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等貴賤均貧富,損有余補不足——中國制度中的平等觀念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9125923
- 條形碼:9787119125923 ; 978-7-119-1259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等貴賤均貧富,損有余補不足——中國制度中的平等觀念 本書特色
“等貴賤均貧富,損有余補不足”思想蘊含著古人對“天道無私”的理解和踐行。“等貴賤”在制度上要求對人民權益的公正保障,包含“貴賤平等”和“貴賤有等”兩層含義,既注重制度本身的公平公正,也明確了制度的公平需充分考慮人們的能力稟賦等差異,以分工有序、各取所長來維護社會的發展進步。“均貧富”在制度上要求對社會財力物力的公平分配,避免財富過分集中。“損有余補不足”是“天道無私”的顯相,君子效法此道,施盛德以教化百姓,推治國之功于萬民,而自己謙虛守中,是為損己奉人。
等貴賤均貧富,損有余補不足——中國制度中的平等觀念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等貴賤”“均貧富”“損有余補不足”思想的文獻記載和釋義,通過講述與此內容相關的有文獻記載的歷史故事,說明中國古代國家治理政策的傾向性,同時說明了在當代治國理政理念背后所蘊含的也正是這些平等思想。從三者之間的關系來看,“等貴賤”和“均貧富”是“損有余補不足”在兩個不同方面的體現,是天道無私的具體施用;“損有余補不足”是“等貴賤”和“均貧富”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是天道無私的一種顯相。因此在“等貴賤”和“均貧富”兩個章節中,側重寫包含平等理念的具體的治國制度和政策,而在“損有余補不足”一章中,側重從“德化”、“仁政”等方面寫形而上的治國之道。
等貴賤均貧富,損有余補不足——中國制度中的平等觀念 目錄
總序
導語
**章 等貴賤
法治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一、法不容私,不避權貴
二、釋之斷案,視同一律
三、以身正典,不枉王法
四、理出同源,因人制宜
人才觀:不論出身,德能為尊
一、野無遺賢,能者居之
二、禮賢下士,不拘一格
三、貴者不驕,求賢若渴
四、分工有等,權責統一
第二章 均貧富
富民觀:裕民以政,節用以禮
一、蓄積之道,以農為本
二、富民之策,貴粟減賦
三、受祿之家,不爭民業
四、精簡官職,不爭民利
恤民觀:民貴君輕,政在養民
一、饑寒溫飽,與天下共
二、先民后已,扶貧助貧
第三章 損有余補不足
德治觀:唯有道者,損己奉人
一、圣主施德,百姓蒙澤
二、損華去偽,生養萬物
天下觀:為而不恃,功成弗居
一、克己養民,仁者無敵
二、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歷史名言
等貴賤均貧富,損有余補不足——中國制度中的平等觀念 作者簡介
楊小宸,東北大學學士、碩士,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群書治要》傳承委員會成員。曾參與《(群書治要)譯注》修訂,并應邀就“《群書治要》中的治國以禮思想”和“從《群書治要·曾子》看治學之道”進行主題演講。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