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生態環境保護法治建設研究(以青藏高原為視角)(精)/法律與社會書系/光明社科文庫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462932
- 條形碼:9787519462932 ; 978-7-5194-6293-2
- 裝幀:書寫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態環境保護法治建設研究(以青藏高原為視角)(精)/法律與社會書系/光明社科文庫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的文章主要圍繞青藏高原生態環境與資源保護的法治構建展開研究,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更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戰略資源儲備基地,是中華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護地。青藏高原地區的生態環境建設關系著我國西部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收錄文章主要通過對青藏高原生態環境問題的調研,深入了解青藏高原生態環境建設現狀、國家公園建設情況、環境糾紛解決機制等內容,梳理青藏高原法治建設中亟需規制和保障的問題,并根據實地調查的情況,進行深層次原因分析,尋求既能有效保護青藏高原生態環境,又能健全青藏高原生態環境法制體系的法治路徑,為今后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相關立法提供基本思路和方法,為提高青藏高原地區生態建設做出重要的制度和立法保障,也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序推進提供堅實的基礎。
生態環境保護法治建設研究(以青藏高原為視角)(精)/法律與社會書系/光明社科文庫 目錄
藏區宗教場所環境污染問題的人類學分析
安多生態環境及習慣法認知的人類學素描
論青海湖裸鯉的依法保護與合理利用
青藏高原生態旅游法制建設探討
柴達木盆地礦產資源開發中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問題研究
論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脆弱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的法治保障
我國國家公園立法的基本思考
青海省環境司法專門化的困境與突破
檢察機關環境公益訴訟的困境與對策
我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管理制度研究
三江源環境糾紛訴訟解決機制研究
青海省新型城鎮化的生態法治建設路徑
民族地區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律問題
西寧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回收的立法問題研究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回收法律問題研究
后記
生態環境保護法治建設研究(以青藏高原為視角)(精)/法律與社會書系/光明社科文庫 作者簡介
馬芳,女,回族,1975年3月生,青海省西寧市人,教授,法學碩士。先后在《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學學報》《青海師范大學學報》《攀登》等學術刊物上發表“青海省循環經濟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研究”“新絲路視域下青海省生態環境立法完善”等20余篇學術論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祁連山國家公園脆弱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的跨區域法治協調機制研究”1項,主持并完成青海省社會規劃辦“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脆弱生態環境保護法治化研究”等課題3項,主持并完成青海民族大學“柴達木鹽湖區污染現狀調查及法律對策研究”等課題2項,主持并完成青海省法學會課題2項。
- >
巴金-再思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