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新城鎮化農業轉移人口社會保障復合補償機制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36202
- 條形碼:9787521836202 ; 978-7-5218-362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城鎮化農業轉移人口社會保障復合補償機制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稿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成果。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本書在剖析目前農業轉移人口社會保障工作的不足、探尋失地農民遷徙流轉的利益訴求、豐富補償方式、規范制度落實的基礎上,以失地農民安居樂業分享城鎮化的利益為目標,從短期和長期兩個方面、政府和失地公眾兩個主體、兼顧經濟補償與就業保障等多種補償方式,完善失地農業轉移人口后期安置社會保障長效復合補償機制。**章為緒論,梳理了新型城鎮化農業轉移人口的研究背景、研究意義和目的以及研究內容。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再次強調了城鎮化背景下的鄉村治理問題,其中重點是穩妥解決農業轉移人口所涉及的就業、社會、經濟等諸多問題。我國農業轉移人口社會保障工作中存在著制度不完善、規定政策落實不到位、補償方式單一、缺少長效措施等諸多問題,對于失地農業轉移人口的后續社會保障工作是推進新城鎮化建設的關鍵,因此,在推進新城鎮化的過程中,如何實現對失地農業轉移人口的長效社會保障是國家和地方政府亟待解決的重要社會問題之一,也正是本書研究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所在。第二章系統地梳理了新型城鎮化農業轉移人口征地補償的政策發展的脈絡,以農業轉移人口的需求為政策研究的基點,形成失地農業轉移人口補償政策需求分析框架。第三章從農業轉移勞動者的知識程度、技術水平、工作能力以及健康狀況等方面,分析其能力特征,構建失地農業轉移勞動力基本能力評估模型,綜合評估這類勞動力的能力。并從“信息效率、激勵相容”兩個角度將農業轉移人口需求框架與勞動力能力評估結果進行優選化匹配,按照貨幣導向型、扶貧導向型、就業導向型分類進行了未來發展規劃,構建補償機制框架。第四章以社會公平合理為出發點,從政府和被征地農民兩個視角分析兩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再次基礎上進一步以被征地農民的利益偏好為依據,構建分類模型。針對不同類別群體特征,在補償框架基礎上,創新構建“短期以貨幣補償為基準,長期以扶貧補償和就業補償為保障”的多層次差異化的社會補償機制。第五章以公平合理為根本,強調政府作用。從公平-效率和農民福利兩個角度,構建補償機制關鍵績效指標體系,形成復合補償機制的績效測度模型。同時發揮政府作用,完善制度機制,保障制度的實施。第六章在梳理現有的監管政策的基礎上,針對長效監管機制缺失的現象,探索農業轉移人群生活質量改善的途徑與規律,構建長短結合的多主體參與的多方面監管機制。
新城鎮化農業轉移人口社會保障復合補償機制研究 目錄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述評
1.3 研究目的與內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術路線
第2章 基于農民需求的征地補償政策的演進與執行評估分析
2.1 我國征地補償政策的發展脈絡
2.2 被征地農民的需求分析
2.3 基于被征地農民需求分析的補償政策工具選擇分析
2.4 基于ELECTRE法的政策工具執行效果評估分析
第3章 新城鎮化征地補償政策工具與被征地農民勞動能力間的差異分析
3.1 被征地農民的特征分析
3.2 被征地農民勞動能力評估分析
3.3 補償政策工具與被征地農民勞動能力之間的匹配差異
第4章 基于社會公正視角的差異化社會保障補償機制設計
4.1 被征地農民在項目補償中的利益問題
4.2 基于被征地農民利益公平偏好的分類模型構建
4.3 農戶分類情景下的差異化補償模式效用分析
4.4 基于短期經濟補償與長期社會保障的補償機制設計
第5章 新城鎮化被征地農民的補償機制實現路徑研究
5.1 基于農民福利角度的補償機制關鍵績效指標
5.2 被征地項目復合補償機制的績效測度模型構建
5.3 補償機制的實現路徑
5.4 補償機制實現路徑的政策保障體系
第6章 政策建議
6.1 轉變地方政府角色
6.2 明確土地征收公共利益范圍和利益分配機制
6.3 完善土地征收程序
6.4 被征地農民市民化
參考文獻
新城鎮化農業轉移人口社會保障復合補償機制研究 作者簡介
李靈,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04 年畢業于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獲得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管理學博士學位。一直從事管理學、組織行為學、項目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教學、科研和咨詢活動。主要研究領域為公共項目管理、可持續建設管理與政策、項目導向型組織中的行為科學。先后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項、教育部后資助項目、天津市調研項目等,還與企業保持合作,承擔了相關課題研究.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