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風險的評估與控制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37070
- 條形碼:9787521837070 ; 978-7-5218-3707-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風險的評估與控制研究 內容簡介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載體和重要抓手,肩負著產業興旺和鄉村振興的重任,然而由于生產活動風險大、不確定性程度高和風險無法有效評估與控制等原因,現有農村金融供給模式和服務體系很難滿足他們的需求,融資難、融資貴導致的信貸約束,已經成為阻礙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瓶頸”。要想破解當前困局,不僅要深入了解導致信貸約束的風險實質,而且要積極探索有效提高風險管理的對策和方法,從源頭上解決信貸雙方利益均衡與風險回報等問題。當前,雖然各界通過廣泛開展加強風險管理研究來緩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約束,但由于農業信貸數據采集難、信息缺失和不規范,導致無法采取更有效的模型和方法開展系統深入的研究,尤其缺乏針對性的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和基于量化控制分析的對策方法,從而一直無法取得有效的突破。因此,本文以緩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約束問題為導向,從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對稱入手,通過大量涉農信貸銀行高管訪談和問卷數據調查交叉驗證的基礎上,不僅基于行業場景對信貸風險生成和傳導機理進行深入分析,而且主要基于**還款來源創新風險識別與評估指標體系,同時通過篩選Probit、BP神經網絡和多目標決策等模型進行優化和組合應用,并結合浙江農村金融改革實踐經驗,提出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提升風險管理緩解信貸約束的對策和方法。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風險的評估與控制研究 目錄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問題的提出
1.3 研究目標與內容
1.4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1.5 本書的創新與不足
第2章 理論基礎與現狀分析
2.1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風險的理論內涵
2.2 信貸風險管理的相關理論
2.3 信貸風險管理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及趨勢分析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約束與風險生成分析
3.1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約束生成機理分析
3.2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風險影響因素分析
3.3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風險生成機理分析
3.4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風險傳導機理分析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風險的識別
4.1 研究數據的獲取方法與途徑
4.2 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參數權重計算
4.3 基于固定效應模型的樣本參數有效性檢驗
4.4 基于probit模型的信貸風險識別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風險的評估
5.1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風險評估指標體系的設計
5.2 BP神經網絡與基于遺傳算法的BP神經網絡比較
5.3 基于BP神經網絡的信貸風險評估指標體系檢驗
5.4 基于遺傳算法BP神經網絡的信貸風險評估指標體系檢驗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風險的控制
6.1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風險決策目標
6.2 信貸風險重要影響因素控制分析
6.3 信貸風險控制多目標決策模型
6.4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風險控制對策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7.1 研究結論
7.2 研究啟示
7.3 研究局限與展望
附錄1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風險管理問卷調查表
附錄2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風險管理參數數據收集表
附錄3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風險管理訪談提綱
參考文獻
后記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風險的評估與控制研究 作者簡介
浙江溫嶺人,管理學博士,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管理學副教授。曾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主持廳級課題5項。在《社會科學戰線》、《商業研究》等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