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張伯駒詞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5113534
- 條形碼:9787215113534 ; 978-7-215-11353-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張伯駒詞傳 本書特色
以人生注解詞作,以詞作注解人生。張伯駒詞作純美樸直、真情充溢,詞如其人,信而可證。《張伯駒詞傳》以詞寫就張伯駒一生,用真摯細膩的筆觸將張伯駒的一生娓娓道來,融張伯駒的人生際遇與經典詞作于一體,再現了張伯駒詩化人生與人生詩化的生命歷程。他的詞風因際遇而改變,讓我們追隨這些詞,走進張伯駒的一生。
張伯駒詞傳 內容簡介
1.他是出身貴胄的民國公子,他是梁孟齊眉的癡情兒郎,他是慷慨無私的文物鑒賞家,他是才氣無雙的一代詞人。他正是“民國四公子”之一的張伯駒。
2.以人生注解詞作,以詞作注解人生。張伯駒有著怎樣的傳奇人生?他與詞作有著怎樣的愛恨情愁?
張伯駒詞傳 目錄
目錄:
卷首語
**章 “五陵年少”“駿馬貂裘”(1898—1931)
第二章 “紅毹紀夢”“煙云過眼”(1932—1945)
第三章 “萬紫千紅”“一庭新綠”(1946—1955)
第四章 “淚帕啼箋”“綿綿長恨”(1956—1965)
第五章 “泡影電光”“鎩羽而歸”(1966—1975)
第六章 “殘照金臺”“隨緣斷續”(1973—1975)
第七章 “歌舞全體”“塵寰永隔”(1976—1982)
附錄
張伯駒詞傳 節選
潘妃亦名潘白琴,1915 年生,蘇州人氏,16 歲時便成了上海青樓藝人,天生麗質,蕙質蘭心,出淤泥而不染,終日與琴弦為伴,守著那一片冰清玉潔,祈禱上蒼,讓她早日脫離苦海。 張伯駒初見潘白琴,便才情大發,提筆就是一副嵌字聯:“潘步掌中輕,十步香塵生羅襪;妃彈塞上曲,千秋胡語入琵琶!辈粌H把“潘妃”二字嵌入其中,而且把潘白琴比作南北朝時齊東昏侯妃(“步步生蓮”之典故)。后一句暗指王昭君,將潘白琴善彈琵琶的特點也概括其中,聞者無不擊掌叫絕。 自從遇上了張伯駒,潘白琴心中不禁一動,她感到張伯駒對她的一片愛慕出自真誠,神態莊重,再加上長相不俗,學問不淺,舉止風雅,與其他紈绔子弟大不相同。幾次交往下來,潘小姐已是芳心暗許。 青樓女子嫁給了張伯駒,近乎潘白琴的一次涅槃重生,她的人生之路,從此步入佳境。 張伯駒和潘白琴在姑蘇舉行婚禮之后的一段時間里,又沉醉在游覽姑蘇、杭州、上海、南京等地名勝古跡的快樂之中。他們又拜過印光法師,“白琴”改為“慧素”,伯駒就喚她“潘素”。 張伯駒多情,多情通向審美,他看好了潘素是一塊未經琢磨的璞玉。張伯駒請來一位老畫家教她學習繪畫,又請來了專教古文的老師。不久,又請蘇州名家汪孟舒專教潘素畫山水。
在張伯駒的精心指導下,潘素的琴棋書畫藝術得到全面發展,成為名重一時的金碧青綠山水畫家。 游山玩水,不僅成了潘素采風寫生的機遇,也激發了張伯駒創作山水田園詩詞的靈感和才智。那一首首空靈馨逸、行云流水、天趣盎然的山水風情詞,既成了他**部詞集《叢碧詞》的重要作品,又形成了他婉約多麗的詞風,奠定了他在中國近現代詞壇的地位。 讓我們且讀幾首。 鷓鴣天 西湖旅夜 二月春寒未放晴,爐香煙細冷云屏。燈花照影愁先覺,湖水搖窗夢不成。 一陣陣,一聲聲。斜風細雨到天明。問人夜睡何曾著,燕子無須喚客醒。 這首詞寫作者夜宿西湖深夜和清晨的感受。因斜風細雨、湖水蕩漾、燕子輕盈等景致的綺麗,意境的美妙多情,詞人高興得一夜未曾入睡。全詞清婉圓轉,工巧流麗,風韻天成,詞風歡快。詞中洋溢的是風景的美好,也充滿著青春和愛情的美滿,充滿著柔情蜜意。這是張伯駒小令的突出特色,體現了他“自寫性情”的主張。他小令中多率情之作,往往就眼前景色,抒寫內心情感,自然而發,生動感人。
張伯駒詞傳 作者簡介
張恩嶺:張伯駒研究專家,編著有《張伯駒傳》《張伯駒詞傳》《張伯駒詞說》《張伯駒先生追思集》等。自1999年起,陸續發表張伯駒研究、古典詩詞賞析、文學評論等方面的文章,結集有《張伯駒詞賞析》《高梅閣詩賞析》《逸園詩選賞析》《藝廊賞珠》《書香一葉》等。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