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報告.2022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617953
- 條形碼:9787547617953 ; 978-7-5476-179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報告.2022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運動的重要動力是強大的國家力量,本質屬性是人民性,目的是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服務。這提示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如何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踐的本質屬性回歸人民性,使其融入國家與地方重大發展戰略,從而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報告.2022 內容簡介
《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報告(2022)》為滬上專家學者就《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展開的研究合集。學者們關注的焦點主要集中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學科建設、傳播和法律保障方面;就上海市傳統美術類、傳統技藝類、傳統醫藥類、傳統音樂類、傳統舞蹈類、民間文學類、民俗類等七大類重量非遺項目的存續狀況進行了調研;聚焦創新在非遺保護實踐領域的作用;聚焦非遺的傳承問題。
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報告.2022 目錄
總報告
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踐融入國家與地方重大發展戰略………………………畢旭玲
圓桌會議
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學科建設,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廣泛傳播和法律保護
………………………………田兆元 曾慶椰等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存續狀況調研
上海市傳統美術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存續狀況調研報告……………………黃江平
上海市傳統技藝類國家級非遺項目存續狀況調研報告………………………李宏利 張聞佳
上海市傳統醫藥類國家級非遺項目存續狀況調研報告……………………………………林靜
上海市國家級傳統音樂、傳統舞蹈類非遺項目存續狀況調研報告…………………………程鵬
上海市民間文學、民俗類國家級非遺項目存續狀況調研報告……………………………王群韜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實踐與創新
“非遺來了”抖音號非遺傳播實踐研究…………………………………………閆新李 欒明靚
自媒體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新路徑探析——以遼南皮影戲為例…………吳玉萍 彭乙茂
上海都市雅集文化再生產中的非遺保護研究……………………………………………方云
譜系觀念視域下非遺整體性保護的實踐路徑研究——基于楹聯保護實踐的考察……游紅霞
桂林團扇技藝回歸中華文化譜系的實踐研究………………………………………邱燕珍 覃霄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路徑與方式
高校非遺文化通識教育體系建構研究——以駐鎮高校為例…………余紅艷 孟宇卿 陳保君
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劉捷
江南水鄉古鎮“非遺進校園”的美育路徑及其課程實施調研報告………………………徐耘春
附錄
附錄1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
附錄2 上海市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報告.2022 作者簡介
徐錦江,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城市文化創新研究院院長,研究員。上海社科院“文化創新與城市軟實力研究”創新團隊首席專家。《上海文化》雜志社社長。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市十佳新聞工作者,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上海市“社科新人”終評專家。上海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學術文叢、上海社科院城市文化創新研究院智庫文叢總主編。研究方向:城市文化、大眾傳播。出版《愚園路》《流言研究》等著作10余部,發表《論地域特征、地方經驗與文學書寫中的地方感》《全球背景下的“人民城市”發展理念與上海實踐》等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構建新主流黨報的策略和路徑》獲上海新聞論文一等獎。主持有“上海提升城市軟實力的國際經驗借鑒與實現路徑研究”“可持續發展世界城市背景下‘十四五’時期成都增強城市軟實力戰略研究”等各級各類課題多項。 畢旭玲,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民俗與非遺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博士,博士后,碩士生導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理論評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主要從事神話傳說、民間信仰、海洋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過多項國家與省部級社科項目,著有《古代上海:海洋文學與海洋社會》《中國20世紀前期傳說研究史》《中華禹跡尋蹤》《除瘟記——中華瘟疫神話小講》等。
- >
煙與鏡
- >
我與地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