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wǎng)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廣州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257744
- 條形碼:9787112257744 ; 978-7-112-2577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廣州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六章, 以改革開放的不同發(fā)展階段為脈絡, 串聯(lián)城市發(fā)展軌跡。著重從城市建設的角度出發(fā), 聚焦重大事件對推動城市發(fā)展的影響, 梳理了廣州自改革開放以來近40年的探索與成就, 以及廣州在我國城市體系建設、城市格局構建中發(fā)揮的作用與貢獻。本書在寫作過程中, 并采用專欄與采訪穿插的寫作方式, 盡量向讀者還原真實的歷史場景。
廣州 目錄
總序
前言
01 改革開放前的廣州 1977年前
1.1 從千年商都、海防重地到南大門
1.1.1 海納百川的千年商都
1.1.2 守衛(wèi)南疆的海防重地
1.1.3 打破流通瓶頸的土特產交易會
1.2 百年“廣九”見證穗港“聚散離合
1.2.1 穗港緊密的歷史淵源
1.2.2 穗港客貨運輸?shù)幕謴团c發(fā)展
1.3 “廣交會”與“外貿工程
1.3.1 “廣交會”發(fā)展迅猛
1.3.2 海珠廣場會址和全國**高樓
1.3.3 “外貿工程”擦亮共和國窗口
1.4 支撐外貿窗口的對外交通發(fā)展
1.4.1 白云山麓國際航班起飛
1.4.2 流花橋畔廣州火車站通車
1.4.3 黃埔港遠洋巨輪開通
02 改革開放,廣州于全國率先邁步1978-1982年
2.1 大膽引資突破計劃城建瓶頸
2.1.1 解放思想開展城建引資實踐
2.1.2 突破合作束縛建設三大酒店
2.1.3 首闖商品房市場的東湖新村
2.1.4 筑起首個高架道路系統(tǒng)
2.2 牢牢緊握“首批沿海開放城市”的抓手
2.2.1 以“敢為天下先”的氣魄搞改革
2.2.2 在獅子洋頂端起步的開發(fā)區(qū)實現(xiàn)零的突破
2.3 承傳商都精神快速振興經濟
2.3.1 繁榮的個體市場成為全國經濟改革的典范
2.3.2 “廣貨”的暢銷促進全國城市商品市場的繁榮
2.4 率先探索和創(chuàng)新城市建設管理模式
2.4.1 引領潮流的傳統(tǒng)為城市改革奠定扎實的基礎
2.4.2 首創(chuàng)城市規(guī)劃管理體系和專家參與制度
2.4.3 **個規(guī)劃自動化中心的誕生
2.4.4 備受建筑師推崇的“廣派”建筑
03“六運”促改革,中國“第三城”崛起1983-1990年
3.1 開“市場化運作”之先河的“六運會
3.1.1 對標奧運,突破”政府全包“模式
3.1.2 接軌世界,開放魅力初展
3.2 向東發(fā)展,城市結構延展的序曲
3.2.1 天河體育中心選址的觸媒效應
3.2.2 首創(chuàng)地區(qū)綜合開發(fā)模式引全國矚目
3.2.3 中心城區(qū)順勢擴容
3.3 敢為人先的住房制度改革解決住房難題
3.3.1 單位自建房淡出歷史舞臺
3.3.2 五羊新城成為全國住區(qū)模范
3.3.3 “敢吃螃蟹”的國營房企
3.3.4 民企接棒敞開住房供應
3.3.5 多管齊下推動住房保障
3.4 “北上廣”格局從此形成
……
04 開拓實干,追趕亞洲“四小龍”1991-2000年
05 “戰(zhàn)略規(guī)劃”引領城市提質增效2001-2010年
06 “老城市新活力”聚焦高質量發(fā)展2011-2018年
結語:包容,共享,邁向2035
大事記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前言
01 改革開放前的廣州 1977年前
1.1 從千年商都、海防重地到南大門
1.1.1 海納百川的千年商都
1.1.2 守衛(wèi)南疆的海防重地
1.1.3 打破流通瓶頸的土特產交易會
1.2 百年“廣九”見證穗港“聚散離合
1.2.1 穗港緊密的歷史淵源
1.2.2 穗港客貨運輸?shù)幕謴团c發(fā)展
1.3 “廣交會”與“外貿工程
1.3.1 “廣交會”發(fā)展迅猛
1.3.2 海珠廣場會址和全國**高樓
1.3.3 “外貿工程”擦亮共和國窗口
1.4 支撐外貿窗口的對外交通發(fā)展
1.4.1 白云山麓國際航班起飛
1.4.2 流花橋畔廣州火車站通車
1.4.3 黃埔港遠洋巨輪開通
02 改革開放,廣州于全國率先邁步1978-1982年
2.1 大膽引資突破計劃城建瓶頸
2.1.1 解放思想開展城建引資實踐
2.1.2 突破合作束縛建設三大酒店
2.1.3 首闖商品房市場的東湖新村
2.1.4 筑起首個高架道路系統(tǒng)
2.2 牢牢緊握“首批沿海開放城市”的抓手
2.2.1 以“敢為天下先”的氣魄搞改革
2.2.2 在獅子洋頂端起步的開發(fā)區(qū)實現(xiàn)零的突破
2.3 承傳商都精神快速振興經濟
2.3.1 繁榮的個體市場成為全國經濟改革的典范
2.3.2 “廣貨”的暢銷促進全國城市商品市場的繁榮
2.4 率先探索和創(chuàng)新城市建設管理模式
2.4.1 引領潮流的傳統(tǒng)為城市改革奠定扎實的基礎
2.4.2 首創(chuàng)城市規(guī)劃管理體系和專家參與制度
2.4.3 **個規(guī)劃自動化中心的誕生
2.4.4 備受建筑師推崇的“廣派”建筑
03“六運”促改革,中國“第三城”崛起1983-1990年
3.1 開“市場化運作”之先河的“六運會
3.1.1 對標奧運,突破”政府全包“模式
3.1.2 接軌世界,開放魅力初展
3.2 向東發(fā)展,城市結構延展的序曲
3.2.1 天河體育中心選址的觸媒效應
3.2.2 首創(chuàng)地區(qū)綜合開發(fā)模式引全國矚目
3.2.3 中心城區(qū)順勢擴容
3.3 敢為人先的住房制度改革解決住房難題
3.3.1 單位自建房淡出歷史舞臺
3.3.2 五羊新城成為全國住區(qū)模范
3.3.3 “敢吃螃蟹”的國營房企
3.3.4 民企接棒敞開住房供應
3.3.5 多管齊下推動住房保障
3.4 “北上廣”格局從此形成
……
04 開拓實干,追趕亞洲“四小龍”1991-2000年
05 “戰(zhàn)略規(guī)劃”引領城市提質增效2001-2010年
06 “老城市新活力”聚焦高質量發(fā)展2011-2018年
結語:包容,共享,邁向2035
大事記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回憶愛瑪儂
- >
姑媽的寶刀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