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越獨立 越幸福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18092857
- 條形碼:9787518092857 ; 978-7-5180-928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越獨立 越幸福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作者以多年的相關(guān)心理工作為基礎(chǔ),從作者的自我體驗出發(fā),以30歲左右的輕熟女性為目標讀者,結(jié)合當下社會關(guān)注的女性熱點話題,進行故事性的表達與解讀,力圖通過生動的文字,朋友式的口吻,結(jié)合自身和身邊女性的真實經(jīng)歷,喚醒女性的自我意識,強調(diào)女性的自尊、獨立、勇敢,給予輕熟女性更多的情感共鳴與成長力量。
越獨立 越幸福 目錄
女人三十,不慌
年輕是一種態(tài)度,女人三十不慌2
寫在35歲生日前7
不辜負時間,做自己的舵手11
關(guān)于美,女人決不服輸15
女人愛自己,從尊重自我價值開始20
第二章
愛與被愛,一生的功課
處理好“遺物”,才能騰空自己26
沒有愛的感情,不值得挽留31
不幸福的婚姻,要早點離開36
離婚不是污點,是人生的一次蛻變41
讓你不焦慮的男人,就是好男人46
年齡不是唯一標準,愛要勇敢嘗試51
為什么你的身邊總是渣男57
找個“媽寶男”,和他一家談戀愛64
第三章
超越原生家庭,你與幸福一步之遙
獨立成長,先從離開父母家開始70
孝順不是順從,人生需要自己負責76
超越原生家庭,你與幸福一步之遙81
那些隱藏在你身上的原生家庭印記88
有邊界才有獨立,家人之間也需要界限93
兒子不是男朋友,母親更需要情感獨立98
女兒不是“情感垃圾桶”,別讓她背負你的一生105
第四章
來來往往,都是*美的遇見
我和張先生的17年112
跳出圈子看世界117
遠離你身邊的“危險朋友”121
那些“對”的人總會來到你身邊127
第五章
追隨內(nèi)心,世界因你而精彩
童年的自由,一生的財富132
他鄉(xiāng)變故鄉(xiāng),心安是歸處137
不是你不好,是你需要更大的世界142
如果看不清未來,請著眼當下149
執(zhí)著的愛好,女人一生的伙伴155
什么是毀掉你的“時間殺手”159
日子不是光鮮的外衣,學會為自己而活164
第六章
學會療傷,才能獨立前行
學會獨處,才能更好地安放自己172
不過問隱私,是一種修養(yǎng)177
越親近你的人,傷害你越深182
傷害過后,你要笑著上路187
快與慢,學會切換你的人生節(jié)奏193
越獨立 越幸福 節(jié)選
年輕是一種態(tài)度,女人三十不慌 這個社會帶給女性的年齡焦慮從未停止。 不知不覺中,我們離開了校園,踏進了社會,晃晃悠悠到了30歲的門檻,跌跌撞撞正奔向40歲。女人對于年齡的數(shù)字好像格外敏感,不用旁人提醒,自己都會不自覺在心里盤算。在看到一件漂亮衣服的時候,在辦公室里新來的實習生走過的時候,在臉上的皺紋開始清晰的時候……于是,心里有了恐懼。漸漸地,我們告訴自己有些事情不能做了,或者不應(yīng)該做,大到換一個行業(yè)、離開一段婚姻、重新求學……小到今天穿什么,幾點躺下睡覺…… 從來沒有人要求我們必須怎樣,但更多人卻在約定俗成的大環(huán)境里,活成了那個年齡該有的樣子。細細回憶,年齡焦慮似乎從25歲以后就開始了。記得我二十多歲的時候,總覺得自己“年齡大了”,很多事情不能再做了,自己是一個成熟的“大人”,要結(jié)婚生子,要拼搏事業(yè),要過成年人“標配”的日子。我相信,很多女性有著與我相似的焦慮,這種焦慮不僅僅來自世俗的評價、環(huán)境的壓力,也深深來自我們的內(nèi)心。那是一種對青春逝去的恐懼,一種對未知未來的茫然。 當我看到身邊很多三十歲左右的女性,每周頻繁地去相親見面,我能理解她們內(nèi)心的急切,甚至能夠體會那急切中的一絲無奈。一個好姐妹告訴我,她在咖啡廳20多分鐘就匆匆“逃離”了現(xiàn)場。原來這幾年父母催婚的聲音越來越緊,父母想不明白,自己漂亮又優(yōu)秀的女兒,覓得一個如意郎君怎么就這么難?雖然父母身在外地,卻發(fā)揮了遙控指揮的本領(lǐng),努力發(fā)揮“本地資源”優(yōu)勢,人傳人搜索和女兒同在一個城市工作的“老鄉(xiāng)”。于是,就有了一場又一場的相親見面。兩個人坐在咖啡廳,像播讀簡歷一樣,介紹完自己的大概情況,其中的內(nèi)容不用多說也猜得到,一臉尷尬過后,總算完成了雙方父母的任務(wù),大概是連朋友都不想多做一分鐘,實在不對眼,到了吃飯的時間也要各回各家。還有一個姐姐,年近四十歲,久經(jīng)“相親沙場”,但越來越心灰意冷,她告訴我每周見的男性越來越“歪瓜裂棗”。見面的人從未婚男青年到離異男士,*后到單親爸爸。她只想快點結(jié)婚生個孩子,但是卻太難找到一個合適的“爹”。 我們不知道,一個人大概要見多少人才能幸運地遇到合適的結(jié)婚對象,這其中運氣一定多過努力。多少姐妹一面忍著“挑白菜”一樣的內(nèi)心煎熬,一面還要給自己加油打氣,想放棄又不能放棄這條路。一個女性朋友告訴我,她不能對任何相親對象產(chǎn)生太多感情,因為兩人相處之初,都在觀望和試探,甚至對方還在“騎驢找馬”,這樣一旦發(fā)現(xiàn)不合適,快速分開掉頭,才能不損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成本,她說“沒有感情”就是對自己的*好保護。相親是否在某些方面?zhèn)α四悖康降走@種方式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我們無從判斷,但這卻是很多三十歲女性正在走也不得不走的一條路,對于很多女性而言,都是無奈之舉。
越獨立 越幸福 作者簡介
林慧思 心理節(jié)目主持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會員,CCTV12《夜線》等多檔節(jié)目情感評論員。 北京大學藝術(shù)碩士。自幼學習舞蹈,曾接受系統(tǒng)的舞動治療培訓(xùn),近年來致力于藝術(shù)治療實踐和推廣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jīng)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