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接受自己的普通,然后全力以赴地出眾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32965526
- 條形碼:9787532965526 ; 978-7-5329-6552-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接受自己的普通,然后全力以赴地出眾 本書特色
在某種意義上說,我們都是普通人。 可我們的內(nèi)心總是拒絕普通,希望自己獨特而出眾。 為了這一執(zhí)念,我們變得刻意,過得擰巴。 普通真的不好嗎?完美就好嗎? 不,這個世界從不為難你,讓你為難的是你對世界的解釋。 也許,我們該好好地正視自己,坦然接受自己的普通,然后再全力以赴地出眾。 關(guān)于“出眾”這件事,看似很難,但其實是有跡可循的。 26位作家,她們從事著各行各業(yè)的工作,扮演著各式各樣的角色。 在她們的成長故事中,你一定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循著她們的足跡,你一定能找到自我出眾的正確打開方式。 世界上有兩種東西的光芒*耀眼,一種是太陽,一種是我們努力的模樣。 愿這歲月終不負努力的你,愿你與這世間的美好不期而遇!
接受自己的普通,然后全力以赴地出眾 內(nèi)容簡介
《接受自己的普通,然后全力以赴地出眾》收錄了暢銷書作家蓑依與大腳、海、知魚、林曦、一念、小夭、純粹等二十六位女性作家的故事和經(jīng)歷。針對成年人的生活、工作和家庭,她們從自己和身邊人的親身經(jīng)歷中提煉出可供讀者借鑒的建設(shè)性意見。她們以溫情的筆觸、暖心的文字,鼓勵人們積極生活,用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挫敗,在自我成長中迎接更加出眾的自己。
接受自己的普通,然后全力以赴地出眾 目錄
**章 你要讓你心中的那團火持續(xù)燃燒
接受自己的普通,然后全力以赴地出眾 003
如何成為20%的少數(shù)人? 008
做正確的事兒,而不是容易的事兒 013
你要讓你心中的那團火持續(xù)燃燒 018
別抱怨,這世界很公平 021
當你不被要求時,就是你被放棄了 025
不要一味付出式的自我感動 028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032
可做可不做的事,主動去做 037
忠于自己的是實力,不是職場老好人 041
第二章 走著走著,天就亮了
壓垮人的,都是小事兒 047
走著走著,天就亮了 051
越是在黑暗中,越要用力擁抱自己 055
理想與現(xiàn)實*遙遠的距離,是在我們心里 059
想要更好的人生,就別怕從頭再來 062
不愿付出極致的努力,就別談熱愛 066
陷入低谷時別輕易放棄,那是觸底反彈的機遇 070
要想成事兒,就要扛事兒 075
暫停比加速前進更需要智慧 080
愛折騰是生命中*大的勇敢 084
第三章 討好所有人,就是對不起自己
不打擾,也是一種溫柔 091
去過有選擇權(quán)的人生 096
生活的儀式感,小事足矣 099
你一定要有屬于自己的堅硬內(nèi)核 102
有一種感恩,是懂得別人的付出 106
討好所有人,就是對不起自己 111
什么都不信,可能是格局太小 116
不較勁,生活就能舒舒服服地過 121
你覺得別人過得好,是因為你和她不熟 125
我們用兩年學(xué)會說話,卻要用一生學(xué)會閉嘴 129
第四章 你自律的樣子,就是你人生的樣子
你的作息,決定你的格局 137
你自律的樣子,就是你人生的樣子 141
努力和不努力,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146
人沒有堅定信念,走不了任何路 150
甘于平凡,就會永遠平凡 155
認識自己是一切問題的答案 159
喜歡將就,其實是沒有算清成本 164
雖然辛苦,但依然要選擇滾燙的人生 169
