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古典小說課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29375
- 條形碼:9787301329375 ; 978-7-301-3293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典小說課 本書特色
1 周汝昌是新中國紅學創始人; 2 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是轟動一時的講座; 3 講中國古典小說,就是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展示中國古典文學的經典魅力; 4 家喻戶曉的古典名著,從喜聞樂見的形式中感悟大師的妙論; 5 一百五十多幅高清彩圖,猶如一個中國古代文化的博物館,令人流連忘返; 6 既高雅又通俗,在大家相同之處碰撞出生命智慧,讓中國古代智慧走進今天的日常。
中國古典小說課 內容簡介
周汝昌是中國當代研究古典小說的大家,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講得妙趣橫生,極為精彩。這本書就是在他“百家講壇”講座的基礎上,進行大量的擴充、進一步發揮而成的。本書以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為主要框架,在中國歷史文化的背景中理解小說的意義與價值,以富有特色的啟發式、漫談式語言,對中國古典小說做了詳細的解讀,也對中國古典小說的理解多有解構,對中華文化也有現代轉換。作者認為“講小說實際上就是講文化”,了解一部小說存在的價值,就應該從小說的文化、審美、社會等元素出發,進行綜合多視角理解。在提及中國古小說名著的精神內核時,概況《三國演義》體現的是“忠”,《水滸傳》體現的是“義”,《紅樓夢》的“情”則是*感人至深的,也是*為可貴的。作者指出“三才主義”,即天、地、人“三才”,是中國古典小說的靈魂,同時也是中華文化內涵的核心思想,人乃“萬物之靈”“天地之心”。本書通過“四大名著”讓我們走進中國古典小說的多彩世界,對中國古典小說的源頭、發展、本質、特點等豐富內涵有廣泛了解。本書對中華文化多有致意,弘揚家國天下的拳拳之心。本書對于今天的讀者閱讀欣賞中國古典小說、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是一部難得的作品,也是一本具有代表性的學術普及著作。一起重溫中國古典小說的魅力,讓中國古典智慧走進我們的日常。
中國古典小說課 目錄
《中國古典小說課》
目錄
001 小引
013 **講 《三國演義》的“義”
017 **節 小說與正史
022 第二節 魅力《三國演義》
032 第三節 《三國演義》的缺憾
036 講后小記
047 第二講 《水滸傳》的“忠”
051 **節 《水滸傳》里有文化
063 第二節 《水滸傳》的好漢與女人
071 講后小記
079 第三講 從《三國演義》到《水滸傳》
083 **節 從語言說到其他
090 第二節 “老不看三國,少不讀水滸”
095 第三節 《三國演義》《水滸傳》的遺憾
101 第四講 《西游記》的“真”
105 **節 歷史上的“真”唐僧
110 第二節 《西游記》《紅樓夢》的相通
116 第三節 “金箍棒”的前世今生
123 講后小記
131 第五講 《紅樓夢》中“情”
135 **節 《紅樓夢》解
144 第二節 從哪里切入《紅樓夢》
184 第三節 《紅樓夢》的特殊筆法
190 第四節 《紅樓夢》的“情”為何物
198 第五節 “四大小說”的地位
201 講后小記
215 第六講 《紅樓夢》之“本”
219 **節 曹雪芹其人其書
251 第二節 《紅樓夢》中人
290 第三節 說不完的《紅樓夢》
332 第四節 《紅樓夢》的比較欣賞
360 第五節 從中華文化看《紅樓夢》
399 第六節 文化經典《紅樓夢》
411 講后感言
中國古典小說課 節選
