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人類溝通的起源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86974
- 條形碼:9787100086974 ; 978-7-100-08697-4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類溝通的起源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具有宏觀視野的大作,把語言的演化與利他主義、互利共生等文化社會層面相聯系,對生物學、語言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界而言,都是開創性的新見解。本書先從動物的溝通開始,概述一般生物的聲音溝通及靈長類的手勢溝通,并強調合作的重要性。然后分別以個體演化和群體演化,來探討語言的發展與成形。作者認為:當某個社群發展了具備請求功能的句法后,隨著人類產生了不同的溝通需求,為了因應告知、分享這兩種新的溝通功能,就會漸漸再發展出更復雜的句法來。作者不僅研究人類的近親黑猩猩,也觀察兒童的語言學習,并論及家庭手語(home sign)如何像一般的口說語言,經歷約定俗成的過程。作者根據實證發現,推論人類今日的語言溝通,始于手勢溝通。
人類溝通的起源 目錄
譯序 邁克爾·托馬塞洛《人類溝通的起源》中文版序
尋找語言起始的源頭
系列前言
前言與謝詞
**章 著眼于基礎結構
第二章 靈長類有意的溝通
2.1 聲音的呈現
2.2 手勢信號
2.2.1 兩種手勢
2.2.2 注意到對方在關注什么
2.2.3 小結
2.3 與人類溝通
2.3.1 以手指物及其他命令
2.3.2 理解以手指物的功能
2.3.3 小結
2.4 猿類溝通的意圖
2.4.1 理解有意的行動
2.4.2 猿類手勢如何運作
2.5 結論
第三章 人類的合作溝通
3.1 以手指物及比劃示意
3.1.1 以手指物
3.1.2 圖像手勢(比劃示意)
3.1.3 小結
3.2 合作模式
3.2.1 認知技能:制造共同基礎
3.2.2 社會動機:協助與分享
3.2.3 彼此對幫助及合作推理的期待
3.2.4 小結
3.3 溝通慣例
3.3.1 語言溝通與共享的意圖基礎
3.3.2 慣例是共享的溝通機制
3.3.3 小結
3.4 結論
……
第四章 個體演化發展的起源
第五章 群體演化發展的起源
第六章 語法方面
第七章 從猿類手勢到人類語言
參考書目
作者索引
主題索引
人類溝通的起源 節選
《人類溝通的起源》: 3.2.1 認知技能:制造共同基礎 以上那些以手指物及比劃示意的例子,都涉及了一個人要把另一人的注意力或想象力,引導至某個指涉物上。接收訊息的人于是會往對方比出的指涉物看,或是想象它的存在,并由此來理解溝通者試圖溝通些什么——也許是“你在等洗手間嗎?”或是“我要磨成粉末的起司”。我們是如何辦到的?這種復雜的溝通,如果不是“出自”我們伸長的、或做撤東西狀的手指頭,又會從何而來? 答案當然是靠“情境”(context)而定,但這樣的解答對我們幫助不大。類人猿雖然也身處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下,但卻無法用如此豐富的方法溝通。有可能成年的人類,比猿類更能領略復雜的情境,所以答案就是如此。但下一章里我們會談到,即使還不會說話的嬰兒,使用手勢溝通的方法也比猿類繁復得多,雖然我們尚不清楚他們的概念技巧是否也比猿類好得多。在目前看來,人類之所以有獨一無二的繁復手勢溝通法,絕大部分是因為“情境”對人類的意義非凡。對人類來說,溝通情境不單只是周遭環境里的一切,如室內的溫度、背景的鳥鳴聲等,而是與社會互動“有關”的東西,換言之,每個參與互動的成員認為相關的,而且參與者也知道對方會視為相關的東西——而對方也知道自己會視此為相關,所以原則上可以無限推演下去。這種共享的人際之間的情境,就是克拉克(Clark 1996)所謂的共同基礎,有時(特別是當我們要強調共享的感知情境時)也稱作共同的關注框架。共同基礎包括我們共同知道的一切(我們也都知道彼此皆知),如世界上屬實的事、理性的人在特定情況下會采取的行動、或一般人通常覺得重要及有趣的事(Levinson 1995)。 接收者需要具備共同基礎,才能決定溝通者要把他的注意力引到哪去(其指涉意圖),并知道溝通者為什么這么做(其社會意圖)。所以在前面所提的例一那種相當單純的以手指物手勢中(顧客對酒保指著空杯子,要求再來一杯),如果沒有共同基礎,酒保不會曉得客人指的是整個酒杯,還是杯子的顏色,甚至是杯上的小裂痕。的確,在真實情況里,顧客指的不是杯子,而是杯子已經空了(我們也可以想象如果所指的杯子已經滿了,這時客人要表達的意思便會完全不同)。即使指涉物一模一樣,隨著共同基礎不同,社會意圖也會大相徑庭。因此正常的情況下,顧客指著酒杯,是在要求酒保替他加滿酒,酒保也了解這一點,因為如上所述,他們都知道,客人上酒吧就是為了喝酒,空的杯子不能再喝了,如果顧客愿意付錢,酒保就可以添酒等。但是如果客人和酒保是哥倆好,平常會定期一同參加戒酒無名會①的活動,那么顧客指著空酒杯,可能是在告訴他的好兄弟,他在酒吧里超過一個鐘頭了,竟然還能克制誘惑而滴酒不沾。 共同基礎*關鍵的一點,在于它使人超越自我中心的觀點來看事情。譬如,我們稍微修改一下施佩貝爾和威爾遜(Sperber and Wilson 1986)的例子,假設在公園里,我用手一指,把你的注意力導向幾米遠的某處去。那里有三個人:一個是賣冰淇淋的,一個是你從沒見過的慢跑者,另一個是你的男友小偉。如果你很自我中心,你一定會先假定我在比小偉給你看,因為他對你至關重要,而其他兩個不過是路人甲乙罷了。不過正常的情況下,你搜尋相關事物的標準不一定都以自我為中心,而是會在我們從一開始就共享的共同基礎情境下,考慮我們是否都知道小偉是誰。要是我不認識小偉,你也知道我不認識他(他是你的秘密愛人),又假定你和我都知道我們*愛吃冰淇淋了(我們曾經公開談過這一點)。如果現在我再把你的注意力導向那三個人,不管小偉對你個人而言多么重要,也不管你說愛吃冰淇淋其實是謊話(所以實際上冰淇淋對你根本不重要),那么你仍然會以為我在指冰淇淋小販給你看,因為我們從先前的對話“知道”,我們兩個都愛吃冰淇淋,而且你以為我不曉得你和小偉的關系。兩者直接競爭的話,每次共享的共同基礎都會勝過個人私下的相關性。 ……
人類溝通的起源 作者簡介
邁克爾·托馬塞洛(1950-,Michael Tomasello),美國發展心理學家,擔任德國萊比錫馬克思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所長,兼任沃爾夫岡克勒靈長類研究中心(Wolfgang Kohler Primate Research Center)主任。心理學出身的托馬塞洛,跨足語言學及生物演化等研究領域。主要從發展、比較、文化的角度來探究社會認知、社會學習、人類和類人猿的溝通/語言等議題。并著重研究兒童如何通過習得語言,成為文化團體的一分子。同時還致力于研究與人類非常接近的靈長動物黑猩猩,以探究人類語言群體演化發展的起源。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