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國家歷史(貳拾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17878
- 條形碼:9787520717878 ; 978-7-5207-1787-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國家歷史(貳拾陸)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歷史研究者、愛好者、學習者讀者通過本組文章,可以領略六朝時期燦爛輝煌的藝術文化。
中國國家歷史(貳拾陸) 內容簡介
《中國國家歷史》項目由南京師范大學文化產業研究發展中心策劃,擬從2013年開始,每年出版四輯,隨著圖書編寫的不斷成熟而逐步增加冊次,并定期舉行《中國國家歷史》高端論壇。《中國國家歷史》擇取內容的原則:,緊扣人類發展脈搏,突顯歷史重大脈點;第二,剖析歷史深刻淵源,聚焦當代社會熱點;第三,展現喜聞樂見的歷史題材,刻畫客觀真實的歷史細節;第四,尊重歷史科學內涵,彰顯歷史多樣形式。古今中外歷史上的任何一個事件、一個人物、一件文物、一幅圖畫、一處遺跡、一首歌曲、一種文化現象等都可以作為一個點展開,突出客觀性、可讀性、故事性、趣味性,強調獨立的視角和思考,蘊含豐富的歷史人文價值。 《中國國家歷史(貳拾伍)》包括以下欄目:國家記憶·鎮館之寶、歷史探索·軍事史話、史海拾貝、專題敘事、專家視野、少年說史。
中國國家歷史(貳拾陸) 目錄
國家記憶·鎮館之寶
打開古埃及歷史之門的鑰匙——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羅塞塔石碑傳奇/鄭強
國家歷史·風云人物
淝水之戰-—秦晉人物的命運透視/張磊
閃電戰鼻祖——霍去病 /朱軍營
辛亥貴州:都督楊藎誠與悲涼的起義黔軍/王珺偲
史海拾貝
日本江戶時代的飲食/陳仲丹
歷史上的“兩淮”究竟是指哪里/張星煜
從“北進”到“南進”——走向太平洋戰爭的日本陸軍/崔朝勇
玫瑰與城堡——英國運河民間藝術帶給我們的啟示/劉宏超
牛年說牛:蒲津渡與黃河鐵牛的興衰浮沉/溫夢砥
專題敘事
疫潮洶涌:1988年上海甲肝流行事件/楊曉越
中國近代防疫體系的制度構建/張昕冉
專家視野
聞“名”識中國/胡阿祥
中國國家歷史(貳拾陸) 節選
聞“名”識中國。
通過國號、名號、稱謂,我們可以從獨特的視角深刻理解我們國家、我們民族歷史之悠久、文化之豐富、漢字之魅力、名稱之有趣,真切感悟中外交流的艱難與中華文明的影響,從而擁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家國情懷”。
“中國”的名號
將“中國”打引號,是因為這個“中國”,跟今天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的“中國”不是一個概念,它不是我們國家正式的稱呼,但曾使用了很久并延續至今。中國的名號很多,這里先舉*典型的例子——“中國”。面對法國人、美國人、英國人等外國人時,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
字——中國人。“中國”這個名號是什么時候出現的呢?1963 年8 月,陜西省寶雞縣賈村出土了“鎮國之寶”何尊,其上有銘文:“余其宅茲中或,自之乂民。”(我將住在中國這個地方,治理天下的人民。)這件何尊鑄造于周成王五年(大約公元前1038 年),據此判斷,早在將近3100 年前,已經出現了“中國”這個地名,其銘文中有目前所見*早的、組字成詞的 “中國”二字
“中國”二字。“中國”二字*初的寫法,“中”像一面旗子,“國”寫作“或”。為什么“中”像面旗子?“中”這個概念可以畫出來嗎?沒有左右就沒有中間,沒有四方就沒有中央,所以“中”是個相對的概念。古人很聰明,在造“中”這個字時就畫了一面旗子。古時候沒有手機,首領要召集部眾了,就在高處豎起一面大旗,人們看到豎起來的旗子,就從四面八方趕來,聚集在首領的周圍,此時“中”這個概念就出來了,而進一步地演變,象形旗子的“中”就逐漸成了地理概念,乃至文化概念。中國是個農業社會,農業社會特別講究“中”,此處的“中”,就是不要超過,也不要不及,不左,也不右。地理概念的“中”是中間,文化概念的“中”是中庸。什么叫中庸?“中”是無過無不及,“庸”就是守常而不變,守常而不變可以叫做經驗,農業社會就是經驗社會。除了地理的居中和文化的中庸,還有行為的折中。下面我分享一篇
民國時期的文章——1922 年夏丏尊先生的《誤用的并存和折中》,其中這樣寫道:
從小讀過《中庸》的中國人,有一種傳統的思想與習慣,凡遇正反對的東西,都把他并存起來,或折中起來,意味的有無是不管的。已經用白話文了,有的學校,同時還教著古文。已經改了陽歷了,陰歷還在那里被人沿用。已經國體共和了,皇帝還依然住在北京……這就是所謂并存……至于折中的現象,也到處都是……討價一千,還價五百。再不成的時候,就再用七百五十的中數來折中。這不但買賣上如此,到處都可用為公式。什么“妥協”,什么“調停”,都是這折中的別名。中國真不愧為“中”國哩。
這就和西方很不一樣。比如俄國革命把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給斃了,法國革命把路易十六推上斷頭臺砍了。再如我們的生活經驗,討價還價是個愉快的過程,不要開什么價就給什么價,這不符合中國文化。“什么‘妥協’,什么‘調停’,都是這折中的別名。中國真不愧為‘中’
國哩。”夏丏尊的這句話*精彩。我們中國有個省,講什么東西好,什么事情合適,都叫“中”,這太有文化了,這個地方號稱中國之中,就是河南省。河南省的城市廣告中有一個*牛:“中中中,河南登封!”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中國人的典型行為,是中庸,是調和,是折
中,這才是名副其實的中國人,這才是中國的“中”。
中國國家歷史(貳拾陸) 作者簡介
總主編劉軍,南京師范大學文化產業研究發展中心負責人,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南京師范大學基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歷史課程標準研制組核心成員、全國歷史教師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江蘇省教育學會歷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中國國家歷史》還形成了來自北京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等科研機構以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當代世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出版機構和歷史教學、歷史教學問題、中學歷史教學參考、當代世界等雜志社的強大專家團隊,為《中國國家歷史》的編寫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
唐代進士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