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河湟地區傳統文化藝術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241319
- 條形碼:9787010241319 ; 978-7-01-024131-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河湟地區傳統文化藝術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 內容簡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范疇。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地域承載與價值體認,優秀的地域性傳統文化藝術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是也凸顯為文化建設的時代命題。書稿基于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既定限域,從理論與實踐的雙重視角厘清文化、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統文化藝術資源的概念內涵及其關系范疇,探討傳統文化藝術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的現實指向及關系辨析,溯源河湟地區傳統文化藝術資源的歷史生成,耙梳河湟地區傳統文化藝術資源的呈現態勢,描摹河湟地區傳統文化藝術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的現實然景觀,揆諸傳統文化藝術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地域個案的經驗借鑒,并據此從經濟性和價值性雙重維度構型河湟地區傳統文化藝術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的指導思想、遵循原則與現實路徑等。書稿立足于河湟地區傳統文化藝術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的地域性空間展演,著重于闡釋地域性傳統文化藝術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的價值指向與民族體認,落腳于中華文化認同與中華民族形塑的當代培育,指認于民族地區多元主體五個認同的文化強基與價值凝聚,既是對民族區域傳統文化時代傳承的理論注解,又是對民族國家傳統文化創新發展的實踐回應。
河湟地區傳統文化藝術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 目錄
河湟地區傳統文化藝術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 作者簡介
楊玢,女,中山大學法學博士,青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研究領域:文化哲學,主要從事民族關系與文化認同的理論研究。分別在《思想理論教育》、《貴州社會科學》、《青海社會科學》、《理論月刊》、《廣西社會科學》、《理論導刊》、《青海師范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多篇。先后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青海省社科規劃項目、青海省社科思政專項、青海省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研究專項等課題十多項,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專項等各級各類課題多項。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