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世界上所有的沙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349529
- 條形碼:9787513349529 ; 978-7-5133-4952-9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世界上所有的沙子 本書特色
1. 為讀者量身打造的精神后花園。一本書,囊括了兩三百部文藝著作、幾十部高質量電影演出和優質展覽,用它們點亮日常生活,在你的內心保留一小塊關于文學和藝術的柔軟之地。 2. 把賈行家作為方法。不管是看世界的方法,還是視野、知識的擴展,不管是人文素養的提升,還是寫作能力的提高,你都可以跟隨賈行家老師,獲得高手的方法論,不斷精進自我。 3. 視野的寬度、知識的深度、人性的溫度兼具。書中會講到古希臘哲學家西格爾,也會講到民國時期的袍哥,還會講到當下的殺馬特和三和大神。賈行家老師是當今少有的寬度和深度兼備的青年學者,同時他并不傲慢,字體行間都體現著謙卑。 4. 已有5萬+得到用戶走上這趟旅程。賈行家的視野、深度、同理心,以及獨特而優美的漢語表達方式,已經得到了《文化參考》兩季5萬+得到用戶的肯定和信賴。
世界上所有的沙子 內容簡介
我們應該 怎樣面對歷史和未來? 怎樣看待當下的生活? 怎樣迎接衰老與死亡? 怎樣走進藝術和文學? …… 本書是賈行家得到App年度日更專欄“文化參考”**季的文本凝結,以誠懇態度、切身感覺和閑話口吻,和你進行九場自由延展的對話。 這些對話,既有社會思想、歷史鉤沉、人物解讀,也有野史八卦、身在江湖,你可以通過這本書,領略文學、藝術、生活的萬般景象,從中汲取平靜的力量。 或許,它還能讓你對自己的生活,有一點點小小的思考,在現實和文藝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在這個嘈雜浮躁的世界,保留內心的一小塊柔軟之地。
世界上所有的沙子 目錄
世界上所有的沙子 節選
實際上是呼救 網絡紅人龐麥郎的故事說短則短。2014 年,他因為一首《我的滑板鞋》成名,歌詞還挺不錯的,只是他本人實在沒什么音樂和表演 天賦,之后的演藝事業一路下滑,被經紀公司放棄。有些小公司打算 出奇制勝,找他做代言,效果也很差。一開始還有觀眾來看笑話,后 來連看笑話的也沒有了,大家只在網上看看他的奇言異行。比如,他喜歡編造自己的經歷,人人都知道他生于陜西漢中的農家,但他非要操著陜西普通話說自己是臺灣人,在英國學的音樂,還把年齡改小了 11 歲。 2021 年 3 月,龐麥郎的經紀人證明,龐麥郎已經因為嚴重的精神分裂癥,被強制送進了精神病院治療。 幾年之后,當我們回顧 2021 年曾經發生過的文化事件時,需要 記住“龐麥郎”這個名字。他正是美國藝術家安迪 · 沃霍爾所說的“15 分鐘名人”。在大眾媒體時代,15 分鐘足夠讓隨便一個人成為名人。假如沃霍爾看到今天的短視頻平臺,會發現 15 分鐘已經縮短到了 15 秒。精準的流量可以把一個普通人推到半空,但他可能永遠沒 法平靜地落回地面了。我曾經在意外的情況下,做過一次小規模的、 15分鐘的網絡名人,結果我如同農貿市場里的母雞一般惶恐,至今 還心有余悸。幸好我也在 15 分鐘之后就被忘掉了。從那以后,我有點兒同情常年生活在聚光燈下的名人。 我想記住的不是龐麥郎這個名字,而是知道他后來的消息時,那種錯愕和羞愧:我之前打開視頻或者新聞,只是想看這個網絡紅人 的荒誕故事。就像使用微波爐,隨手按一下,就立刻會有相應的功能 實現;再按一下,這個功能就關閉了。我對這臺機器如何運作毫無興 趣。這種態度,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我才意識到當初自己當笑話看的,是一個正在一點一點陷入絕境的人。