即時滿足的快樂不是人生的解藥 174
生活能治愈的人,往往是愿意自愈的人 178
第五章 世間所有關(guān)系都是場博弈,每個人都是倉促上陣
世間所有關(guān)系都是場博弈,每個人都是倉促上陣 185
有毒的親子關(guān)系,以愛之名行控制之實 189
夫妻關(guān)系,要想融洽,必先自洽 194
對孩子真正的愛,不應(yīng)該是剝奪 198
不要讓孩子背上愛的包袱 201
婚姻的新鮮感,其實來自更好的自己 206
好好吃飯、好好做飯的孩子,自有力量 211
平衡的夫妻關(guān)系,才是*長久的 216
媽媽要狠狠地對自己好 220
愿你與世間的美好不期而遇 224
接受自己的普通,然后全力以赴地出眾 節(jié)選
接受自己的普通,然后全力以赴地出眾 蓑依 有個讀者給我寫信,問:“蓑依姐,你覺得我們應(yīng)該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還是要改變?” 這個問題,如果拋給 20 歲的蓑依,她一定告訴你:“當然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了,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不要和自己過不去,更何況很多你認為的不完美,其實很酷。” 但如果你把這個問題拋給 30 歲的蓑依,她會堅定地告訴你說:“能改變就一定要改變,因為調(diào)整自己是不值得一提的事兒,讓自己發(fā)生變化,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兒。” 不是蓑依變了,而是蓑依的衡量標準變了:20 歲的蓑依靠的是審美標準,30 歲的蓑依靠的是閱歷。 我本身是一個脾氣不太好的人,早期和男朋友相處的時候,甚至叫囂:“我就是這樣古怪的性格,你能接受就接受,不接受就算了。”但到了在一起三年的時候,很難想象,我成了一個脾氣溫和的人,哪怕發(fā)生再雞飛狗跳的事情,莫慌,我會很鎮(zhèn)定。 這中間的過程就是我一直在不斷地調(diào)整自己,除掉內(nèi)心的 小我,把他的生命也包容進去,因為我漸漸懂得:未來我的人生注定離不開他,那就不要把他推出去,我來改變好了。 所以回到*初的那個問題:我們應(yīng)該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還是要改變? 我會給你三種答案,分別從不同的視角切入,你可以在其中,找到你*舒服、*能具體實踐的方式。 **個答案是: 這個問題不應(yīng)該是選擇題,而應(yīng)該是順序題。 有一天,我去朋友家吃飯,她親手給我做了一些餅干,我驚訝她的手藝如此之好,她卻告訴我:“別提了,整個過程還挺折騰的。”原來這些餅干按照正常的做法出來表面應(yīng)該是平整的,但沒想到這一次卻有很多的泡泡,她只能繼續(xù)涂糖霜,凹的地方多涂一些,凸的地方少涂一些。 我聽她說這些的時候,腦海中就閃現(xiàn)了一個念頭:這多么像我們的人生啊。因為不完美,所以才有了改變的開始,我們才會去尋找解決方案,尋求一個接近完美的方式。 我相信沒有女生會接受自己做的蛋糕缺個邊邊角角,但大家也一定是先做,再慢慢調(diào)整;也沒有女生去做陶藝的時候,能接受陶面上的大量瑕疵,下一次再做時一定更謹小慎微,倘若我們對待餅干、蛋糕、陶藝都能如此這般先做、再進行修繕的話,為什么對待人生時,這還是個選擇題呢?只是順序問題而已。 我們經(jīng)常說,小孩子才做選擇題,大人都要。我們既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要用解決方案去朝更完美的自己邁進。完美的正確實現(xiàn)路徑,不就是“完成—完善—完美”嗎? 第二個答案是: 成為完美的人很難,但做完美的事兒相對簡單。 說實話,每次被問到這種人生大問題,我都很發(fā)怵,因為它太大了,漫無邊際。大問題往往沒有答案,反而是你去請教別人小問題更容易獲得解決方案。 