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聯合副刊文學生產與傳播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1177212
- 條形碼:9787201177212 ; 978-7-201-1772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聯合副刊文學生產與傳播研究 本書特色
法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和哲學家布爾迪厄的“場域理論”,重視各種“場”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這些互動關系在主體特定狀態形成中的作用。此書作者選擇這一理論作為分析工具,分別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場域,考察“聯副”前40年的文學生產。與此同時,在每一個部分當中,則按照時間前后的順序進行十年一個分期,分別考察不同時期“聯副”產生的文學景觀。鑒于目前有關副刊研究的不足,此書的出版有利于促進相關研究。
聯合副刊文學生產與傳播研究 內容簡介
“聯副”根植于報紙媒介進行文學生產,其與政治場、經濟場、文化場等場域之間始終保持著密切互動,也正是在這種互動中,來自不同場域的力量分別在不同時期主導了“聯副”的文學生產,并因此形塑出不同時期殊異的文學景觀。本書以“聯副”前四十年的文學生產為考察對象,借鑒布爾迪厄場域理論的研究框架,分別從“聯副”與政治場、經濟場、文化場互動的角度,回到文學生產的“現場”去歷時性地細致考察相關文本。一方面試圖梳理并廓清“聯副”前四十年文學生產所創造的具體文學圖景,另一方面也試圖從關系的視角切入,厘清“聯副”不同時期殊異文學景象背后更深層次的生成機制。
聯合副刊文學生產與傳播研究 目錄
一、研究緣起
二、研究對象及研究成果
三、現有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及研究方法
**章 與政治場域互動中的“聯副”文學生產
**節 整體政治意識形態支配下的“聯副”文學圖景
一、“反共抗俄”題材小說的大量產生
二、其他各類文學體裁助力“反共抗俄”
三、文藝評論引導“反共”書寫
第二節 “戰斗文藝”的持續與政治性的消解
一、衰退中持續的“戰斗文藝”
二、觸碰達摩克利斯之劍的“船長事件”與林海音去職
三、“聯副”文學生產中政治性的消解
第三節 政治逐步去勢中的“聯副”文學生產
一、余音尚存的“后反共”言說
二、“鄉土文學”論戰中的政治煙霧
三、文學對政治的反撥
第二章 與經濟場域互動中的“聯副”文學生產
**節 經濟價值初步追索中的“聯副”文學生產
一、文學生產經濟價值的初步追求
二、五六十年代臺灣經濟變遷與“聯副”文學生產
三、有獎征文策劃與文化資本經濟價值的擴張
第二節 “聯副”文學生產的黃金時代
一、市場競爭中的多元文學企劃
二、經濟手段刺激文學生產——以文學獎為中心
三、經濟場域的新變遷與新的文學題材、體裁的衍生
第三章 與文化場域互動中的“聯副”文學生產
**節 中華文化的承繼與西方文化橫的移植
一、中華文化給“聯副”以*初的滋養
二、“橫的移植”與“聯副”文學生產
三、與媒介文化互動中的文學跨媒介演繹
第二節 本土文化崛起及媒介競爭中的“聯副”文學生產
一、本土文化浪潮中的“鄉土文學”生產
二、現實主義回歸與“聯副”文學景觀
三、“聯副”的文化副刊轉向
第三節 文化的多元發展與“聯副”多維文學景觀
一、“聯副”文學“文化化”加強
二、“聯副”推動文化的整理與挖掘
三、與大陸文學場域互動中的“聯副”圖景
四、跨媒介演繹的文學新貌
第四章 結論——傳承·輝煌·堅守
附錄
一、“聯副”歷任主編名錄
二、“聯副”主要作家作品名錄
參考文獻
聯合副刊文學生產與傳播研究 作者簡介
李光輝,文學博士,福建技術師范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文化與文學傳播研究,在《中國廣播電視學刊》《廣告大觀》等刊物發表文章近二十篇。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