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大國債市——金融高水平開放背景下的國際化之路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302614
- 條形碼:9787300302614 ; 978-7-300-30261-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國債市——金融高水平開放背景下的國際化之路 本書特色
本書是我國債市國際化研究領域的一部力作,內容豐富、資料齊全,全面反映我國債券市場的歷史、目前取得的成就和未來的挑戰,對從事相關工作的政府官員、從業人員和經濟研究工作者都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大國債市——金融高水平開放背景下的國際化之路 內容簡介
債券市場上通宏觀政策,下連微觀主體,在一國金融體系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中國債市是名副其實的大國債市,債市靠前化之路,也是我國金融強國之路的重要環節,關乎人民幣靠前化,關乎優選標準制定,更關乎優選金融話語權。本書闡釋了我國債市靠前化內涵和意義,對債市靠前化實踐和制度建設做了詳細梳理,從金融改革、可持續金融、優選博弈等維度分析了債市靠前化的方向,并指出要總結借鑒靠前經驗,克服債市靠前化阻力,從金融強國的高度邁向高水平債市靠前化。
大國債市——金融高水平開放背景下的國際化之路 目錄
**節 發展大國債券市場,邁向金融強國
第二節 理解債券市場國際化
第三節 從全球和國內視角看中國債券市場國際化
第四節 中國債券市場國際化的全球作用
第五節 國際化將重構中國債券市場
第二章 揚帆起航: 債券市場的 “引進來”和 “走出去”
**節 熊貓債市場漸呈燎原之勢
第二節 有步驟、有計劃地引入國際投資者
第三節 中資海外債券市場的崛起與繁榮
第四節 中介端的開放
第三章 千里之行: 打造制度型債券市場開放新高地
**節 熊貓債市場的建章立制
第二節 境外機構投資中國債券市場:3 種模式的發展與融合
第三節 債券市場國際化“工夫在詩外”
第四章 順勢而為: 債券市場國際化助力
我國金融改革創新
**節 金融科技應用創新
第二節 “一帶一路”融資模式創新
第三節 人民幣國際化路徑創新
第四節 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方式創新
第五章 吐故納新: 向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進發
**節 發展可持續債券與市場國際化的時代必然性
第二節 國際可持續債券市場的發展
第三節 中國可持續債券市場:在開放中發展
第四節 我國可持續債券市場國際化過程中的問題
第五節 可持續發展債券市場展望
第六章 登高望遠: 全球博弈下的債券市場國際化
**節 跨境債券監管合作的得與失
第二節 債券市場國際化進程中的全球金融標準制定
第三節 亞洲債券市場合作路在何方
第七章 道阻且長: 穿越債券市場國際化的荊棘
**節 債券市場國際化之路道阻且長
第二節 債券市場國際化帶來的潛在風險
第三節 規則慣例的適用矛盾:“尊重國內”與“接軌國際”
第八章 他山之石: 國際債券市場的經驗與教訓
**節 日本債券市場:從封閉走向開放
第二節 美國債券市場:大國債券市場的高水平國際化之路
第三節 歐洲債券市場:國際化是離岸債券市場的本質特征
第四節 亞洲中小型債券市場:在危機中孕育的國際化
第五節 拉美國家債券市場:債務危機對市場國際化的影響
第六節 海外債券市場國際化:總結及啟示
第九章 行則將至: 中國債券市場國際化的下一站
**節 在新的國際和開放形勢下思考債券市場國際化
第二節 從跨境投融資視角看中國債券市場國際化前景
第三節 從管道式開放轉向綜合性高水平開放
大國債市——金融高水平開放背景下的國際化之路 節選
作者序本書作者團隊均長期從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研究與實務工作,本人更是十余年來與債市國際化結下不解之緣。自畢業以來,本人先后從事外交、證券公司、自律組織、評級公司等工作,未曾想到,命運的軌跡會將外交、投資銀行業務、自律管理與創新等經歷融匯到中國債市國際化這一職業使命中,隨著我國金融市場改革開放的歷史大潮,體驗著其中的蓬勃生機與萬千氣象。2005年至2020年這15年間,中國債券市場和國際金融市場都在發生著巨變,滾滾浪潮時而交匯,時而疊涌。一是中國債市迅速崛起,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國內經濟穩增長的需要為債市改革提供了難得的契機,被壓抑已久的市場活力得到充分釋放,市場規模、產品結構、交易機制、衍生品市場和配套法規體系都得到長足發展,既為貨幣政策傳導和實體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我國債市對外開放、融入全球金融市場體系奠定了基礎。二是2008年至2020年,從危機到危機,歐美等西方國家始終未能擺脫對貨幣寬松政策的依賴,尤其是美國,不斷透支美元和美國國債的“超級特權”。美國國債占GDP之比已經創紀錄地超過130%。西方國家政府透支“特權”帶來的負利率和資產荒,壓低了西方主流投資人的“本土偏好”,迫使其尋找更有確定性的較高回報。中國債市憑借自身優勢日漸成為其投資目標,這一趨勢業已形成并正在逐步鞏固。三是人民幣國際化順應中國自身發展勢頭和國際形勢變化,時快時慢地向前行進。雖仍需蓄勢,但有利因素不斷積聚,歷史勢頭逐漸明晰。四是科技發展為金融市場打開了新的想象空間。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本身并不能帶來金融革命,只有當其推動金融市場的組織模式、管理模式和交易模式發生變革時,才會真的帶來革命性變化。但這一過程正在生根發芽,也正在為中國金融市場、包括債券市場國際化生發出新的機遇。中國市場是為數不多的具備堅實市場基礎和強大科技應用前景的大國,能夠在創新突破與沉沒成本之間取得較好的平衡。在百年未有之變局到來時,誰能探索、發現適應變革的解決方案,則將吸引更多國家學習其經驗,并掌握國際金融規則調整的話語權。