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以和為貴,好戰必亡——中國制度中的和平理念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9128771
- 條形碼:9787119128771 ; 978-7-119-1287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以和為貴,好戰必亡——中國制度中的和平理念 本書特色
中國的快速發展,令世界驚嘆,亦令西方不安。中國是否會走上“國強必霸”的道路,是否會對現存靠前秩序造成威脅和挑戰?要回答這一問題,必須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本書選取六位名君的用兵故事,從戰爭的災害、王道的效力、武力的正當用途三個方面,指出中國自古崇尚和睦,追求和諧,愛好和平,始終強調不戰、慎戰、義戰,并以古論今,引導讀者深入認識新時代中國的發展道路、國防政策、軍事戰略,樹立正確的戰爭觀,為化解沖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借鑒。
以和為貴,好戰必亡——中國制度中的和平理念 內容簡介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本書從中國傳統文化典籍中選取數位古代君主的用兵故事,分戰爭的災難、王道政治的效力、武力的正當用途、熱衷戰爭的必然結局四個篇章,結合治國理政之需,進行精要解析。以古論今,古為今用,旨在幫助大眾深入認識新時代中國的發展道路、國防政策以及軍事戰略,引導樹立正確的戰爭觀,為消除靠前矛盾、化解世界沖突、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提供有益借鑒。主席在對外演講中多次強調,“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歷來奉行防御性國防政策和積極防御的軍事戰略。無論發展到哪一步,中國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堅定不移的戰略選擇和鄭重承諾,符合歷史潮流,順應世界大勢。它來源于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是中華很好傳統文化中貴和、慎戰的思想理念在當代的傳承與實踐。
以和為貴,好戰必亡——中國制度中的和平理念 目錄
總序
導語
**章 兇險的雙刃劍:戰爭的災害
秦始皇的失算
漢武帝的悔悟
第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王道的效力
有苗不服,舜帝修文德以招附
漢光武帝柔道治天下,西域諸國愿請都護
第三章 伐暴亂而定仁義:武力的本來用途
武王伐紂
桓公攘夷
歷史名言
以和為貴,好戰必亡——中國制度中的和平理念 作者簡介
張超,中共中央黨校倫理學博士,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群書治要》傳承委員會理事,主要從事《群書治要》軍事倫理思想研究。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參與編寫《平治天下——(群書治要〉治國理政思想研究》《民惟邦本——〈群書治要〉政治倫理思想精粹》,發表論文多篇。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