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詩學批評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526918
- 條形碼:9787570526918 ; 978-7-5705-269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詩學批評史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中國詩學批評史》是一部具有相當高的理論價值、材料扎實的填補空白之作,出版后深受學界同行廣泛好評,多次再版。填補空白不僅是因為它的研究對象“專門”,更是用現代的、科學的理論工具分析、總結、歸納我國傳統的詩學批評。材料翔實是本書理論創新的基礎,作者以扎實謹慎的治學精神,系統搜集梳理大量的古代詩學資料,發掘出諸多未經人用的新材料進行理論闡釋。在方法上,作者自覺地注意到當代性的要求,遵循現代接受美學的原則,觀照中國詩學批評史論,歸納分離出貫穿歷史發展、并起主導作用的核心觀念、核心范疇,發掘詩學批評理論的豐富內涵,建構出中國詩學批評史的理論體系。 本次重版,借助當下查閱資料的便利進行校補、修訂,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內容和編校質量。重版時始終貫徹“三精”出版的理念,力求將這本經典學術之作打造成精品。 推薦理由:我國是詩歌大國,本書是詩歌理論領域學術研究經典之作,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重要價值。
中國詩學批評史 內容簡介
《中國詩學批評史》是詩歌理論領域經典之作,提出中國詩學批評發展歷史的四種美學形態:先秦兩漢的“功利批評”,魏晉南北朝重視詩歌本體的“風格批評”,隋唐宋金元的“美學批評”,明清以降分執前代詩論之一支以自立門戶的“流派批評”。提綱挈領,選取每個時期*有創造性、*富詩學和美學意蘊的理論批評的命題做深入的探析,系統地梳理幾千年來中國詩學批評發展的脈絡。全書在整體上持一種進化的、進步的詩學觀,以進化、發展的眼光看待歷代的詩學批評,提出新的觀點,將中國詩學的發展概括為從功利的逐漸走向審美的過程,其建構的體系具備相當高的理論價值,至今影響不衰。
中國詩學批評史 目錄
**章 詩歌創作觀念與接受觀念的萌芽
**章 詩歌創作觀念與接受觀念的萌芽
第二章 先秦諸子詩歌觀念的演進
第三章 兩漢的功利主義詩學觀
第二篇 魏晉南北朝詩歌本體的重構與風格批評的出現
第四章 詩歌文體的重新認識
第五章 《文心雕龍》的詩歌理論
第六章 **部詩論專著――《詩品》
第七章 齊、梁趨向唯美的詩歌理論
第三篇 隋唐宋金元詩歌精神的升華與美學批評的崛起
第八章 重振詩歌人文精神的“風骨”論
第九章 標志詩歌藝術走向成熟的“詩境”說
第十章 政教與審美結合的現實主義詩論
第十一章 司空圖《詩品》與唐末五代詩論
第十二章 唐代詩選家的審美鑒賞批評
第十三章 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詩學走向
第十四章 兩宋理學家的詩學觀
第十五章 江西詩派的詩法理論及其嬗變
第十六章 《歲寒堂詩話》與《滄浪詩話》
第十七章 金、元詩論綴要
第四篇 明清近代流派理論的拓展與詩學本體的深化
第十八章 以“格調”為核心的明代“復古”詩論
第十九章 以“性靈”為核心的文學解放思潮
第二十章 晚明三家詩論
第二十一章 重整與改善的儒家詩學
第二十二章 清代四大流派的詩學觀
第二十三章 繁榮的清代詩話與論詩詩
第二十四章 “詩界革命”時代的到來
第五篇 詞學與曲學詩歌文體的更新與詩學批評的增容
第二十五章 詞學——詩學的偏離與深致
第二十六章 曲論對中國詩學的貢獻
中國詩學批評史 作者簡介
陳良運(1940—2008),江西萍鄉人,歷任江西師范大學語言文學研究所所長,江西省文聯委員、省作家協會常務理事。1959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中國詩學體系論》《中國詩學批評史》《中國歷代詩學論著選》等,《中國詩學批評史》是其代表著作之一。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