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儒家哲學史講演錄(一)——孔子的現象學闡釋九講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06730
- 條形碼:9787100206730 ; 978-7-100-20673-0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儒家哲學史講演錄(一)——孔子的現象學闡釋九講 內容簡介
本書是張祥龍教授四卷本中國儒家思想史著作的**冊,全書分為三篇九講,共二十余萬字,介紹和闡述了孔子思想的發端、發展和核心要義。該書依據現象學方法,以實際生活經驗為源頭,深入探究儒家思想創始者孔子的思想的獨特起源和生動內涵,提出了一種既不同于中國古典解釋傳統,也不同于以西方哲學解剖分析先秦思想的新思路。該書不僅在研究視角上有所創新,在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上也具有開創性的作用,為重新認識孔子、儒家思想和傳統文化提供了一個新角度。
儒家哲學史講演錄(一)——孔子的現象學闡釋九講 目錄
開篇辭
**篇 孔子的生平與圣人性
**講 孔子的出生與少年時代
**節 孔子的出生與少年時代面臨的問題:父母“野合”之非禮
第二節 孔子如何“志于學”?——“禮”對于孔子的人生急迫性
第三節 中外圣人的誕生及早年情狀之比較
第二講 孔子的成立與悟道
**節 “三十而立”的含義
第二節 “問學”之禮-理
第三節 教學
第四節 春秋格局
第五節 聞《韶》大悟
第三講 孔子的從政與晚年
**節 孔子“從政”的問題:今古文經學之爭
第二節 渴望從政與承擔天命
第三節 從政經歷
第四節 周游列國
第五節 晚年
第二篇 孔子哲理的源頭:樂作與詩興
第四講 樂與興:風起云涌時
**節 孔子對“樂”的哲理解釋
第二節 原本的“樂”為何必是善的、道德的?
第三節 《詩》與樂的關聯:興
第五講 “興”打開的語言和領會境域
**節 孔子所說的兩種“言
第二節 詩言的功能
第三節 以詩事君、事父
第四節 詩-思無邪
第五節 《關雎》之興
第六節 王國維詩論與上海博物館藏楚竹書《詩論》
第六講 詩樂為什么更可理解?——西方哲學家們的有關學說及對詩本性的探討
……
第三篇 孔子哲理的成立:禮、仁、政
主要引用文獻
**篇 孔子的生平與圣人性
**講 孔子的出生與少年時代
**節 孔子的出生與少年時代面臨的問題:父母“野合”之非禮
第二節 孔子如何“志于學”?——“禮”對于孔子的人生急迫性
第三節 中外圣人的誕生及早年情狀之比較
第二講 孔子的成立與悟道
**節 “三十而立”的含義
第二節 “問學”之禮-理
第三節 教學
第四節 春秋格局
第五節 聞《韶》大悟
第三講 孔子的從政與晚年
**節 孔子“從政”的問題:今古文經學之爭
第二節 渴望從政與承擔天命
第三節 從政經歷
第四節 周游列國
第五節 晚年
第二篇 孔子哲理的源頭:樂作與詩興
第四講 樂與興:風起云涌時
**節 孔子對“樂”的哲理解釋
第二節 原本的“樂”為何必是善的、道德的?
第三節 《詩》與樂的關聯:興
第五講 “興”打開的語言和領會境域
**節 孔子所說的兩種“言
第二節 詩言的功能
第三節 以詩事君、事父
第四節 詩-思無邪
第五節 《關雎》之興
第六節 王國維詩論與上海博物館藏楚竹書《詩論》
第六講 詩樂為什么更可理解?——西方哲學家們的有關學說及對詩本性的探討
……
第三篇 孔子哲理的成立:禮、仁、政
主要引用文獻
展開全部
儒家哲學史講演錄(一)——孔子的現象學闡釋九講 作者簡介
張祥龍,1949年生于香港九龍,后隨父母遷居北京,先后在美國俄亥俄州托萊多大學和紐約州立布法羅大學獲得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曾任北京大學現象學研究中心主任,山東大學哲社學院人文社科一級教授,中山大學哲學系(珠海)講座教授,《世界哲學》《哲學們》《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等刊物編委。主要研究領域為:東西方哲學比較,西方現代哲學(現象學、海德格爾、解釋學、維特根斯坦等),西方哲學史,中國哲學,東西方宗教哲學。主要著作有《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西方哲學筆記》《從現象學到孔夫子》等。
書友推薦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