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刑事訴訟的理念(第三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27739
- 條形碼:9787301327739 ; 978-7-301-32773-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刑事訴訟的理念(第三版) 本書特色
著名刑訴法專家左衛民、周長軍教授“四手聯彈” 妙筆書寫中國刑事法治進步變化中的“幸”與“累” 深情巡禮近20年中國刑事訴訟理論與實踐的新面目 在大時代、大變革中繼續擔當刑事法治的觀察者和參與者
刑事訴訟的理念(第三版) 內容簡介
本書以理念為出發點,結合案例,將刑事訴訟的制度和運行機制以生動的方式加以闡釋,同時從比較法角度將域外刑事訴訟制度展現在公眾面前。
全書力圖反映刑事訴訟立法的近期新動態、司法實踐操作以及近年發生的一些備受關注的案件,嘗試用社科法學、實證法律研究的成果去解讀這些變化,深度闡釋中國刑事訴訟制度的現狀并前瞻其未來走向。
2018年,我國《刑事訴訟法》作了重要的修改,對刑事訴訟的理論與實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鑒于此,本書在原版基礎上根據《刑事訴訟法》的修改以及近幾年來的刑事訴訟實踐作了大幅修訂。
刑事訴訟的理念(第三版) 目錄
目錄
第三版序言001
第二版序言001
**章 承續一個沒有終結的話題
——社會沖突·國家權力·刑事訴訟
第二章 “做飯”的法門
——刑事偵查瑣話
第三章 “端飯”的程式
——刑事公訴絮語
第四章 “吃飯”的姿態
——刑事審判漫談
第五章 事實越辯越清嗎?
——刑事辯護趣話
第六章 安全誠可貴,自由價更高
——訴訟價值散談之一:英美法與大陸法
第七章 安全誠可貴,自由價更高
——訴訟價值散談之二:理想與現實
第八章 刑事訴訟的“阿基米德支點”
——訴訟公正巡禮
第九章 法不貴神速嗎?
——訴訟效率走筆
第十章 刑事訴訟的“王冠”
——訴訟人權夜話之一:域外鏡像
第十一章 刑事訴訟的“王冠”
——訴訟人權夜話之二:中國圖景
參考文獻
刑事訴訟的理念(第三版) 節選
刑事訴訟的“阿基米德支點”
——訴訟公正巡禮 只要真相能夠得到,它是如何獲得的并不重要。
——歐洲司法調查官埃莫里克斯 必須遵守關于審判活動的程序,即使——在一些例外的場合下——有損于事實真相,
也在所不惜。
——英國大法官基爾穆爾 正義不僅應當得到實現,而且還應以人們能夠看得見的方式得到實現。
——英諺 從刑事訴訟的視域來看,近現代世界范圍內存在著兩種迥然不同的訴訟公正觀。
一種觀點主張,刑事訴訟的公正主要體現為訴訟過程的公正(“過程公正觀”或“程序正義觀”)。論者把刑事訴訟視為代表社會利益的警察、檢察機關與代表個人利益的被告人之間所進行的一場游戲或體育比賽,法官是超脫于當事者雙方之外,站在一個中立第三方立場上公正行事的裁判。游戲或比賽的結果都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和偶然性,因而關鍵的問題是,設計一個公平、合理的游戲規則或比賽規則,并在實踐中照此執行。換句話說,相對于裁判結果來講,一個公正的訴訟過程更為重要。因為他們相信,只要訴訟過程公正,裁判結果的公正自然也就盡在其中了。
一位美國法學家就指出,美國控辯雙方的對抗遵循的是一種“體育運動理論”。另一位美國學者則從品格證據切入分析后認為,普通法系對品格證據的禁止,給予了被告人——無論他是否真的有罪——更多逃避定罪的機會。品格證據在普通法系對抗式審判中的應用——與大陸法系相比,更接近于公平游戲的司法形象。而無論是體育運動,還是公平游戲,過程公正均為重中之重!
過程公正觀是從哪些方面去把握和評判某種訴訟程序是不是公正的呢?
1972年1月的一個星期三的早晨,美國曼哈頓中區的一座大樓里發生了爆炸事件,造成包括一人死亡在內的嚴重后果,一個被稱為“猶太人保衛同盟”的三名青年成員被控犯有一級謀殺罪。美國著名刑事辯護律師德肖微茨為其中一位名叫西耶格爾的被告人擔任辯護人。西耶格爾在此之前被迫為警方充當告密者已近一年,警方曾許諾絕不在任何審判中披露他的告密者身份,但現在卻出爾反爾,否認曾向西耶格爾作出過承諾,并準備免除對西耶格爾的起訴,然后把他當成一個關鍵的控方證人送上法庭作證,指控其朋友(另外兩個被告人),這是他所不愿意的。而如果他拒絕出庭作證,政府就會拿出所有的記錄來揭露他,他將會因藐視法庭而被判罪。他陷入兩難境地。
在此情況下,德肖微茨決定在美國刑事訴訟框架的許可范圍內,采用一種反常規的“自投羅網”式辯護策略。即在法院開庭審理時,當政府公訴人普澤爾提議對本案進行分別處理,并說“我們提出分別處理動議的理由是,西耶格爾先生提供了有關此案的情報,他在大陪審團前作了證,我們向他保證,在適當時機,也就是現在,他將為他出庭作證而得到豁免權……西耶格爾先生將被傳喚,作為政府方面的證人出庭……”時,德肖微茨卻反對給予西耶格爾刑事起訴的豁免權,而要求政府公訴人以謀殺罪對被告人提起公訴。
