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抽象代數選講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15111
- 條形碼:9787030715111 ; 978-7-03-07151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抽象代數選講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大致分為兩部分,-14講為基礎部分,第15-18講為提高部分,基礎部分包括:代數學中的主要基礎性概念、常用方法及典型實例。將自然引入交換環、可換群,以及一般的環、群、域、模、向量空間及線性映射等概念;給出整數環、多項式環、矩陣環及群的一些實例;討論域的擴張及其Galois理論。作為這些基本概念與方法的應用,本書將給出代數基本定理的一個完整證明。提高部分包括:模的范疇與函子等基本知識;投射模與內射模的定義及其等價的描述;雙模及其張量積的構造等等。作為張量積的應用,給出了交換環上非結合代數與結合代數的概念,定義了張量代數及其某些重要的商代數:對稱代數、外代數、李代數的泛包絡代數等;*后,簡要介紹了半單代數表示的一些基礎內容。
抽象代數選講 目錄
第1講整數環的假設1
第2講交換環的同構與同態12
第3講有理數域與局部化環23
第4講多項式子環與擴環35
第5講唯一分解整環47
第6講模的概念與基本性質60
第7講自由模及其自同態環71
第8講主理想整環上的模83
第9講集合上的對稱群95
第10講群的基本性質106
第11講有限群的子群結構:西羅子群定理117
第12講域的基本知識125
第13講域擴張的Galois理論137
第14講代數基本定理的證明146
第15講模的張量積154
第16講模的范疇與函子167
第17講幾種常見的自由代數結構180
第18講Wedderburn定理190
參考文獻202
附錄關于實數的基本知識203
索引217
抽象代數選講 節選
第1講 整數環的假設 什么是整數?初看起來, 這是一個極其簡單且平凡的問題. 我們從中小學開始認識整數, 熟悉并掌握了整數的加法與乘法運算, 并能夠利用一些法則去化簡整數的代數表達式. 但是, 我們并沒有 (也不可能, 至少到目前為止) 用 “整體” 的觀點去理解整數及其運算規則, 盡管這種 “整體” 的觀點是構建代數學中的基本代數結構的本質所在. 從現在開始, 我們要采用這種 “整體” 的觀點討論整數、整數的運算及其運算規則, 從而可以進一步學習和探討比較深入的代數學及其相關的數學內容, 這些內容可以看成是整數的 “整體” 觀點的自然延伸、抽象與拓廣. 我們首先嚴格化“整體” 的說法, 即使用樸素集合論的語言, 并利用關于自然數的基礎知識, 給出整數、整數集、整數環的如下 “整體” 的解釋. 假設 1.1 設 N 為自然數集: N = {0, 1, 2, }, 它的子集 Z+ = f1, 2, 3, }稱為正整數集, 其元素稱為正整數. 令 Z_={-1,-2,-3, }, 它是對應于正整數集的負整數集, 其元素稱為負整數; 再取這些相關集合的并集, 就得到整數集:整數集 Z 中的任何元素稱為一個整數. 整數集 Z 上有兩個基本運算: 整數的加法運算 “+” 與整數的乘法運算 “×”(通常也記為“ ”, 或者直接并列兩個整數, 以表示它們的乘積); 這兩個運算滿足如下八條運算規則: 8a, b, c 2 Z, 有 (1) 加法結合律: (a + b) + c = a + (b + c); (2) 加法交換律: a + b = b + a; (3) 有零元素: 存在 0∈Z, 使得 a + 0 = 0 + a = a; (4) 有負元素: 存在 -a∈Z, 使得 a + (-a) = (-a) + a = 0; (5) 乘法結合律: (a b) c = a (b c); (6) 有單位元: 存在 1∈Z, 使得 a 1 = 1 a = a; (7) 乘法關于加法的分配律: a (b + c) = a b + a c, (b + c) a = b a + c a; (8) 乘法交換律: a b = b a. 所有整數構成的集合 Z, 帶有加法與乘法兩個運算, 并滿足上述八條運算規則, 稱為有單位元的整數交換環, 簡稱為整數環. 注記 1.2 本講關于整數環的假設的含義是指: (1) 對整數的這些眾所周知的基本事實, 我們不探究其邏輯推導細節, 只是羅列這些結果并隨時應用它們; (2) 我們默認整數環 Z 是通過自然數集合 N、自然數的運算及其運算規則構造出來的. 特別地, 整數的加法與乘法運算都可以通過自然數的加法與乘法運算來描述. 