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我喜歡生命根底里的寧靜(202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222386
- 條形碼:9787530222386 ; 978-7-5302-223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喜歡生命根底里的寧靜(2022版) 本書特色
作家、哲學家周國平,寫給萬千都市人的內心修行書 圍繞自我、價值觀、愛、幸福、苦難、精神高度等人生關鍵詞,探究現代人的心靈狀況。 文筆豐富細膩,內容樸實雋永,是值得反復閱讀和體悟的心靈啟迪之作。 “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賴于一顆澄明的心! 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金錢、名聲、地位,而在于內在精神的富足。只有回歸內在的平靜,我們才能舉止從容,不被一時得失而絆倒,才能葆有生命的尊嚴和價值。 用樸實真摯的文字,喚醒生命內在的寧靜與單純 ——人無法支配自己的命運,但可支配自己對命運的態度。 ——讓你的心靈活在一個廣闊的世界上,你就不會死在一件小事上了。 ——一個人越是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他就越有把握找到自己真正要的東西。 ——不管多么平庸的時代,都仍會有優.秀的個體。不管多么專制的社會,都仍會有自由的靈魂。 特別收錄周國平回憶史鐵生、鄧正來、于娟、王川、王甲等友人的文章 史鐵生天真而高.貴的靈魂,鄧正來的豪俠之氣和對學術的執著,于娟面對死之將zhi的灑脫從容……用細膩、動人的筆觸,描寫不被世俗與肉身束縛的生命意志,令人感慨動容。 知名畫家段革新繪制封面插畫,充滿寧靜與溫柔的力量 愿每一個被生活追逐的人,都能從內在世界中尋得寧靜
我喜歡生命根底里的寧靜(2022版) 內容簡介
“在五光十色的現代世界中,讓我們記住一個古老的真理:活得簡單才能活得自由!薄 ∥覀兩钤谝粋飛速運轉的社會,為了生計與欲望,勞苦奔波。我們陷入金錢、名聲、地位、權力的泥潭,心靈日漸麻木,不知不覺忽略掉內在生命的真正需要! ∩臼菃渭兊模瑧撌菃渭兊。我們要經常向自己的內部傾聽,聽一聽自己的生命在說什么,想一想自己的生命真正需要什么。 《周國平:我喜歡生命根底里的寧靜(2022版)》是作家、哲學家周國平的散文精選集。周國平用既關切又超脫的眼光,在觀人觀己的過程中,以誠實的筆觸,寫下自己對人性、對生命的覺悟;告訴我們,人只有回歸內在平靜,才能活出生命的高品質和真境界! ≡谛鷩谭爆嵉臅r代,讓我們慢下來,回歸生命的平靜與自足;讓人生如明燈般照亮,澄凈無暇。
我喜歡生命根底里的寧靜(2022版) 目錄
**輯我更愿意是我自己
*合宜的位置
我更愿意是我自己
少兒時代是我的良師
在色與空之間
我判決自己誠實
記憶永遠是改寫
我沒有隱私
德魯克經典五問之我的回答
第二輯讓生命回歸單純
讓生命回歸單純
從容是基本的好
詩意地棲居
戲說欲望
我們都是幸存者
經濟危機下的生命反思
人類遠比禽獸殘酷
你愛動物有幾分
第三輯價值觀的力量
知道自己要什么
價值觀的力量
平常心
爭什么
不和時間賽跑
不較勁的智慧
珍惜和放下
平凡生活
當好自然之子
逆境也是生活
第四輯內在的覺醒
內在生命的偉大
人生的三個覺醒
人生邊上的智慧
讓生命充滿內在意義
和少年朋友探討人生的真理
促進生命的內在化
做一個有精神目標的人
第五輯把心靜下來
論感恩
愛,這一個理由已經足夠
圓滿的平安夜
春節,把心靜下來
一曲有保留的贊歌
第六輯愛在人間
愛在人間
愛情的法則
愛情成正果
性的境界
對女性說
婚姻的難題
迎來小生命
父母怎樣對孩子負責
論友誼
第七輯傷痛三記
孩子和哲人
想念
受傷記
第八輯生命考卷
人生沒有假如
可愛的于娟
死亡是生命的畢業考試
醫患共識:醫學的局限性
第九輯思想萬花筒
直覺優先
人性觀察
可以平凡,但不可平庸
世間眾生相
人生小場景
令人心碎的無奈
關于我自己
關于死亡的思緒
小雜感
我喜歡生命根底里的寧靜(2022版) 節選
