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我是誰 或者什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70427
- 條形碼:9787542670427 ; 978-7-5426-704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是誰 或者什么 本書特色
★ 大師特調——侯世達和丹尼特二位主編,均是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均身兼dingjian哲學家、認知科學家和故事大師等多重身份,二人合力選編的本書并篇篇評論,彰顯了二人高舉又奇趣、不囿于特定學科的融合性特質和眼界。 ★ 1970s,群星璀璨——異彩紛呈的嬉皮年代,在思想的深度廣度方面也遠比今日想象得更為偉大驚奇,黑客帝國、阿凡達、黑鏡、西部世界、終結者、攻殼機動隊等眾多科幻從此時獲得設定源泉,圖靈測試、控制論、身心問題、缸中之腦、人格同一性、基因機器、中文屋、可能世界等大量重要問題也在此時被推至高峰。本書收錄的,均是代表性作者的特色文章,它們結成了一片“諸神”時代的璀璨星圖。 ★ 奇妙腦洞展現精深哲學思想——“你有一個腦子,還是你是一個腦子?”“人能否自由地放棄自由?”“一群雙子殺手中,到底哪個是我?”“掃地機會疼嗎?”“人是一個個體,還是集體的細胞?”……各選文的文體在幻想故事和哲學思辨之間游刃有余,穿針引線,織就特色的思想實驗圖景。希臘戲劇式的場景,科幻電影般的鏡頭中滿溢玄機巧思,享受神奇大片之余,大腦也可以(且必須!)充分鍛煉。 ★ 完全篇目,超級修辭——原書27篇全收錄,翻譯注釋力求還原原書俯拾即是的雙關、諧音、多文化深梗;閱讀本書,可以邊解謎邊長知識。
我是誰 或者什么 內容簡介
“心靈/心智(mind)是什么?我是誰?純粹的物質能思考或感受嗎?靈魂(soul)在哪里?面對這些問題時,人人都會陷入困惑之中。我們編纂此書,為的是嘗試展示這些困惑,讓它們變得生動鮮明。我們的目的不是要直接回答這些大問題,而是要動搖世人的思維:既包括那些有著嚴肅堅定的科學世界觀的人,也包括那些對人類靈魂懷有宗教或者靈性主義想象的人。我們認為,目前要想回答這些問題并不容易,我們首先要對問題進行根本反思,然后才能期望人們在‘我’這個字究竟是什么意思上達成共識。因此,本書旨在刺激、擾亂和迷惑讀者,讓顯而易見的東西變得奇異起來,也許還會讓奇異的東西變得顯而易見。” 出于上述動機,二位主編為本書選文27篇,包含了從科幻小說、戲劇對話到哲學論文多種文體,除兩位編者的作品外,更有圖靈、博爾赫斯、道金斯、內格爾等重要人物的代表作。各篇文章圍繞自我感、精神是否存在及有否特性、身心關系、自由意志、自我意識和“自我”特性等經典問題分類編排,每篇結尾均附主編者的評論反思。選文、反思及二者間的隔空對話,各有精彩與妙趣,對理解相關哲學認知問題、生物問題、人工智能問題等應大有助益。
我是誰 或者什么 目錄
導言
Ⅰ自我之感
1 博爾赫斯與我(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2 無頭有感(D.E.哈丁)
3 重新發現心靈(哈羅德·J.莫洛維茨)
Ⅱ 探問靈魂
4 計算機器與智能(艾倫·M.圖靈)
5 圖靈測試:咖啡館對話(道格拉斯·R.侯世達)
6 圣美公主(斯坦尼斯瓦夫·萊姆)
7 動物瑪莎的靈魂(特雷爾·米丹納)
8 馬克3型獸的靈魂(特雷爾·米丹納)
Ⅲ 從硬件到軟件
9 精神(艾倫·惠利斯)
10 自私的基因與自私的模因(理查德·道金斯)
11 前奏曲……螞蟻賦格(道格拉斯·R.侯世達)
12 腦的故事(阿諾德·祖波夫)
Ⅳ 心靈程序
13 我在哪里?(丹尼爾·C.丹尼特)
14 我當時在哪里?(大衛·霍利·桑福德)
15 豈止排異(賈斯汀·萊伯)
16 軟件(魯迪·拉克)
17 宇宙之謎及其解決方案(克里斯托弗·切爾尼亞克)
Ⅴ 創生的自我與自由意志
18 第七次遠行(斯坦尼斯瓦夫·萊姆)
19 恕不侍奉(斯坦尼斯瓦夫·萊姆)
20 上帝是道家嗎?(雷蒙德·M.斯穆里安)
21 環形廢墟(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22 心靈、腦與程序(約翰·塞爾)
23 一個不幸的二元論者(雷蒙德·M.斯穆里安)
