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國際糧價波動對我國糧食貿易安全的影響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29983
- 條形碼:9787521829983 ; 978-7-5218-299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際糧價波動對我國糧食貿易安全的影響研究 內容簡介
目前盡管我國糧食產量連年遞增,糧食進口量仍持續攀升,對世界糧食價格波動更為敏感。國內農產品耕種安排、農產品相關生產加工企業的生產及一般的居民消費等,都會受到國際糧價波動傳導的重大影響。在此背景下,研究國際糧食價格波動對我國糧食貿易安全的影響機理和影響效應非常必要。 《國際糧價波動對我國糧食貿易安全的影響研究》從非傳統安全內涵出發構建我國糧食貿易安全指標評價體系,對我國糧食貿易安全狀況進行測度;在測度我國糧食貿易成本和貿易利得基礎上,控制了我國糧食貿易成本、貿易利得和糧食缺口的重要影響因素,采用聯立方程模型探討是否存在“國際糧價波動—糧食貿易利得—國內糧食缺口”的傳導機制;結合VECM和BEKK-GARCH模型刻畫了我國糧食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的時變動態,運用多種指標描繪了基于歷史市場信息的投機行為和基于對未來預期的情緒性投機行為的不同特征,解釋了不同的國際投機行為對中國糧食期貨價格發現功能影響的異質性;將種植成本渠道和生物能源需求渠道區別開來,建立單獨的理論模型分析種植成本渠道的價格傳導;在局部均衡模型的基礎上,針對“能源價格—生產成本—糧食價格”的整體傳導機制進行實證分析;采用固定效應面板模型,估計國際糧食價格波動對我國主要糧食貿易對象國韻貿易隔離政策的影響,從國家層面、區域層面和全球層面提出“優態共存”的糧食貿易安全改革措施。
國際糧價波動對我國糧食貿易安全的影響研究 目錄
1.1 選題背景和意義
1.2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 可能的創新點
2 文獻綜述
2.1 國際糧價波動的研究進展
2.2 糧食貿易安全的研究進展
2.3 國際糧價波動對糧食貿易安全影響的研究進展
2.4 本章小結
3 國際比較視野下我國的糧食貿易安全現狀
3.1 中國等典型發展中國家的糧食貿易安全分析
3.2 國際糧食期貨投機對中國糧食貿易安全的影響
3.3 中美糧食期貨市場的風險轉移功能比較
3.4 本章小結
4 國際糧價波動對糧食貿易安全的影響機理
4.1 國際糧價波動對糧食貿易安全的影響模型
4.2 國際糧價波動對糧食貿易安全的影響路徑
4.3 本章小結
5 國際糧價波動對我國糧食缺口的影響:貿易利得機制
5.1 模型設定
5.2 變量說明和數據分析
5.3 實證結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結
6 國際糧價波動對我國糧食價格的影響:價格傳導機制
6.1 數據來源和估計方法
6.2 模型設定
6.3 實證結果和分析
6.4 本章小結
7 國際期貨投機對國內價格發現的影響:信息傳導機制
7.1 價格發現功能的測度
7.2 國際期貨投機的測度
7.3 國際投機對國內期貨價格發現的影響
7.4 本章小結
8 國際能源對糧食的價格傳導:成本傳導機制
8.1 國際能源對糧食價格傳導的生產成本渠道
8.2 國際能源對糧食價格傳導的貿易成本渠道
8.3 本章小結
9 國際糧價波動對糧食貿易的影響:貿易流量機制
9.1 國際糧價波動對糧食貿易的非對稱影響
9.2 國際金融資產和能源價格對糧食價格的沖擊
9.3 國際糧價波動對世界糧食貿易額的影響
9.4 國際糧價波動對我國糧食貿易額的影響
9.5 本章小結
10 國際糧價波動對糧食貿易政策的影響:貿易隔離機制
10.1 實證分析:固定效應面板模型
10.2 本章小結
11 結論及政策啟示
11.1 研究結論
11.2 政策啟示
11.3 下一步研究方向
附錄
參考文獻
國際糧價波動對我國糧食貿易安全的影響研究 作者簡介
浙江外國語學院國際商學院講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糧食貿易安全、智慧治理與營商環境。擔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完善農產品進出口戰略規劃和調控機制研究”的主要執筆人。2019年以來,承擔浙江省多項科研項目,多項研究成果被政府采納。在國內多家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其中在CSSCI核心期刊發表5篇論文。多項教學項目獲得省級獎項。入選浙江外國語學院第二批“弘毅人才”計劃。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