*合宜的位置我相信,每一個人降生到這個世界上來,一定有一個對于他*合宜的位置,這個位置仿佛是在他降生時就給他準備了的,只等他有一天來認領。我還相信,這個位置既然僅僅對于他是*合宜的,別人就無法與他競爭,如果他不認領,這個位置就只是浪費掉了,而并不是被別人占據了。我之所以有這樣的信念,則是因為我相信,上帝造人不會把兩個人造得完全一樣,每一個人的稟賦都是獨特的,由此決定了能使其稟賦和價值得到*佳實現的那個位置也必然是獨特的。 然而,一個人要找到這個對于他*合宜的位置,卻又殊不容易。環境的限制、命運的捉弄,都可能阻礙他走向這個位置。即使客觀上不存在重大困難,由于心智的糊涂和欲望的蒙蔽,他仍可能在遠離這個位置的地方徘徊乃至折騰。尤其在今天這個充滿誘惑的時代,不少人奮力爭奪名利場上的位置,甚至壓根兒沒想到世界上其實有一個僅僅屬于他的位置,而那個位置始終空著。 我的這個認識,是在許多年里逐漸清晰起來的,現在可以說到了牢不可破的地步。我絲毫不懷疑,我現在所在的這個位置是*適合于我的,因此,外界的誘惑對我產生不了什么作用了?墒,若有人問我這究竟是一個什么位置,我好像又說不清楚?梢钥隙ǖ氖,完全不能用學者、作家之類的職業來定義它。如果勉強說,就說它是一種很安靜的生活狀態吧,F在我的生活基本上由兩件事情組成:一是讀書和寫作,我從中獲得靈魂的享受;另一是親情和友情,我從中獲得生命的享受。順便說一句,友情的極致也是親情,我深感*好的朋友都是我的親人。親情和友情使我遠離社交場的熱鬧,讀書和寫作使我遠離名利場的熱鬧。人*寶貴的兩樣東西,生命和靈魂,在這兩件事情中得到了妥善的安放和真實的滿足,夫復何求,所以我過著很安靜的生活。 我當然知道,這種很安靜的生活適合于我,未必適合于別人。一定有人更適合于過一種轟轟烈烈的生活,他們不妨去叱咤風云,指點江山,一展宏圖。人的稟賦各不相同,共同的是,一個位置對于自己是否*合宜,標準不是看社會上有多少人爭奪它、眼紅它,而應該去問自己的生命和靈魂,看它們是否真正感到快樂。讓生命回歸單純人來到世上,首先是一個生命。生命,原本是單純的。可是,人卻活得越來越復雜了。許多時候,我們不是作為生命在活,而是作為欲望、野心、身份、稱謂在活,不是為了生命在活,而是為了財富、權力、地位、名聲在活。這些社會堆積物遮蔽了生命,我們把它們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為之耗費一生的精力,不去聽也聽不見生命本身的聲音了。 人是自然之子,生命遵循自然之道。人類必須在自然的懷抱中生息,無論時代怎樣變遷,春華秋實、生兒育女永遠是生命的基本內核。你從喧鬧的職場里出來,走在街上,看天際的云和樹影,回到家里,坐下來和妻子兒女一起吃晚飯,這時候你重新成為一個生命。 在今天的時代,讓生命回歸單純,這不但是一種生活藝術,而且是一種精神修煉。耶穌說:“除非你們改變,像小孩一樣,你們絕不能成為天國的子民!蹦切┰诿麍錾险垓v的人,他們既然聽不見自己生命的聲音,就更聽不見靈魂的聲音了。 人不只有一個肉身生命,更有一個超越于肉身的內在生命,它被恰當地稱作靈魂。外在生命來自自然,內在生命應該有更高的來源,不妨稱之為神。二者的辯證關系是,只有外在生命狀態單純之時,內在生命才會向你開啟,你活得越簡單,你離神就越近。在一定意義上,人生覺悟就在于透過社會堆積物去發現你的自然的生命,又透過肉身生命去發現你的內在的生命,靈魂一旦敞亮,你的全部人生就有了明燈和方向。 說到底,人活的就是一個價值觀,不同的價值觀造就不同的人生。我自己覺得,我的價值觀已經相當明晰而簡單,圍繞著兩個詞,即人*寶貴的兩樣東西,一是生命,二是靈魂。老天給了每個人一條命、一顆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頓好,人生即是圓滿。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持生命的單純,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頓好,就是要積累靈魂的財富,注重內在生活。平凡生活體現了生命的自然品質,內在生活體現了生命的精神品質,把這兩種生活過好,生命的整體品質就是好的。 生命只有一次,讓我們好好地活,活出生命的品質。和少年朋友探討人生的真理一 親愛的少年朋友,我想和你們探討生命的真理。 人來到世上,首先是一個生命,生命是每個人*寶貴的東西,這似乎是一個人人都懂的道理?