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97926
- 條形碼:9787520397926 ; 978-7-5203-9792-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研究 本書特色
文化是很宏觀的概念,前輩學者對其內涵外延都從不同角度做了精準的界定,筆者不再贅述,于本書而言,筆者在關注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時,在案例的甄選上除了關注漢民族的文化外,也側重結合前期的資料搜集以及實地調研成果,把不同少數民族文化的對外傳播實踐活動增加進去,以期為讀者呈現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博大情懷與豐富內涵。在撰寫本書過程中,筆者通過查閱前輩學者以及相關研究同人的學術著作、論文等開拓了寫作視野,舒朗了學術脈絡,尤其是關于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的互動交流的浩繁歷史部分,前輩學者嚴謹的史料考證和翔實的歷時性梳理為筆者更好地掌握中華文化在千年悠悠歲月中自身演進完善與對外交流發展的過程提供了資料給養,以書為媒、見字如面,筆者雖未與這些前輩學者們掬茶面談,但仍懷學習之心、感恩之情,為其學術努力喝彩致敬!
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研究 內容簡介
文化傳播是中華文化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一環,我國民族眾多,孕生出豐富的很好中華文化;自秦漢以來,我國在與世界的交往中,不斷地創造出輝煌的對外傳播歷史,進入21世紀后,中華文化傳播已經基本形成了一個“傳播政策明朗化,傳播主體多元化,傳播渠道與形態多樣化,傳播內容豐富化”的傳播格局。本書從歷時性和共時性兩個維度對這一傳播格局進行描摹,力求使讀者對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整體情況有一個宏觀的認知。本書的創建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本書對于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對于文化對外傳播的政策及其特點進行了縝密的梳理;第二,本書重點對于官方和民間兩大傳播主體所的多種傳播形式和路徑及其特點進行了歸納總結,本書所涉及的案例既有歷史經典性,又有現實典型性。本書不但可以豐富讀者對于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整體概貌認知,而且對于當下以及未來進行的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執行也有一定理論借鑒意義。
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研究 目錄
**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文獻綜述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價值
第四節 理論與概念
**章 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歷史回顧
**節 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中華文化的對外交流與傳播
第二節 隋唐時期中華文化的對外交流與傳播
第三節 宋元時期中華文化的對外交流與傳播
第四節 明清時期中華文化的對外交流與傳播
第五節 中華民國時期中華文化的對外交流與傳播
第二章 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政策演變及特點研究
**節 新中國成立初期:文化開路,外交先行
第二節 改革開放以來:全面開放,主動出擊
第三節 全球化時期:融入世界,提升文化軟實力
第四節 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戰略意義及特點
第三章 新時代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環境條件
**節 保障體系構建:政策支持
第二節 傳播梯隊建設:主體協同
第三節 傳播媒介拓新:載體革命
第四章 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路徑與形式
**節 傳統路徑與時俱進,占據主導
第二節 創新路徑后來居上,勢頭強勁
第五章 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問題及對策
**節 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問題
第二節 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對策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研究 作者簡介
李錦云,女,1981年生,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講師。2003年取得華中師范大學廣播電視專業學士學位;2005年取得武漢大學新聞史專業碩士學位,師從張昆教授;2018年取得中南民族大學少數民族史專業博士學位,師從田敏教授。2005年至今在中南民族大學從事影視傳播、民族文化傳播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現為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方少數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成員。曾在《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中南民族大學學報》《新聞愛好者》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20余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莉莉和章魚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