第六講 《紅樓夢》之“本” 第六節 文化經典《紅樓夢》 每當與外國訪問者晤談時,我總是對他們說,如果你想要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特征、特色,*好的——既*有趣味又*為便捷、具體、真切、生動的辦法,就是去讀通《紅樓夢》。 這說明了我的一種基本認識——《紅樓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部古往今來、絕無僅有的“文化小說”。 這話又是從何說起的呢? 我是說,從中國明清兩代所有重要小說來看,沒有哪一部能夠像《紅樓夢》具有如此驚人、廣博而深厚的文化內涵的了。 大家熟知,歷來對《紅樓夢》的闡釋眾說紛紜、蔚為大觀——有的看見了政治,有的看見了史傳,有的看見了家庭與社會,有的看見了明末遺民,有的看見了晉朝名士,有的看見了戀愛婚姻,有的看見了明心見性,有的看見了讖緯奇書,有的看見了金丹大道……這種洋洋大觀,也曾引起不少高明人士的譏諷,或僅僅以為談資,或大笑其無聊。其實,若肯平心靜氣,細察深思,便能體認,其中必有一番道理在;否則的話,為什么比《紅樓夢》更早的“四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金瓶梅》《西游記》,都沒有出現這樣的問題,顯現如此的奇致呢? 正由于《紅樓夢》包孕豐富,眾人各見其一面,各自謂獨探驪珠,因此才引發了“紅學”上那個流派紛呈、蔚為大觀的現象。而這“包孕豐富”,就正是我所指的廣博深厚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內涵的一種顯現。 近年來,流行著一種說法——從清末以來,漢學中出現了“三大顯學”,一曰“甲骨學”,二曰“敦煌學”,三曰“紅學”。也有人認為把三者相提并論,這實在不倫不類、強拉硬扯。但是,我卻覺得此中亦深有意味,值得探尋。何則?“甲骨學”,其所代表的是夏商盛世古文、古史的文化之學;“敦煌學”,其所代表的是大唐盛世的藝術哲學的文化之學;而“紅學”呢,它所代表的則是清代康乾盛世的思潮世運的文化之學。我們中華燦爛的傳統文化,分為上述三大階段,這三大階段又反映為“三大顯學”,倒實在是一個天造地設的偉大景觀。思之繹之,豈不饒有意味? 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覺得《紅樓夢》之所以為文化小說者,道理遂更加鮮明顯著。 那么,我既不把《紅樓夢》叫做什么政治小說、言情小說、歷史小說、性理小說……而獨稱之為“文化小說”,則必有不棄愚蒙而來見問者——你所謂的《紅樓夢》中包孕豐富、深厚的文化內涵,究竟又是些什么呢? 中國的文明史非常悠久,少說也已有五千年了。這樣一個民族,積其至豐至厚,積到舊時代*末一個盛世,產生了一個特別偉大的小說家曹雪芹。這位小說家,自然早已不同于說書人、不同于般小說作者——他是一個驚人的天才;在他身上,儀態萬方地體現了我們中華文化的光彩和境界。他是古今罕見的一個奇妙的“復合構成體”——大思想家、大詩人、大詞曲家、大文豪、大美學家、大社會學家、大心理學家、大民俗學家、大典章制度學家、大園林建筑學家、大服裝陳設專家、大音樂家、大醫藥學家……他的學識極廣博,他的素養極高深。這端的是一個奇才、絕才。這樣一個人寫出來的小說,無怪乎有人將它比作“百科全書”、比作“萬花筒”、比作“天仙寶鏡”——在此鏡中,我中華眾生的真實相,鋒芒畢現,巨細無遺。這是何等的慧眼,這是何等的神力!真令人不可想象,不可思議! 我的意思是借此說明——雖然雪芹好像是只寫了一個家庭、一個家族的興衰榮辱,離合悲歡,卻實際上是寫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萬紫千紅的大觀與奇境。 在《紅樓夢》中,雪芹以他的彩筆和椽筆,使我們歷歷如繪地看到了中華人如何生活——如何穿衣吃飯、如何言笑逢迎、如何禮數相接、如何思想感發、如何舉止行動。他們的喜悅、他們的悲傷、他們的情趣、他們的遭逢、他們的命運、他們的擔當、他們的頭腦、他們的心靈……可以一一地從《紅樓夢》中、從曹雪芹筆下,尋到*好的、*真的、*美的寫照! 中華民族面對的“世變”是“日亟”的!中華民族文化的基本光彩與境界,都是不應也不會亡佚的——它就鑄造在《紅樓夢》里。這正有點像蘇東坡所說的:“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所以我說——《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文化小說。 