墒,進入到實際的生活中,人們似乎不記得這個道理了。許多時候,人們不是作為生命在活,而是作為欲望、野心、身份、稱謂在活,不是為了生命在活,而是為了財富、權力、地位、名聲在活。這些社會的堆積物遮蔽了生命,人們把它們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為之耗費了一生的精力。 那么,請允許我說:生命的真理是單純。生命原本是單純的,應該是單純的。作為自然之子,生命的需要原是簡單的,無非是與自然和諧相處,健康,安全,以及愛情、親情等自然情感的滿足。復雜,是對生命的真理的背離。人間的各種爭斗、人生的諸多煩惱,都因這個背離而起。 生活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希望你們保持清醒,不被時代的風氣綁架。你們要經常向自己的內部傾聽,聽一聽自己的生命在說什么,想一想自己的生命真正需要什么。 當然,你們處在生命的早期,對人生滿懷激情和幻想,渴望卓越和輝煌。你們盡可以去創造種種不平凡,但是請記住,一切不平凡都要回歸平凡,平凡生活構成了生命的永恒核心。你們也盡可以去爭取成功,但是請記住,倘若成功使你們的內心和生活都變得過于復雜,失去了生命的單純,這個成功實際上是失敗。 茫茫宇宙間,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生命,都是一個獨一無二、不可重復的存在。名聲、財產、地位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可求而得之,但是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再活一次。意識到了這一點,你就會明白,在如何活的問題上,你必須自己做主,盲從輿論和習俗是*大的不負責任。在人世間的一切責任中,*根本的責任是對你自己的人生負責,真正成為你自己,活出你獨特的個性和價值來。 二 親愛的少年朋友,我想和你們探討靈魂的真理。 天造萬物,只把人造得有一個內在的精神世界,有理性、情感和道德。在這個意義上,人是萬物之靈。我們要照料好自己的靈魂,讓它配得上造化的厚愛。作為肉身的人,并無高低貴賤之分;唯有作為靈魂的人,由于內心世界的巨大差異,才分出了高貴和平庸,乃至高貴和卑鄙。 那么,請允許我說:靈魂的真理是——高貴。我們也許不能探知靈魂的神圣來源,但是,由自己心中的道德律和羞恥心,由內心對真善美的向往和對假惡丑的厭棄,我們都可體會到靈魂是人的尊嚴之所在,是人身上的神性。平庸和卑鄙,是對靈魂的真理的背離。平庸是靈魂沒有醒來,卑鄙是靈魂已經死去,二者都辱沒了人身上的神性。 少年人愛做夢,這正是你們的優點。對于不同的人,世界呈現不同的面貌。一個有夢的人和一個沒有夢的人,事實上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急功近利的社會正在制造出許多平庸的人,你們不要被這個環境同化。堅持做有夢的人,夢能成真,即使不能,也可豐富你們的心靈。 人生中有順境也有逆境,有幸福也有苦難。哲學的智慧能幫助你站在高處,俯視自己的身外遭遇,順境不驕,逆境不悲。創造幸福和承受苦難是同一種能力,在這種能力中有高貴在言說。 我們的社會重視德育,但德育必須抓住道德的根本。道德在人性中有基礎:人作為生命要有同情心,自愛也關愛他人;作為靈魂要有尊嚴,自尊也尊重他人。假大空的說教與道德無干,只是用來騙己、騙人的紙花,你們的道德要誠實地扎根于人性,結出善良、高貴的品質之果實。 信仰是內心的光,照亮了一個人的人生之路。信仰的形式可以不同,實質都是把靈魂看得比肉身更重要。人生在世,必須有一個精神目標,愿你們按照自己的方式找到這個目標。如果沒有找到,也不必灰心,因為堅持尋找本身即已證明了目標的存在。 藝術和哲學,道德和信仰,其實是在用不同的語言、從不同的角度說同一句話,就是——你要有一個高貴的靈魂。 三 親愛的少年朋友,我想和你們探討情愛的真理。 茫茫宇宙間,人人都是孤兒,偶然地來到世上,又必然地離去。正是因為這種根本性的孤獨,才有了愛的渴望、愛的理由、愛的價值。人是離不開同類的,而在同類之中,你和誰結成了親密的關系,則緣于相遇。相遇是一種緣,多么偶然,又多么珍貴。 那么,請允許我說:情愛的真理是感恩。