Ⅵ 內心之眼
24 做一只蝙蝠是怎樣的?(托馬斯·內格爾)
25 一樁認識論噩夢(雷蒙德·M.斯穆里安)
26 對話愛因斯坦的腦(道格拉斯·R.侯世達)
27 虛構(羅伯特·諾齊克)
延伸閱讀
選文引用信息
人名表
我是誰 或者什么 節選
導言 你看到月亮從東方升起。你看到月亮從西方升起。你看到兩個月亮相向穿過寒冷漆黑的天空,擦肩而過,繼續各自的旅程。你正在火星上,離家數百萬英里之遙,依靠用地球技術制造的脆弱薄膜來抵御火星的紅色沙漠中那致命的干冷。你雖有薄膜護體,卻一籌莫展,因為你的宇宙飛船壞了,不可能修好了。你再也回不到地球,回不到親朋好友身邊,回不到你已離開的那些地方了。 不過或許還有希望。在壞掉的飛船的通訊艙中,你找到了一臺馬克4型遠程復制傳送機(Teleclone Mark IV teleporter),還有使用說明。如果你打開傳送機,把光束對準地球上的遠程復制接收機,踏進傳送艙,傳送機就會迅速無痛地分解你的身體,制成一個分子都不差的一幅藍圖,發送到地球上;而地球上的接收機,儲存庫中儲滿了所需原子,會立刻按照發來的指令把你制造出來!你將以光速返回地球,回到親人的懷抱,他們馬上就會全神貫注地聽你講火星歷險記了。 *后檢查了一次壞掉的飛船,你確信遠程復制是你唯一的希望。你沒有什么可失去的。你打開發射機,按下正確的開關,然后踏進傳送艙。5,4,3,2,1,發射!你打開面前的門,走出接收艙,走進地球上陽光明媚的熟悉空氣中。你到家了,經歷從火星到地球的長途傳送之后,你毫發無損。你僥幸從紅色星球死里逃生,值得慶祝。你的親朋好友齊聚一堂,你注意到,和你上次見到他們時相比,每個人都有些變化。畢竟已經過去了近3年,你們都老了些。看看你的女兒莎拉,現在該有8歲半了。你發現自己在想:“這就是以前坐在我膝頭的小女孩嗎?”她當然是,你想到,雖然你得承認,你與其說是認出了她,不如說是在根據記憶推斷她的身份(identity)。她長高了很多,看上去也大多了,懂的也比以前多多了。事實上,她此刻身上的大多數細胞在你上次看到她時還不在那兒。但是,盡管有這些成長和變化,盡管細胞新陳代謝,她依舊是3年前你吻別的同一個小人兒。 然后一個念頭擊中了你:“3年前吻別這個小女孩的人,真的是我嗎?我是這個8歲孩子的母親,還是我實際上是個全新的人,只存在了幾小時,盡管有著對往昔的(表面上的)記憶?這孩子的母親是不是*近已葬身火星,已在馬克4型遠程復制機的傳送艙中被分解和摧毀? “我死在火星上了嗎?不,我當然沒死在火星上,因為我正活在地球上。然而,也許有人死在了火星上,那是莎拉的母親。那我就不是莎拉的母親。但我肯定是她母親!我鉆進遠程復制機的全部目的就是回家,回到家人身邊!但我總是忘記這一點:或許我從未進入過火星上的遠程復制機。就算確有其事的話,那也許是別的什么人。這臺可恨的機器到底是一臺遠程傳送機、一種交通工具,還是像它的品名表示的那樣,是一臺殺人的雙子人制造機?經歷遠程復制后,莎拉的母親活下來了嗎?她本認為她會活下來。她進入傳送艙時滿懷希望與期待,而不是想要一死了之。誠然,她的行為是無私的,她這樣做是為了讓莎拉能有一個愛她的人來保護她;但也是自私的,她想擺脫困境,化險為夷。或者說看起來是這樣的。我怎么知道看起來是這樣的呢?因為當時我就在那里,我當時就是思考這些事情的莎拉的母親,我現在也是莎拉的母親。或者說看起來是這樣的。” ......
我是誰 或者什么 作者簡介
美(Douglas R. Hofstadter,1945— ):計算科學家,認知科學家,哲學家。1965年畢業于斯坦福大學數學系,1975年取得俄勒岡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1977年起在印第安納大學計算科學系、密歇根大學心理學系等機構工作,至榮休。2009年被選為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并成為美國哲學會會員。2010年被選為瑞典皇家學院院士。代表作有《哥德爾、艾舍爾、巴赫》《我是個怪圈》等。 美(Daniel C. Dennett,1942— ):哲學家、認知科學家,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塔夫茨大學講席教授。代表作有《直覺泵和其他思考工具》《意識的解釋》等。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