五是全球化趨勢調整以及區域化發展不僅影響著產業鏈和貿易格局,也將深刻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發展格局。亞洲區域金融合作加強將有利于中國債市在深化開放過程中提升其區域金融市場影響力,同時也有助于我國及亞洲金融市場發展經驗向非洲等其它“一帶一路”國家傳播。在這樣的浪潮涌動中,中國債市在國際化之路上穩步前行。當今世界,金融強國必然擁有高度國際化的金融市場。而債券市場國際化在金融強國之路上發揮著基礎設施的作用。**,國債等政府債券國際化是金融市場開放的基石,也是主流國際投資者進入本國的晴雨表。第二,債券市場可以成為金融市場國際化的主要試驗田。第三,債券市場國際化對于以開放助力改革,促進金融市場改革與開放協調并進具有重要作用。第四,債券市場以機構投資人為主,風險相對更為可控,有利于實現風險與收益平衡的對外開放。第五,債券市場國際化可以促進大國貨幣的國際認知度,提升本國貨幣計價資產吸引力。站到更廣的角度看,債券市場國際化對于大國崛起和金融外交還具有特殊作用。對于具有國際硬貨幣和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大國,債券市場是國與國債權債務關系的重要表達場所,與雙邊貸款和項目融資形成相互補充、相得益彰的關系。首先,債券市場中的國際債務關系以透明化、規則化的形式出現,有利于大國在債務外交中提升國際聲譽,減少諸如“債務不透明”、“債務陷阱”之類的詬病。其次,擁有國際化債券市場的大國可以吸引廣泛的國際參與主體進入本國債市,形成國際債務關系的多元利益相關方共同參與。第三,這樣的國際債務關系將豐富大國金融外交政策工具箱,為大國從金融外交的戰略高度協調國際投融資和債務處理、本國貨幣國際化等擴大政策創新空間、提升戰略靈活度。我國債市國際化需要解決六個層面的問題,即參與主體國際化、資金流動國際化、支持項目國際化、市場基礎設施國際化、制度規則國際化、金融治理國際化等。其中,參與主體國際化已取得較大進展,各類發行人、投資人、中介服務機構都在加快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國債納入國際三大指數,熊貓債市場蓬勃發展。而其他五個方面的國際化雖然也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進展,但仍有較多的“硬骨頭要啃”。核心是要探索資本賬戶和外匯管理的改革路徑、解決基礎設施聯通和金融數據安全之間的矛盾、在市場制度規則與國際接軌的大方向上探索對本國和國際市場主體雙向友好的*佳平衡點。在此基礎上,根據市場國際化的需要,加強跨境監管合作、區域和國際金融治理的參與。之所以是硬骨頭,是因為這些領域的改革探索面臨國內、國際環境變化的未知影響、面臨金融風險放大和金融監管經驗不足的險灘激流、面臨一系列配套改革的結構性約束、也面臨永恒的時機選擇困境。路阻且長,行則將至。我國邁向金融強國的步伐不會停止,債券市場國際化自將繼續砥礪前行。未來一段時期,要破解諸多難題,必須探索一套新的債市國際化模式,由“管道式”開放轉向“綜合性”高水平開放。“綜合性”開放需要建立完善債市開放的頂層設計機制,打破監管分割帶來的交易分割,由注重“準入型”開放向注重“交易友好型”開放轉變,協調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開放,加強與資本賬戶開放的統籌推進,打破數據統計、監督管理、執法處罰等領域的管道式分割。2021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明確提出“統籌規劃銀行間與交易所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優化準入標準、發行管理,明確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整體性制度框架”,為“綜合性”高水平開放做出了重要的頂層設計指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高層”。展望下一個十五年,當2035年我國已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時,我國必將實現金融強國的目標,中國債市發展與國際化必將取得比過去十五年更加輝煌的成就,我國必將建設出一個產品豐富、制度完善、交易便利、科技驅動、高度開放、引領國際的大國債券市場。本書即將付梓之時,作者團隊要特別感謝現在和以前所在單位的領導,感謝長期關心、指導我們成長的監管部門、市場機構、學術機構的各位專家、老師,感謝對我們的研究和實務工作給予啟發、幫助的同事、好友,也感謝曾與我們合作共事的國際機構和國際友人。還要特別感謝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為本書作者提供了思想交流碰撞的平臺,激發了本書的創作靈感。此書將我們十余年來的工作、學習體會集結成冊,既是希望為對中國債市國際化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些許參考,也是希望表達對關心、幫助過我們的所有領導、老師、同仁、摯友的感念之情。不足之處,還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萬泰雷二零二一年三月
大國債市——金融高水平開放背景下的國際化之路 作者簡介
萬泰雷,金融學博士,中國金融四十人青年論壇會員,中債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監事會主席,曾先后供職于外交部,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國際部,獲選世界經濟論壇2013年度“全球青年領袖”。 張琪,中債資信高級分析師,美國PMP持證人,主要從事主權債、海外綠色投資、氣候變化相關研究,具有多年中美歐跨國政府間綠色與低碳轉型研究和項目合作經驗。 陳夙,金融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講師,主要研究國際金融、中資海外債、綠色金融等,在核心期刊發表多篇論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