為相遇而感恩,愛就在你的心中。為愛而感恩,幸福就在你的心中。你不可計較愛的多少和得失,愛是不可量化的,只要是真誠的,就不存在多少和得失的問題。計較,是對情愛的真理的背離。 你得到了愛,你要感恩。你給出的愛被接受了,你也要感恩。在愛中,給出本身就是得到,接受本身就是回贈。太陽不要求萬物也給它光芒,溪流不要求河床也為它歌唱。愛是積聚的能量的自然釋放,是情感出于內在豐盈的自然流溢,那雙伸出來接受的手同時也構成了奉獻的姿勢。 人們都期望愛能長久,但世事未必盡如人意。你要記住,不論時日長短,凡真愛都是財富,既豐富了你的經歷,也豐富了你的心靈。 愛是心的能力,一個人必須有健康的心,才能愛。心的健康,**是善良,有同情心,冷漠的心沒有愛生長的溫度;第二是寬廣,有包容心,狹窄的心沒有愛生長的空間。愛者的首要功夫是修心。你不可只在你所愛的某個具體對象身上下表面的功夫,那樣的愛格調太低,氣象太小,源泉會枯竭。你要使自己既具備愛的能力,也具備被愛的價值,而如果你所愛的人也如此,你們之間就會有高品質的愛。說到底,使一種交往具有價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價值。 四 親愛的少年朋友,我想和你們探討成長的真理。 處在少年時期,一個人的身體和心靈都在發生著急劇的變化,這是成長的興旺期和關鍵期。你們的身心內部會萌動一百種欲望,它們使你們興奮又感到無助。你們向外求助,周圍的成人世界會發表一百種主張,它們使你們困惑而無所適從。成人世界相信自己負有教育你們的責任,父母耳提面命,學校施教垂訓,你們也許順從,也許質疑,但皆消除不了對人生走向的迷惘之感。 那么,請允許我說:成長的真理是——自我教育。是的,你們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和接受教育,唯因如此,我要讓你們現在就記住這個真理:一切學習本質上都是自學,一切教育本質上都是自我教育。且不說今天的教育體制有諸多弊端,不論體制之優劣,你們都不可只是被動地接受教育。教育是心智成長的過程,你們要自己做這個過程的主人,這便是自我教育的含義。放棄做這個主人,任憑成長受外界的因素支配,是對成長的真理的背離。 每個人與生俱來就有潛在的心智能力,教育是這個能力的生長。如果一個教育體制是好的,那就是好在為生長提供了自由而又富有激勵因素的環境。人是要一輩子學習的,學校教育只是為一輩子的學習打基礎,這個基礎就是一種快樂而自主地學習的能力,質言之,就是自我教育的能力。有沒有這個能力大不一樣,那些走出校門后大有作為的人,未必是上學時各門功課皆優的“好學生”,但一定是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安排自己的學習的“自我教育者”。 自我教育的目標不只是獲取知識、事業有成,更是熏陶心靈,豐滿人性。因此,不管你的志趣偏向文理哪一科,都要養成兩個習慣,一是閱讀,二是寫日記。閱讀是與歷史上的偉大靈魂交談,借此把人類創造的精神財富“占為己有”。寫日記是與自己的靈魂交談,借此把外在的經歷轉變成內在的財富。人生有兩個朋友不可缺,一個是你自己,一個是活在好書里的那些偉大靈魂,有了這兩個朋友,你會發現你是多么強大而富有。2014.03
我喜歡生命根底里的寧靜(2022版) 作者簡介
周國平 當代學者、作家。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81年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系,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著有學術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散文集《愛與孤獨》《靈魂只能獨行》《只有一個人生》《我喜歡生命根底里的寧靜》、紀實作品《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歲月與性情:我的心靈自傳》《寶貝,寶貝》等。 譯著有《悲劇的誕生》《偶像的黃昏或怎樣用錘子從事哲學思考》《我的哲學之師叔本華》等。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