在此基礎上, 還可以證明: 任何兩個非零整數的乘積均不為零. 關于自然數的公理化定義, 自然數的運算及其規則, 整數、整數環的更嚴格的定義, 以及這方面的詳細論述可查閱相關文獻, 比如文獻 [1-2] 等. 假設 1.3 在整數環 Z 中, 兩個整數乘積為零當且僅當它們中至少一個為零. 練習 1.4 直接根據前面整數的運算規則說明: 任何整數×整數 0 = 整數 0. 注記 1.5 按照下面的方式, 還可以定義整數的減法運算 (非基本運算): 即, 整數的減法運算是由加法與取負運算復合得到的一個新的運算. 讀者不難驗證: 減法運算不滿足結合律與交換律. 注記 1.6 在假設 1.1 中, 我們用到集合的一些相關概念. 通俗來說, 一個集合是由它的所有元素構成的一個整體; 要確定一個集合, 就是要明確它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 比如, 自然數集 N 是所有自然數構成的一個集合, 整數集 Z 是所有整數構成的一個集合; 地球上所有人構成的集合為 “人類”, 國籍為中國的所有人構成的集合為“中國人”; 等等, 集合的例子不勝枚舉. 按照通常的做法, 一般用大寫英文字母表示一個集合, 而集合的元素用小寫英文字母來表示. 比如, 集合 X、集合 X 的元素 x 等等. 稱一個集合 Y 是另一個集合 X 的一個子集, 記為, 如果Y中的任意元素 y (記為 y∈Y ) 必包含于 X 中 (即 y∈X). 比如, 自然數集 N 是整數集 Z的一個子集; 集合 “中國人” 是集合 “人類” 的一個子集; 等等. 一個集合的若干子集的交集, 由所有這些子集的公共元素組成; 一個集合的若干子集的并集, 由屬于這些子集的所有元素合并得到. 集合 X 的子集 Yi(i∈ I) 的交與并通常寫成形式: 即有下列等式 把前面的整數環中的整數 “抽象” 成一般的元素, 把整數的加法與乘法運算“抽象” 成一般元素的運算, 并要求滿足完全相同的運算規則, 就得到 “抽象代數”中的有單位元的交換環的概念. 定義 1.7 (交換環) 設 R 是一個非空集合, 在 R 上定義了兩個 “抽象” 的運算, 一個是加法 “+”, 另一個是乘法 “ ”. 如果這兩個運算滿足前面整數環假設中的全部八條規則 (這里需要把整數集 Z 替換成集合 R), 則稱 R 是一個有單位元的交換環, 簡稱為交換環. 注記 1.8 在上述交換環的定義中, 如果只考慮加法運算及其相應的運算規則, 我們將得到下面的可換群的概念. 可換群也是一個基本的代數學概念, 以后將有很多篇幅討論它們, 以及它們的一般形式: 群的概念. 現在引入可換群是因為它和交換環等概念的密切聯系. 定義 1.9 (可換群) 設 G 是一個非空集合, 在 G 上定義了一個 “抽象” 的加法運算 “+”. 稱 G 是一個可換群或交換群, 也稱其為 Abel 群, 如果它的加法運算滿足前面整數環假設中的前四條規則: 對 a, b, c ∈G, 有 (1) 加法結合律: (a + b) + c = a + (b + c); (2) 加法交換律: a + b = b + a; (3) 有零元素: 存在 0 ∈ G, 使得 a + 0 = 0 + a = a; (4) 有負元素: 存在-a∈ G, 使得 a + (-a) = (-a) + a = 0. 練習 1.10 (i) 設 R 是任意給定的交換環, 有加法零元素 0 及乘法單位元 1, 用 a 表示元素 a 2 R 的負元素. 利用交換環的運算規則, 推導下列等式 在此基礎上, 按照自然方式給出交換環 R 中的元素 a 的倍數的定義: na, n∈Z. 對可換群 G, 考慮類似的問題: 定義一個元素的任意整數倍數. (ii) 證明: 在任意交換環 R 中, 乘法關于減法運算的分配律成立, 即對任意元素 a, b, c∈R, 有下列等式 a(b-c) = ab-ac. 例 1.11 整數環 Z 是一個交換環 (交換環的**個例子); 整數集 Z 關于其加法運算構成一個可換群, 也稱其為整數加法群. 通過對整數及其運算的討論, 尤其是考慮到整數加法與乘法運算所滿足的運算規則的假設, 我們抽象出了交換環與可換群的概念. 交換環與可換群是抽象代數中*基本的概念, 也是隨后將要討論的主要代數對象之一, 它們的具體實例還有很多, 以后將陸續給出. 在整數環 Z 中, 任給兩個整數 m, n, 可以做加法、乘法運算, 分別得到整數: m + n, m n 2 Z. 按照注記 1.5 的方式, 也可以對它們做減法, 得到整數: m-n.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