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浙江地方文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227230
- 條形碼:9787308227230 ; 978-7-308-22723-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浙江地方文化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選擇浙江地方文化作為研究對象。本文選取浙江地方文化為研宄對象, 設置了若干與經濟、政治、文化有邏輯關聯、有時代價值的研究課題, 如浙江的紅色文化、浙江的發展文化、浙江的思想文化、浙江的商幫文化等。本書以多學科角度深層解讀浙江地方文化的歷史演進過程, 在此基礎上探討浙江的思想文化、商幫文化、紅色文化、發展文化。研究浙江地方文化有助于總結浙江地區文化發展的歷史經驗和教訓, 發掘整理和繼承地方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 從而為浙江地區的現代化文化建設提供有益的借鑒。
浙江地方文化研究 目錄
**節 浙江地方文化環境與沿革
第二節 浙江地方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三節 浙江地方文化的當代價值
第二章 浙江的思想文化
**節 秦漢時期浙江的思想文化
第二節 南宋浙東學派
第三節 王陽明與“心學”
第四節 清代浙東學派
第五節 近代中國“浙江潮”
第三章 浙江的商幫文化
**節 儒蘊猶存:南潯幫
第二節 風雨不倒:寧波幫
第三節 無遠弗屆:龍游幫
第四節 浙江商幫文化的現代啟示
第四章 浙江的紅色文化
**節 中國革命紅船的起航地——嘉興
第二節 中國文化革命的偉人魯迅出生地——紹興
第三節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十三軍軍部所在地——永嘉
第四節 浙東抗日革命根據地——寧波
第五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解放浙江激戰地——一江山島
第五章 浙江的發展文化
**節 浙江精神的歷史成因
第二節 浙江精神的時代內涵
第三節 浙江精神的現實意義
第四節 浙學與浙江精神
第五節 紅船精神與浙江精神
參考文獻
后記
浙江地方文化研究 節選
四、以人為本、剛健正直的文化觀念 以人為本、注重民生的觀念,是浙江人想發展、謀發展、快發展的不竭動力。歷史上,浙江人很早就認識到改善人的生活品質,不僅是個人幸福的問題,更是社會和諧、國家安定的不拔之基。南宋永嘉學派、永康學派強調學術與事功的統一,學術的目的在于經世致用,主張探討有關國計民生的實用之學,總結歷史經驗教訓,以解決現實社會中的民生實際問題。近代學術大師孫詒讓一方面在經學領域開拓進取,成為清代學術的殿軍,同時又在時代的召喚下跨出書齋,在溫州興辦近代工商業,殫精竭慮謀劃發展民生,繁榮地方經濟。現代經濟學家、社會活動家馬寅初高度重視人口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大聲疾呼要根據經濟發展控制人口增長。這些浙江先民和思想前輩的實踐與思考,正是浙江人文個性及精神中以人為本、注重民生觀念的集中反映。 以人為本、天人合一,這是中華民族的共同情懷,它一方面主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寄情于人與人仁愛、人與社會和睦;另一方面培植“天人合一,萬物一體”的整體關懷,追求人與自然和諧。中華民族的這一共同情懷在浙江人民安居樂業、治山治水的實踐中得到了充分體現。我們參觀河姆渡原始藝術中那些馴服的豬羊、矯健的飛鳥、顆粒盈實的稻穗、生機蓬勃的花卉、光芒四射的太陽等紋飾、雕刻時,不難感受到河姆渡人熱愛自然、贊美自然和融入自然的美好情愫。《白蛇傳》中人妖愛情的感人,梁祝故事里雙人化蝶的美妙,無一不是這一情懷的民間表達。如果說大禹興修溝渠、疏導治水成功是追求與自然和諧的意識萌動和*初實踐,那么西湖開發則是浙江人民在發展中改造自然、在改造中保護自然的典范。西湖本是半封閉的潟湖,日久成患,五代錢氏派人日夜疏浚,在湖濱廣建庭院,興建凈慈寺,擴修靈隱寺,建錢塘四塔,才使西湖不僅呈現出旖旎秀麗的自然景觀,更以其精致和諧的人文風情,融合形成了人間天堂的特色。浦江鄭氏義門合居共炊延續了15世,歷宋、元、明三朝,長達330余年,孝義持家,名冠天下,被贊為“江南**家”。這可以說是人我共生的典型注腳。 求真務實是浙江人文個性及人文精神中*具本質的東西。浙江的發展歷史,培養了廣大浙江先民反對空言說教、注重社會實際,尊重規律、追求真理,重實踐、講實效的理性思維。這一思維在漢代就已相當成熟。東漢王充針對當時散布虛妄迷信的讖緯之學、虛論惑眾的經學之風,給予了嚴厲的批判和抨擊,“疾虛妄”“重效驗”,主張認識必須以事實為對象,同時以效驗來證明,要能夠“訂其真偽,辨其虛實”,使主觀認識與客觀事實相符合。當理學在明代越來越失去活力,成為人們思想與實踐的束縛時,王陽明創立心學,鼓勵人們擺脫理學的束縛,主張知行合一,反對“懸空”思索、“冥行”妄作,對主體精神和人的自我意識大加肯定和崇揚,再次彰顯了浙江精神中蘊含著的務實、自覺的理性。王陽明以后,黃宗羲以其樸素科學性和民主性的思想,成為明清之際思想解放、理性自覺的*重要代表;而從章學誠的“史學所以經世,固非空言著述”的思想,到馬一浮的“默然不語,其聲如雷”的箴言,則可以看作浙江學人一貫的反對空話、強調務實的學術宣言。總而言之,求真務實、主體自覺的理性,貫穿了整個浙江的學脈,是傳統浙江精神創造的極其重要的成果。 浙江的碧水青山,孕育了無數堅貞不屈的氣節之士;而無數壯士英杰的涌現,又使浙江增添了剛健正直的氣度。他們有的在國家危難、大廈將傾之時,挺身而出,以身報國;有的在重重困難之中,奮勇向前,決不放棄信念和志向。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于謙“要留清白在人間”;忠臣方孝孺不畏強權,名將戚繼光勇抗倭寇,大儒劉宗周絕食殉國。當國破家亡時,張煌言抗清不屈,以其氣節為西湖群山增輝;在列強炮火中,“定海三總兵”披甲上陣,以其剛毅為民族史冊樹碑。更有“鑒湖女俠”秋瑾“夜夜龍泉壁上鳴”的詩句,激勵了無數中華兒女以天下興亡為己任。骨頭*硬的魯迅,沒有絲毫的奴顏媚骨,對敵人“一個都不寬恕”,對青年卻“俯首甘為孺子牛”。
浙江地方文化研究 作者簡介
陳園園,1982年生,河南駐馬店人,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博士,寧波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著有《陶希圣與“食貨”學派研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以寧波為例》等著作,在《學海》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經典常談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