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海運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075171
- 條形碼:9787501075171 ; 978-7-5010-751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運志 內容簡介
海上絲綢之路,一般意義上是指從秦漢至鴉片戰爭前中國與世界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主要分為經由黃海、東海的海路*終抵達日本列島及朝鮮半島的該海航線和以徐聞、合浦、廣州、泉州為起點通往東南亞及印度洋地區的南海航線。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在海外交通史研究中,“海上絲綢之路”一詞逐漸成為中外學術界廣泛接受的概念。 與海上絲綢之路學的萬千氣象相對應,海上絲綢之路文獻的整理工作仍顯滯后,遠遠跟不上突飛猛進的研究進展。二〇一八年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等單位聯合發起“海上絲綢之路文獻集成”專案,尚在醞釀當中。我們不揣淺陋,深入調查,廣泛搜集,將有關海上絲綢之路的原始史料文獻和研究文獻,分為風俗物產、雜史筆記、海防海事、典章檔案等六個類別,匯編成《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叢書》,于二〇二〇年影印出版。此輯面市以來,深受各大圖書館及相關研究者好評。為讓更多的讀者親近古籍文獻,我們遴選出前編中的菁華,匯編成《海上絲綢之路基本文獻叢書》,以單行本影印出版,以饗讀者,以期為讀者展現出一幅幅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精美畫卷,為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提供歷史借鑒,為“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構想的實踐做好歷史的詮釋和注腳,從而達到“以史為鑒”“古為今用”的目的。
海運志 作者簡介
王宗沐(1523—1591)字新甫,號敬所,明代浙江臺州地區臨海人。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擢江西提學副使,修白鹿洞書院,引諸生講司其中。后任右副都御史、漕運總督,疏請復海運,未果。進刑部左侍郎,以京察拾遺罷歸。詩文俱佳,自謂得初唐神韻。王氏家族在臨海有“父子四進土,一門三巡撫”的美名。其“父子四進士指的是王宗沐和他的三個兒子。王宗沐一共有四個兒子,他們分別為土崧、士琦、士昌、士業。除士業貢生出身外,士崧、士琦、士昌都榮登進士。又因宗沐和他的次子士琦、三子士昌都官至都御史兼巡撫,所以,又有了“一門三巡撫"的說法。王宗沐著有《海運詳考》、《海運志》、《漕撫奏議》及《敬所文集》。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