勢力,使其不到遠東來。我們也說過,我們很可以轉禍為福,只要我們大膽的接受西洋近代文化,以我們的人力物力,倘若接受了科學機械和民族精神,我們可以與別國并駕齊驅,在國際生活之中,取得極光榮的地位。可是道光時代的人不此之圖。鴉片之役雖然敗了,他們不承認是敗了。主戰(zhàn)的剿夷派及主和的撫夷派,在戰(zhàn)爭之后,正如在戰(zhàn)爭之前,均未圖振作。直到受了第二次戰(zhàn)敗的教訓,然后有人認識時代的不同而思改革。 在沒有敘述同治、光緒年間的新建設以前,我們試再進一步的研究道咸年間中國的內政。在近代史上,外交雖然要緊,內政究竟是決定國家強弱的根本要素。譬如:上次世界大戰(zhàn)以前,德國的外交失敗了,所以戰(zhàn)爭也失敗了,然而因為德國內政健全,戰(zhàn)后尚不出二十年,她又恢復她的地位了,這就是自力更生。 不幸到了十九世紀,我們的社會、政治、經濟都已到腐爛不堪的田地。據前清政府的估計,中國的人口在康熙四十年(一千七百零一年)約有二千萬;到了嘉慶五年(一千八百年)增加到三萬萬。百年之內竟有十五倍的增加!這種估計雖不可靠,然而我國人口在十八世紀有很大的增加,這是毫無疑問的。十七世紀是個大屠殺的世紀。開初有明朝末年的內亂,后又有明清的交戰(zhàn)及滿清有計劃的屠殺漢人,如揚州十日及嘉定屠城。我們也不要忘記張獻忠在四川的屠殺,近年中央研究院發(fā)表了很多明清史料,其中有一件是康熙初年四川某縣知事的人口年報,那位縣老爺說他那縣的人口,在大亂之后,只有九百余人,而在一年之內,老虎又吃了一大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大亂之后的大治,于是人口增加。這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圈套,演來演去,就是圣賢也無法脫逃。 那時的人一方面不知利用科學節(jié)制生育,另一方面又不知利用科學增加生產。在大亂之后,大治之初,人口減少,有荒可墾,故人民安居樂業(yè),生活程度略為提高。這是老百姓心目中的黃金時代。后來人口一天多一天,荒地則一天減少一天,而且新墾的地不是土質不好,就是水源不足,于是每人耕地的面積減少,生活程度降低。老百姓莫明其妙,只好燒香拜佛,嗟嘆自己的命運不好。士大夫和政府縱使有救世之心,亦無救世之力,只好聽天災人禍自然演化。等到土匪一起,人民更不能生產,于是小亂變?yōu)榇髞y。 中國歷史還有一個循環(huán)套。每朝的開國君主及元勛大部分起自民間,自奉極薄,心目中的奢侈標準是很低的,而且比較能體恤民間的痛苦,辦事亦比較認真,這是內政昌明吏治澄清的時代。后來慢慢的統治階級的欲望提高,奢侈標準隨之提高,因之官吏的貪污亦大大的長進。并且舊社會里,政界是才子惟一的出路,不像在近代文化社會里,有志之士除作官以外,可以經營工商業(yè),可以行醫(yī),可以作新聞記者、大學教授、科學家、發(fā)明家,探險家、音樂家、美術家、工程師,而都名利兩全,其所得往往還在大官之上。有人說:中國舊日的社會很平等,因為官吏都是科舉出身,而且舊日的教育是很不費錢的。這種看法,過于樂觀。前清一代的翰林那一個在未得志以前,曾經下過苦力?我們可以進一步的問,前清一代的翰林,那一個的父親曾下過苦力?林則徐、曾國藩是前清有名的貧苦家庭的子弟,但是細考他們的家世,我們就知道他們的父親是教書先生,不是勞力者。中國舊日的資本家有幾個不是做官起家?中國舊日的大商業(yè)那一種沒有官吏作后盾,仗官勢發(fā)財?總而言之,在中國舊日的社會里,有心事業(yè)者集中于政界,專心利祿者也都擠在官場里。結果是每個衙門的人員永在加增之中,而衙門的數目亦天天加多。所以每個朝代到了天下太平已久,人口加增很多,民生痛苦的時候,官吏加多,每個官吏的貪污更加厲害,人民所受的壓榨也更加嚴重。 中國到了嘉慶年間已到了循環(huán)套的*低點。嘉慶初年所革除的權臣和珅,據故宮博物院所保存的檔案,積有私產到九萬萬兩之多,當時官場的情形可想而知。歷嘉慶、道光兩朝,中國幾無日無內亂,*初有湖北、四川、陜西三省白蓮教徒的叛亂,后有西北回教徒之亂、西南苗徭之亂,同時東南沿海的海盜亦甚猖獗。這還是明目張膽與國家對抗者,至于潛伏于社會的匪徒幾遍地皆是。道光十五年,御史常大淳上奏說:“直隸、山東、河南向有教匪,輾轉傳習,惑眾斂錢。一遇歲歉,白晝伙搶,名曰均糧。近來間或拿辦,不斷根株。湖南之永州、郴州、桂陽,江西之南安、贛州與兩廣接壤,均有會匪,結黨成群,動成巨案。” 西洋勢力侵略起始的時候,正是我們抵抗力量薄弱的時候。到了道光年間,我們的法制有名無實,官吏腐敗,民生痛苦萬分,道德已部分的失其維系力。我們一面須接受新的文化,一面又須設法振興舊的政教。我民族在近代所遇著的難關是雙層的。
中國近代史 作者簡介
蔣廷黻(1895-1965),著名歷史學家、外交家。1911年只身赴美求學,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1923年回國任南開大學的歷史系主任,與梁啟超成為南開大學史學的奠基者。1925調入清華大學任歷史系主任之職,在任期間,改革清華大學歷史系,建立起全國一流的史學陣營。1935年棄學從政, 1965年病逝于紐約。 蔣廷黻先生研究歷史反對“治史書而非史學”的傳統方法,采用“重綜合、重分析、重整體把握”的新史學方法,并將其引入當時尚屬荒漠的近代史領域,從而取得了極大的成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