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遠離疾病(第一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208901
- 條形碼:9787520208901 ; 978-7-5202-0890-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遠離疾病(第一版) 本書特色
怎樣認識所謂的亞健康?那些讓人沮喪的疑難雜癥、慢性病真的是病因不清嗎?面對它們,人類真的束手無策了嗎?有些病得了就不會好了嗎?什么樣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這本書解決了人們對健康問題的一系列“天問”,它引領讀者進入一個全新的認識領域。◎ 營養醫學是具有開創性的新觀念,它秉持“治病必求于本”的觀念,力圖從根本上解決大眾的健康問題,讓人們遠離疾病。本書為營養醫學專著。◎本書在《失傳的營養學·遠離疾病》的基礎上修訂改版而成,增添了一些新數據和新的研究成果,闡釋更全面、更充分。◎逆轉疾病、遠離疾病,本書針對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肥胖、失眠、痛風、更年期綜合征、老年癡呆、精神心理疾病等幾十種難以治愈的病癥,從營養醫學出發,提出了全新的見解。
遠離疾病(第一版) 內容簡介
這是營養醫學的一部專著,營養醫學一經出現,就已經不是屬于某個人的,而是屬于全世界的寶貴財富。 《遠離疾病》在《失傳的營養學:遠離疾病》基礎上修訂改版而成。 《遠離疾病》從營養醫學出發,對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肥胖、失眠、痛風、更年期綜合征、老年癡呆、精神心理疾病等幾十種難以治愈的病癥提出全新見解,希望讀者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健康之路。
遠離疾病(第一版) 目錄
**部分 總論
**章 被嚴重誤解的“亞健康”
**節 正確認識亞健康
第二節 你多長時間“檢修”一次
第三節 世界上有100%健康的人嗎
第二章 要把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第三章 怎樣才能維護好自己的健康
**節 關于病因不清
第二節 被嚴重低估的人體修復能力
第三節 搞錯了,身體需要原料
第四節 為什么今天的醫學對慢性病束手無策
第五節 不要給系統添亂
第四章 今天的食物能給我們提供充足而均衡的營養嗎
**節 蛋白質的來源
第二節 糖的來源
第三節 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來源
第五章 營養素與高級補品
第六章 中醫、西醫、營養學和營養醫學
第二部分 各論
第七章 肝——健康的大總管
**節 肝的蛋白質代謝
第二節 肝的脂肪代謝
第三節 肝的糖代謝
第四節 高膽固醇與膽道系統疾病
第五節 痛風能不能逆轉
第六節 一些疾病的命名誤導了我們
第七節 疾病是吃出來的
第八章 提高機體免疫力,應對病毒感染性疾病(感冒、肝炎等)
第九章 慢性炎癥與癌的關系
**節 想得癌其實不容易
第二節 癌是營養極度缺乏的產物
第三節 癌癥的營養素治療
第十章 血液病能用營養素逆轉嗎
第十一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們要終身承受嗎
第十二章 警惕平滑肌收縮引起的疾病(痙攣、頭痛、痛經等)
第十三章 人體會過敏嗎(皮膚過敏、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
第十四章 骨關節疾病(風濕性關節炎、骨質增生、股骨頭壞死)
**節 風濕性關節炎
第二節 骨質增生
第三節 股骨頭壞死
第十五章 慢性腎炎能逆轉嗎
第十六章 營養素使用中的誤區
第十七章 纖維化、器官硬化可以解決到什么程度
第十八章 睡不著(失眠)與睡不醒
第十九章 逆轉更年期綜合征和女性的保養
第二十章 精神疾病和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節 精神疾病并不難治
第二節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第二十一章 優生優育
第二十二章 孩子的一切健康問題都緣于父母的無知
**節 偏食、厭食
第二節 淘氣、多動癥
第三節 近視
第二十三章 “長生不老”之術
第三部分 人為什么要長成這個樣子
第二十四章 人體的基礎知識
**節 細胞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第二節 人體結構
第二十五章 人為什么要長成這個樣子
附錄
觀念改變生活,知識指導健康
一本有生命的書,一份無價之寶
不要讓自己的無知毀了一生
后記
寫在后而
收起全部↑
遠離疾病(第一版) 節選