《紅樓夢》幾乎家喻戶曉,問其何書耶?非演“寶黛愛情”之書乎?人皆謂然,我則曰否。原因安在?蓋大家對書中“情”字之含義范圍不曾了了,又為程、高偽續所歪曲,所惑亂,故而誤認,曹雪芹之“大旨談情”,男女之情耳。其實這是一個錯覺。原來在曹雪芹書中,他自稱的“大旨談情”,此情并非一般男女相戀之情。他借了對一大群女子命運的感嘆傷懷,寫了對人與人之間應當如何相待的巨大問題。他首先提出的“千紅一窟(哭)”“萬艷同杯(悲)”,已然明示讀者——此書用意,初不在于某男某女一二人之間,而是心目所注,無比廣大。他借了男人應當如何對待女子這一根本態度的問題,抒發了人與人的關系亟待改善的偉思宏愿。因為在歷史上,女子一向受到的對待方式與態度是很不美妙的,比如《金瓶梅》作者對婦女的態度,即是著例。假如對待女子的態度能夠有所改變,那么人與人——不管是男對男、女對女、男女互對的關系,定然能夠達到一個嶄新的崇高境界。倘能如此,人生、社會、國家、世界,也就達到了一個理想的境地。《紅樓夢》正是曹雪芹借寶玉而現身說法,寫他如何為一大群女子的命運而憂傷、思索。他能獨具只眼,認識到這些女子的才貌、品德,她們的干才——如熙鳳,她們的志氣——如探春,她們的識量——如寶釵,她們的高潔——如妙玉,她們的正直——如晴雯……都勝過掌權的須眉濁物不知多少。他為她們的喜而喜,為她們的悲而悲。他設身處地,一意體貼;他不惜自己,而全心為之憐憫、同情、贊嘆、悲憤。這是一種*崇高的情,沒有半點兒“邪思”雜于其間。《紅樓夢》是不容俗人以“淫書”的眼光來褻瀆的! 寶玉的*大特點是自卑、自輕,自我否定、自我犧牲。試看他凡在女兒面前,哪怕是一位村姑農女,也是“自慚形穢”,絕無絲毫的“公子哥兒”的嬌貴意識。他燙了手,不覺疼痛,亟問別人可曾燙著?他受嚴父之笞幾乎喪生,下半身如火燒之灼痛,也不以為意,卻一心只想著別人的命運,一心只望別人得到慰藉。他的無私之高度,已經達到了“無我”的境界!他寧愿自己化灰化煙,只求別人能夠幸福,也是同一意境。 寶玉是待人*平等、*寬恕、*同情、*體貼、*慷慨的人,他是*不懂得“自私自利”為何物的人! 正因此故,他才難為一般世人理解,說他是“瘋子”“傻子”“廢物”“怪物”“不肖子弟”,因而為社會所不容。 寶玉之用情,不但及于眾人,而且及于眾物。所謂“情不情”,正是此義。 所以我認為——《紅樓夢》是一部以重人、愛人、唯人為中心思想的書;它是我們中華文化史上一部*偉大的文化著作。曹雪芹——他以小說的通俗形式,向*廣大的人間眾生說法;他有悲天憫人的心境,但他并無“救世主”的氣味;他如同屈大夫,感嘆眾芳蕪穢之可悲、可痛,但他卻沒有那種孤芳自賞、唯我獨醒的自 我意識。所以我認為曹雪芹的精神境界更為崇高、偉大。 很多人都說寶玉是禮教的叛逆者——他的思想、言談、行動中,確有“叛逆”的一面,自不必否認。但還要看到,其真正的意義即在于他把中華文化的重人、愛人、為人的精神,發揮到了一個“唯人”的新高度,這與歷代諸子的精神仍然是一致的,或者是殊途同歸的。所以,我才說《紅樓夢》是中華文化代表性*強的不朽之作。
中國古典小說課 作者簡介
周汝昌,國當代學術大師、紅學代表性學者。畢業于北京大學研究院,曾任教于四川大學等高校,長期擔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致力于中國古典文化、古詩詞、古典小說等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尤其是在紅學研究中有獨到見解,自成一家。著有《紅樓夢新證》《曹雪芹傳》《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講唐詩宋詞》等著作,主編《紅樓夢辭典》,整理校對《紅樓夢》。作為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的主講人,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是中國當代具有學術影響力的學者、詩人、書家。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