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禮文化傳播與認同建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95946
- 條形碼:9787520395946 ; 978-7-5203-9594-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禮文化傳播與認同建構 內容簡介
《中國禮文化傳播與認同建構》以中國禮文化傳播為核心,從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的雙重視角,對禮的崇圣傳統、教育傳播制度及家族倫理等方面進行了較為深入全面地探討。 《中國禮文化傳播與認同建構》是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四章重點梳理了禮文化的起源、發展脈絡及傳播特點,并著重論述了中國禮文化的傳播價值原則及傳播訴求;中篇五章采用田野調查方法,考察了孔廟(文廟)、書院、祠堂、牌坊等禮制建筑媒介的傳播機制與傳播功能:下篇四章分別探討了作為媒介的玉禮器的傳播功能與價值,以及電視與新媒體生產的文本(如電視春晚、閱兵儀式、電視劇、微信紅包等)在禮文化的現代傳播與創造性轉化方面所發揮的獨特作用。 《中國禮文化傳播與認同建構》立足于本土傳播學理論,對中國禮文化重教化、重道德、重情感、重和諧的傳播特色和傳播模式進行了概括總結,同時對中國傳播話語體系的建構也進行了有益探索。
中國禮文化傳播與認同建構 目錄
序二 在傳播的視域中考察中華禮文化
緒論
**節 選題緣起
第二節 文獻綜述
第三節 研究理論與方法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內容
上篇 中國禮文化傳播分類、原則及價值訴求
**章 中國禮文化的起源、傳播與發展脈絡
**節 中國禮的起源與制禮依據
第二節 中國禮文化傳播的發展脈絡
第三節 中國禮的教化傳播功能與特點
第四節 中國禮文化與中華文明
第二章 中國禮文化傳播形態及功能
**節 中國禮文化的分類及五禮制度的確立
第二節 人生禮儀的傳播形態與修身傳統的確立
第三節 社會禮俗的傳播形態與社會整合
第四節 國家儀式的傳播形態與秩序建構
第三章 中國禮文化傳播的價值原則
**節 孝親仁義的倫理原則
第二節 誠敬忠信的情感原則
第三節 中庸和合的秩序原則
第四節 禮尚往來的溝通原則
第四章 中國禮文化傳播的價值訴求
**節 祖先崇拜與家國同構
第二節 君子人格與內圣外王
第三節 倫理本位與德禮一體
第四節 經世致用與天下大同
……
中篇 中國禮文化傳播的制度化路徑與認同建構
下篇 媒介變遷中的禮文化傳播與認同建構
結語 在中西跨文明互鑒中重塑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后記
中國禮文化傳播與認同建構 作者簡介
張兵娟,女,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華夏傳播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高教影視藝術學會理事。主要從事電視媒介文化傳播研究、中國禮文化傳播研究。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電視媒介儀式與文化傳播”、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中國禮文化傳播與認同建構研究”,河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礎研究重大項目“河南北宋禮文化傳播及當代價值研究”。代表學術專著有《電視劇敘事:傳播與性別》《電視媒介儀式與文化傳播》《新媒介時代:傳播轉型與共同體建構》,在《現代傳播》《當代傳播》《中國電視》《當代電視》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其中多篇論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新聞與傳播》全文轉載。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
- >
山海經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