“治病必求于本”這是《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第五》開篇就指出的,而《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的奠基之作,可見我們的古圣先賢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把怎樣能治好病的不二法門說得明白無誤了。從中醫用藥上看,中醫一天不曾離開過營養治療,把營養治療完美地融入醫學治療體系,不是有意的、故意的、生硬的嵌入。說明什么?說明這個“本”里有很大一塊兒是營養不均衡,“本”就是病根兒,想治好病就得從根兒上治。 真的是這樣嗎?一般只聽說過食療或藥食同源,但這樣的表述太小兒科了,因為中醫從一開始就沒有藥療和食療的區分。桂枝湯被譽為“中醫**方”,表面看是由桂枝、芍藥、甘草、生姜、大棗五味組成,這里的生姜和大棗是藥還是食物?好吧,不爭論,就算是藥,在桂枝湯的用法說明中,還有一味“藥”——熱粥,這可無論如何劃歸不到藥里了,連什么粥都沒說,不管是大米粥,小米粥還是棒(米查)粥,熱粥就可以,趁熱喝掉,你說怎么歸到藥里去?而且其中自有玄奧,為什么是粥而不是熱水呢?當歸生姜羊肉湯,黃連阿膠(雞子黃)湯,豬膚湯,這些都出自醫圣張仲景之手。羊肉、雞蛋黃、豬皮在約兩千年前就已經入藥,如果把生姜歸為藥類,很多人可以接受,但羊肉、蛋黃、豬皮顯然是食物,屬營養的范疇。中藥幾乎都是取材于動物、植物和礦石,這種自然屬性更與營養脫不了干系。這些都說明什么?-方面說明營養療法自古就是中醫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更何況還有“三分治七分養”之說。另一方面也說明中藥的高級和先進,它就像一位達到至高境界的劍客,悟到劍道的精髓,而后無論手里拿到什么都可以讓其成為劍。中醫一定是把營養對人體的重要性,以及得病與營養缺乏或不均衡之間的關系梳理到一定程度,才可以這樣隨意信手拈來,一切都可入藥,一切為我所用。當然中醫用藥是按寒、熱、溫、涼、平的藥性和藥物歸經來的,自古就是這樣,一直沒有向更精準、高效發展,甚至營養治療在中醫治療中的角色有弱化趨勢,值得警惕。 我們現在認識的現代營養學應屬于西醫范疇,希波克拉底被譽為“西醫之父”,早在距今二千三百多年以前就開始用海藻來治療甲狀腺腫(海藻中含碘,缺碘會得甲狀腺腫,民間稱其為“大脖子病”),用動物肝臟治療夜盲癥(主要是補充維生素A,肝臟中富含維生素A,缺維生素A的人會患夜盲癥),當時的人們還用打鐵淬火用的水治療貧血(這樣的水中含豐富的鐵元素,可治療因缺鐵引起的貧血)。 文藝復興之后,伴隨工業革命和化學、物理等眾多領域的發展,在三五百年間,營養學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人們相繼發現并證明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是人體必需的。同時期的大航海催生出一個非常嚇人的病——壞血病,死了成千上萬的人,尤其是海員,對這個病的不斷研究導致著名的維生素C的發現。一開始時,人們對這個病束手無策,后來發現喝檸檬汁可以治好這個病,直到一百年前才搞清楚病因是缺乏維生素C,所以人們又把維生素C叫作“抗壞血酸”。 可以說,發現維生素C的年代也正是對各種維生素發現和研究的黃金時代,維生素B1是人類發現的**種維生素,發現時間是1911年。在其后的幾十年時間里,人們陸續發現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B2、維生素B12、維生素B6、葉酸……三五十年間,因發現和研究維生素而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就有十幾位,不可謂不輝煌,而維生素對人體的重要作用也越來越清晰,連名字都體現了它的重要性——是維持生命的元素,沒它活不了。但令人遺憾的是,不知是什么原因,西醫和營養學逐漸分開了,發展成兩個學科,我推論有兩個可能的原因,一是營養學發展得太快太好了,不獨立出來說不過去,貌似是為了發展得更好;另一個原因是細菌和抗生素的發現干擾了人們對營養素的認識。
遠離疾病(第一版) 作者簡介
王濤,醫學博士,營養醫學創始人。 1988-1996年,在河北醫科大學攻讀本科及碩士。 1996-1999年,在北京中醫藥大學攻讀中西醫結合專業博士學位。 1999-2002年,在河北醫科大學工作,進行專業病理學研究。 2002-2004年,東渡扶桑,在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部病理室研究肺癌的發生。 2004-2005年,在河北醫科大學病理教研室工作,任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職稱。 2005年開始,在全國各地宣講自己的營養醫學理論。 2008年11月,出版《失傳的營養學:遠離疾病》。 2012年11月。在全國各大衛視宣講營養醫學知識,包括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健康之路》節目中主講了五期如何用營養調理我們的身體。 2013年至今,不斷完善和發展營養醫學理論并踐行至今。
- >
自卑與超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