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詩歌研究:迦陵談詩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36094
- 條形碼:9787020136094 ; 978-7-02-013609-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詩歌研究:迦陵談詩 本書特色
化作者的情思為意象的表現,再變為讀者的感知,這便是古詩之能事。
以深厚的學識和敏銳的詩心,深入探索詩人的精神世界,找到詩歌中能激起人類永恒共鳴的情感點。
本書《論杜甫七律之演進及其承先啟后之成就》一文節選為2019年高考語文全國卷二現代文閱讀材料。
護封雙面印制,四方折疊,如書衣般裹住書本,展開后又可當作海報。裸脊穿線裝幀,古樸典雅,氣度沉靜,與內容相得益彰。
中國詩歌研究:迦陵談詩 內容簡介
葉嘉瑩先生談詩,并不著意將詩歌內容與詩人經歷一一對應,也并不拘泥于死板的字面解說,而是依托深厚的學識和敏銳的詩心,深入探索詩人的精神世界,尋找詩歌中蘊含的能激起人類永恒共鳴的情感點。《葉嘉瑩作品:迦陵談詩》是葉嘉瑩先生鉆研中國古典詩歌多年的成果,既有對中國詩歌發展的梳理,又有對具體詩人詩作的細讀,文風典雅考究,兼采古典文言、現代白話與西式表達之長,讀來齒頰留香。
中國詩歌研究:迦陵談詩 目錄
談《古詩十九首》之時代問題——兼論李善注之三點錯誤
一組易懂而難解的好詩
從“豪華落盡見真淳”論陶淵明之“任真”與“固窮”
論杜甫七律之演進及其承先啟后之成就——《杜甫秋興八首集說·代序》
說杜甫《贈李白》詩一首——談李杜之交誼與天才之寂寞
從義山《嫦娥》詩談起
舊詩新演:李義山《燕臺》四首
從比較現代的觀點看幾首中國舊詩
序《還魂草》
幾首詠花的詩和一些有關詩歌的話
由《人間詞話》談到詩歌的欣賞
中國詩歌研究:迦陵談詩 節選
下面的“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二句,則于抒情敘事的絕望哀吟中,突然蕩開筆墨,插入了兩句從表面看來與上下文似都不相連貫的比喻。這種寫法乃是古詩及漢魏樂府的一種特色,如《飲馬長城窟行》之“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一首,也是一路敘寫離別相思之苦地寫下來,然后卻突然于抒情敘事的半途中驟然停頓,而接下去“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二句,望之與上下文似皆不相銜接的比喻,全不做指實的說明,因之乃可使讀者生多方面的聯想,做多方面的解釋,于是而使前面所敘寫的情事驀然都有了回旋起舞的一片空靈之感,這是文學創作中極高的一種手法。而尤其可貴者則在于古詩樂府的此種比喻多半所取材的都是人世間某種極自然之現象,如《飲馬長城窟行》之“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二句,及這一首古詩之“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二句,都只是大自然界的某一種不假人力不加思索而本然原有的自然現象,以這種現象來做比喻,姑不論其所比喻的意思究竟何指,總之,在直覺上已經先能予讀者一種恍如定命的無可奈何的必然之感了。而另一方面,此種比喻卻又可由多方面之聯想做多方面的解釋,這是極深刻極豐美而同時又極自然極質樸的一種比喻手法。“枯桑”二句,因為并非本文所要討論,姑置不談。現在我們只看這一首古詩的“胡馬”二句,這二句比喻雖極自然簡明,然而其所能引起讀者的聯想則是極為豐富的,我們先從這二句詩的出處來看,就可以分為二種不同之喻意:其一,李善《文選注》引《韓詩外傳》云:“詩曰‘代馬依北風,飛鳥棲故巢’皆不忘本之謂也。”而這“不忘本”的意思,則又可以分作不同的二方面來看:如果從行者的一面來看,則此二句當然乃是正面寫遠行之人的不忘本的思鄉念舊之懷思;而如果從居者的一面來看,則此二句乃是反面的喻意,謂胡馬尚且向北風而依戀,越鳥亦且向南枝而巢宿,物皆懷舊,則彼游子豈不思鄉乎。這是采用《韓詩外傳》為說所可能引起的二種解釋;其二,《吳越春秋》亦有“胡馬依北風而立,越燕望海日而熙”之言,則乃是取用“云從龍,風從虎”的一種同類相求的用意,如用此說,則此二句詩乃是寫凡物皆有其所相依不去的歸附,所以胡馬尚依北風越鳥亦巢南枝,然而我與君乃是同心相愛之人,如何乃竟然別離至如此之久遠而不能互相依投歸屬乎?這是又一種解說。而除了此二種“不忘本”及“同類相求”的取意以外,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把上面的二種出處及取意都拋開不論,而只從字面來看,則胡馬與越鳥,一北一南,所予人的也自有一種南北暌違的隔絕的直感。隋樹森《古詩十九首集釋》引紀昀日:“此以一南一北申足‘各在天一涯’意以起下相去之遠。”就是從這二句一南一北之暌隔的直感來做解說的。只是紀昀卻想以這一種說法抹煞其他的各種解說,謂“胡馬二句有兩出處,一出((韓詩外傳》,即善所引不忘本之意也;一出《吳越春秋》……同類相親之意也,皆與此詩意別,注家引彼解此遂致文意窒礙”。這種固執一端的說法,就未免過于狹隘了。總之,此二句比喻所予讀者之意象極為簡明真切,有一份命定的必然之感,而其所可能引起之聯想卻又極為豐富變化,有行人念舊之思,有居人對行人不念舊之怨,有相愛之人不得相依共處的哀愁,有南北睽違永相阻絕的悲慨。而從表面看來,則又是與上下文全然不相銜接的兩句突來之喻象,使全詩至此忽然起了一陣回旋動蕩的姿致,卻又同時有承轉變化的許多妙用,這真是神來之筆的二句好詩。下面“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二句,則從回旋動蕩之懸空的比喻中,又返跌回真真切切的現實來,是則無論前二句胡馬及北風之取喻為何,縱使有不忘本之心,縱使有同類相親之愿,縱使有不甘暌違的悲慨,總之,相去日遠、衣帶日緩乃是相離別以后之無可挽贖的事實。……
中國詩歌研究:迦陵談詩 作者簡介
葉嘉瑩,號迦陵,1924年生于北京書香世家,1945年畢業于輔仁大學國文系,著名古典文學專家,博士生導師,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自言“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李杜魂”,數十年來致力于中國古典詩詞的教學、研究和推廣工作,桃李滿門,著作等身。曾在哈佛大學、北京大學等多所世界知名高校任教講學,享譽海內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