我不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被這樣對待,沒有人應該被這樣對待。 我向來景仰科技進步,如今卻不得不說:科技對人類情感和思維的影響與改變,跡象很微妙,速度很瘋狂。機器在變得人格化,人 則開始變得自動化了。據說那些*好用的社交和遠程協同軟件,都是 有嚴重的社恐傾向的工程師設計出來的。他們為了不面對面地和人說話,不顧一切地開發了許多高效好用的功能。這個觀察實在有點兒道理,也讓我懷疑,網絡的*終形態,到底是人的連接,還是人的疏離? 韓國哲學家韓炳哲說:“如今,我們癡迷于數字媒體,卻不能對癡迷的結果作出全面的判斷。這種盲目,以及與之相伴的麻木即構成了當下的危機。”他觀察到,在網絡空間里,人們越來越感受不到尊敬了。尊敬是需要距離的。如果人與人之間充滿敬意,人們就會自覺地收斂,尊重對方的隱私和邊界。而數字社會是陌生的、零距離的,它可以充分地滿足人們的窺私欲,人人都可以做個人信息方面的歷史學家,也就是“挖墳”,翻出某個人某年某月說過的某幾句話出來,作為攻擊他的把柄,把私人問題和公眾問題混為一談。人保持距離和邊界,是為了保證尊重,而尊重是公共性的基石。哲學家稱現在這個 沒有尊重和隱私的網絡社會為“丑聞社會”,它缺乏起碼的平和與克制。于是,它又是一個憤怒的社會,審慎地、實事求是地交流正在變得越來越艱難。 當毫無敬意的丑聞被大家津津樂道地傳播時,有一些聰明人會利用這種“審丑口味”來裝扮自己,獲取流量。他們是靠互相辱罵和約架來制造流量的,獲得的利益比龐麥郎高成百上千倍。龐麥郎則是 真的相信自己是藝術家,是像邁克爾·杰克遜那樣的奇才。網絡中的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生產者。公眾在匿名看龐麥郎時發表的那些評論是不假思索、毫無顧忌的。我們過去用筆寫信,從寫好到發出去,中間這個過程是有機會想一想的。現在則是指尖一動,不一定代表真實意思的憤怒就發泄出去了。一不留神,還可能發錯了對象。網絡暴力,就是在這種隨意性里形成的。 在那些關于龐麥郎的評論和文章里,我只看到過一次溫情——他過去的工友對記者說:“他的歌我也欣賞不來,但是你們別害他……他現在挺不容易的。”不過記者沒手軟,把龐麥郎爆紅后的膨脹、自卑和狼狽全都抖落了出來。那篇凌厲的報道影響相當大,讓原本遮掩 得很簡陋的龐麥郎變得赤身裸體,被大家一眼看到了底,似乎只有發瘋這一條路可走。 我有幾句話猶豫再三,還是打算說出來:按說,龐麥郎是成年人,獲得了關注就應該接受審視。然而在這個取消了距離、立即兌現 結果的網絡媒介里,那些信息太強烈了,有太多我們尚不清楚的攻擊性。每個人都可能是 15 分鐘的受害者, 15 分鐘足夠毀滅一個人。 龐麥郎想要的東西很簡單,不過是一點兒名氣、虛榮和錢財。此外,他想要被看到,被承認,被理解,乃至暗暗感到需要被救助。我 們今天再聽那首過時的《我的滑板鞋》,很像一種呼救:有些事我都 已忘記 / 但我現在還記得 / 在一個晚上 / 我的母親問我 / 今天怎么不開心 / 我說在我的想象中 有一雙滑板鞋……她說將來會找到的 / 時間 時間 會給我答案……我想我必須要離開……回家的路上我情不自禁 / 摩擦 摩擦 / 在這光滑的地上摩擦 / 月光下我看到自己的身影 / 有時很遠 有時很近…… 假如有人聽到這首歌,來到他的面前說:“我們喝一杯吧!”會是一個更好的結果。
世界上所有的沙子 作者簡介
賈行家 作家,文字高手,著有隨筆集《潦草》《塵土》。 得到專職作者,得到App“文化參考”“賈行家說《聊齋》”“賈行家說千古文章”等課程主理人。 專注于中國文化和文學研究。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