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涉企刑事裁判要旨總梳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763824
- 條形碼:9787519763824 ; 978-7-5197-638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涉企刑事裁判要旨總梳理 本書特色
全面梳理案例 提煉裁判規則 統一法律適用 提高辦案效率 對于我們這樣一個以成文法為主的國家,如何精準理解法律條文的實質并正確運用于個案,一直是刑事裁判的一個重大課題,也是一個難題。這些年來,我們法律界的有識之士一直在積極探索案例的指導作用,特別是司法機關也相繼發布了加強類案檢索統一法律適用相關的規范性文件和指導案例。在此背景下,《涉企刑事裁判要旨總梳理》一書選取25個常見涉企罪名和200多個典型案例,以有罪和無罪兩種視角進行了全面、深入、透徹的分析,把法律的精神通過具體個案清晰的展現出來,是控辯審三方公正辦理涉企類案件的得力助手,不但有利于此類案件的法律統一實施,減少“同案不同判”現象,也有助于廣大的企業從業人員厘清刑事法律風險,提前進行防范和預警,是一本兼具法理性、實用性、工具性的佳書。 ——陳衛東(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所謂每一個人所感受到的法律的公平正義就是在法律實施中獲得的。人民法院先后出臺的統一法律適用的各項實施規則就是向法律實施的規范、統一、公正邁進的具體努力。其核心內容是“類案同判”。類案不同判無疑是錯誤的。類案同判雖然不能說都是正確的,但努力的方向肯定是正確的。與抽象的法律條文和司法解釋相比,類案在裁判過程中更具有可比性、可參照性和可引用性。本書便是一個非常有實用價值的工作成果。該書既是作者工作實踐的經驗與體會,也是工作問題的思考與總結。書中精心挑選、整理的25個企業常見犯罪的有罪或無罪裁判要旨對于廣大企業人員和法律工作者都具有十分直接的參考作用。對于刑辯律師來說,更是開啟了一個重要的辯護方法和思路。 ——李貴方(全國律協刑委會副主任、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副主任) 判例是構筑起法治大廈的磚石。研究判例的裁判理由,就是研究法治大廈的建筑紋理。因此,對裁判要旨的總結、歸納和梳理,實際上就是在描述一張關于理解法治大廈設計理念和建筑風格的導引圖。本書就是這樣一部有心之作。本書范圍明確,主題鮮明,專門針對涉企常見犯罪的判決理由展開整理,使得讀者可以一窺法治大廈的局部風格。在司法機關越來越重視類案裁判和涉企犯罪的當下,相信本書不僅是辦案人員和刑辯律師的得力助手,也會成為法學研究和法學教育的重要參考資料。 ——車浩(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涉企刑事裁判要旨總梳理 內容簡介
本書的篇章體例按照涉企常見罪名侵犯法益的類別,分為妨害對公司管理秩序篇、破壞金融監管秩序篇、對外融資常見犯罪篇、危害稅收征管篇、侵犯知識產權篇、擾亂市場秩序篇、侵犯財產篇、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篇、商業賄賂篇、單位犯罪篇共十篇,涉及25個涉企常見犯罪的裁判要旨以及區分單位犯罪和個人犯罪裁判要旨,共26章。每一個章包括導言、相關法律司法解釋規定、有罪裁判要旨、無罪裁判要旨四部分,在部分個罪的裁判要旨梳理中增加司法爭鳴部分,將實踐中存在明顯分歧認識的學界實務界的觀點及說理部分呈現出來,便于讀者更加全面了解,從而做出自己的判斷。在涉企常見罪名的有罪裁判要旨方面,本書選取了優選人民法院和優選人民檢察院指導案例、刑事審判參考案例、優選法典型案例中關于某一罪名的有罪認定案例,這些案例本身都是經過優選檢、優選法篩選過的案例,作者團隊精選并整理、提煉出其中與企業合規運行有關的有罪裁判要旨249條,每一個有罪裁判要旨下列明基本案情、裁判結果、裁判理由。同時,在涉企常見罪名的無罪裁判要旨方面,作者團隊從數千份判決書中檢索篩選出有代表性的二百多個無罪案例,從中總結、提煉出242條無罪裁判要旨并附相應裁判理由。雖然這些無罪案例絕大多數并非兩高指導性案例或刑事審判參考案例,但同樣可以作為法院裁判的參考。本書的目標讀者是公、檢、法從業人員、刑事律師以及企業法務人員等。這些具有研究和參考價值的案例裁判要旨經過整合,既可以成為便于司法實務人員翻閱查看的工具書,幫助提高司法實務人員統一法律適用標準的意識和能力;也可作為對企業日常經營過程中可能遇到刑事風險點的提示,成為對企業及其從業人員合規經營具有警示意義的案例庫。
涉企刑事裁判要旨總梳理 目錄
涉企刑事裁判要旨總梳理 作者簡介
程曉璐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 合伙人,德恒全國刑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律師業務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市律協刑事訴訟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曾長期供職于北京市檢察機關,獲北京市 公訴人稱號。轉型律師以來,辦理了一系列在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經濟犯罪、職務犯罪、涉黑犯罪及涉企類刑民交叉案件,并致力于企業刑事合規研究,為多家大型國企、外企和民營企業提供過專項法律服務。接受方圓律政、《民主與法制》 雜志社、《中國法律年鑒》、中國文化信息協會等人物專訪,受邀為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多次講授刑事司法實務課程。先后受聘為中國人民大學刑事辯護實務課程校外導師、無訟研究院“精細化辯護系列專欄”授課導師、《中小企業合規管理體系有效性評價》起草專家組成員等。曾在人大報刊復印資料《訴訟法學與司法制度》、《 檢察官學院學報》、《人民檢察》、《中國刑事法雜志》等刊物上發表文章二十余篇。參編《暫緩起訴制度研究》《之析評》《 公訴人的路徑與煉成》等著作5本。曾擔任多個 檢及北京市檢察院重點調研課題主筆人,研究成果獲全國檢察理論應用文章一等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典常談
- >
唐代進士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