如同這個問題一樣,我認為完美的人這個概念太大了,對大的問題進行拆解,拆解到它*本質(zhì)的東西就好了,那就是——完美的人,都是由一件件完美的事兒塑造的。 我非常崇拜一個報社的總編輯,也是我進入媒體行業(yè)的領(lǐng)路人,認識很多年了,依然覺得他非常完美,讓人有一種仰望感。我一直在思考這種仰望感來自哪里,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其實就是在一件件我和他接觸的事情上累積的,因為這是我和他唯一連接的通道。 有時候一篇稿子寫到我要崩潰了,覺得自己*大的能力也就那樣了,發(fā)給我的領(lǐng)導(dǎo),領(lǐng)導(dǎo)覺得不錯,就繼續(xù)上報,到了他那里,我總是會收到他詳細批改的哪些地方有問題,哪些地方需要查更多的資料。他是總編輯,其實用不著一個字一個字地去摳,但他就是這樣做了。 這種對完美細節(jié)的死守,讓我覺得他是一個完美情結(jié)很深的人,也許事實可能不是,但是我以后再給他任何東西,我都很小心、很認真。 著名球星喬丹給科比分享過一個感受,說在精疲力竭的時候,你繼續(xù)努力訓(xùn)練就會發(fā)現(xiàn):有那么一會兒,你感覺時間變慢了,周圍的人像是在做慢動作。這句話很長時間以來都縈繞在我的腦海中,我一直在琢磨這句話背后的深意是什么,到現(xiàn)在我淺顯的理解是:當你筋疲力盡還要繼續(xù)訓(xùn)練的時候,你就是在做一件完美的事兒,而完美這件事本身,會讓你放松下來,你會進入一種“禪定”的狀態(tài)。就像武術(shù)里面講:當你練到一點力氣都沒有的時候,就 是你肌肉*放松的時候。 把事情做到極致,做到完美,你整個人就都盛開了,都定了,也是成為更完美的自己了。 第三個答案是: 其實重點不是完美,而是你希望自己擁有什么樣的狀態(tài)。 “完美”這個詞很虛無,放在每個人身上,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認為完美是別人都喜歡我,有的人認為完美是我充分接納了自己。在我看來,大家不要被“完美”這個詞捆綁,你不需要緊緊盯著“完美”,你只需要讓自己成為想成為的自己,就足夠完美了。 心理學(xué)上有一個著名的定律,叫作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講的是壓力程度和實際結(jié)果之間的關(guān)系像一個倒 U 形曲線。當壓力處于中等強度的時候,表現(xiàn)是*好的,如果壓力過大,就會讓實際效果不佳。 你看,不是壓力越大,給自己設(shè)定的目標越高,你就能越趨于完美,重要的是得適合自己,成為自己喜歡的*重要。 就像我,從來沒有想要成為著名作家,就是想要成為一個一生的記錄者和思考者,如果有幸能讓更多的人看到我的思考,并且愿意和我一起寫作,我就覺得是我理想完美的狀態(tài)。不是要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也不是要成為經(jīng)典作家。 我很喜歡一句話:這個世界從不為難你,讓你為難的是你對這個世界的解釋。“完美”沒有為難過你,讓你為難的是你對“完美”的理解,以及因此而被捆住的手腳。 我們都是殘缺的月亮,接受自己的普通,然后全力以赴地出眾,你終會散發(fā)出閃耀的光。
接受自己的普通,然后全力以赴地出眾 作者簡介
蓑依,青年作家,曾出版過《愿你特別兇狠,也特別溫柔》《要么庸俗,要么孤獨》《你要元氣滿滿,也要人間清醒》等書;曾在央視《開講啦》節(jié)目擔任導(dǎo)演,后在《我是演說家》節(jié)目擔任主編;現(xiàn)為“閨蜜成長學(xué)院”創(chuàng)始人、“寫作陪伴”平臺創(chuàng)始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xué)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xué)評論
- >
經(jīng)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