德肖微茨之所以如此,敢于反其道而行之,把西耶格爾從證人變為被告人,主要是因為西耶格爾曾經偷偷錄下了他與警察帕羅拉及聯邦副檢察官帕特森的部分談話內容,這些錄音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警方未經法院簽署準許狀就對西耶格爾的住處進行了竊聽,以及隨后發現西耶格爾與“猶太人保衛同盟”實施的一些爆炸案件有關,然后又在未經法院簽署準許狀的情況下非法搜查了他的汽車,發現了他與爆炸事件有關的證據,并進而逼迫他成為政府的告密者等方面的情況。
而根據法律的規定,只要能夠證明用于指控西耶格爾在本案中所起的共同犯罪作用的證據是政府用非法手段取得的,那么這些證據就應當予以排除,從而不能認定西耶格爾犯有謀殺罪。接下來,德肖微茨通過對控方的證人進行質證以及提供有利于西耶格爾的證人出庭作證,先后證明了竊聽的存在(但用于竊聽的錄音帶已被聯邦調查局銷毀)、對西耶格爾的汽車進行搜查的非法性等,其中*復雜也是*有爭議的是對警察帕羅拉關于是否曾許諾西耶格爾永遠不會被傳喚出庭作證的質證過程。由于西耶格爾的錄音帶里正好漏錄了帕羅拉對他許諾時的談話,因此,德肖微茨采取了如下質證策略:先讓帕羅拉無所顧忌地撒謊,再照錄一些錄音帶中的有關談話錄音,予以駁斥,并讓帕羅拉產生西耶格爾可能錄下了他們談話的部分內容的印象,然后再繼續給帕羅拉念一段依據西耶格爾的回憶寫出而錄音帶中缺失的帕羅拉向西耶格爾作出允諾時的那次談話內容,結果帕羅拉以為這也是錄音帶中的錄音,于是承認他確實作出過那種承諾。質證結束時,法庭中所有的人包括法官、政府公訴人都認為帕羅拉是個說謊的人,甚至包括帕羅拉本人。帕羅拉羞愧滿面,驚恐萬狀地溜下證人席,檢察官普澤爾怒目圓睜地盯著他,鮑曼法官一點也不掩飾他對這個蠢得被人當場拿獲的警官的蔑視。后來,當公訴人與法官聽了錄音帶,發現錄音帶里并沒有帕羅拉承諾的那段談話后,鮑曼法官在他的辦公室的套間里,召開了由檢察官、辯護律師參與的小型會議,不僅檢察官指責德肖微茨哄騙了法庭,哄騙了證人帕羅拉,法官鮑曼也開始用與其說是法官,不如說是公訴人的口氣對其發動進攻。
法庭:現在,我想建議你,先生,至少在這個法庭,人們指望律師出拳時應打在腰帶以上……
德肖微茨:閣下,我不以為我的拳頭打在腰帶以下了。
法庭:那么,你和我,先生,對從事法律工作的看法就有著兩種不同的標準……
德肖微茨:我只是不明白你的論點,閣下……
爾后,鮑曼不聽德肖微茨的辯解,授權書記員把前述庭審中德肖微茨與帕羅拉之間的質問與回答從證詞中刪去。德肖微茨盡管努力為自己對帕羅拉質證時使用的方式的正當性進行辯解,但鮑曼法官不為之所動,在法庭上,用一種人身攻擊的態度來對待德肖微茨,背離了法官應有的中立性,以至于德肖微茨的助手西爾沃格雷特律師不得不建議德肖微茨請求休庭,以便與法官私下就此事談談。
西爾沃格雷特:問題是,我們一直認為我們完全正確。我們有法律依據證明這一點,給西耶格爾的辯護非常困難,每當我們想到這兒,每當德肖微茨說些什么,法庭就誤以為他的口氣是敵對的,要么就對他說的話不理不睬。
法庭:律師向法庭提問題是不適宜的,你懂得這一點。
西爾沃格雷特:他理所當然有權弄清楚他應該答復的是什么問題。
法庭:這話是想說明什么呢?
西爾沃格雷特:我們認為法庭*應該做的事就是取消自己的審判資格。
西爾沃格雷特之所以有如此說法,是因為程序法規定,如果一個法官在審判中表現出某種程度的傾向性,他必須從該案中退出。這是一種恥辱的標記,特別是由律師提出來時。鮑曼法官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在以后的審判中,變得對德肖微茨友好起來。但是法官*后仍裁決要求西耶格爾在上述謀殺案中出庭作證,指控其朋友,因西耶格爾拒不回答問題,鮑曼法官裁定他犯有藐視法庭罪。隨后,德肖微茨提出上訴,其理由是,由于聯邦調查局非法銷毀了竊聽錄音帶,使辯護方難以證明政府是用竊聽手段發現西耶格爾的,上訴法院裁決書中據此認為:“絕不能低估銷毀這個證據在本案中的意義。強制反對用非法竊聽手段獲得證據的一方拿出該證據實已玷污的實據……又扣壓他用以取證的工具和途徑,這是在創造一種法律上的謬理。”因此得出結論,政府銷毀錄音帶的行為阻礙了西耶格爾用以進行抗辯的必要力量,并據此撤銷對西耶格爾的藐視法庭罪的判決。而且,上訴法院還順便肯定了德肖微茨的質證技巧,認為:“西耶格爾的律師為弄清錯綜復雜的事實和法律實體問題,能力高超而恭謙有禮地進行調查,自始至終以事實為追尋目標。”
此案已成為美國各大學法學院法學生必讀的經典案例,它完整地注釋了英美刑事訴訟中過程公正觀的基本內涵。
……
與過程公正觀相對,近現代世界范圍內還盛行著另外一種訴訟公正觀——“結果公正觀”,持此論者把刑事訴訟視為國家的專門訴訟機關與被告人之間開展的追究與反追究的斗爭,是一件極為嚴肅的事情,絕不能拿它與游戲或者比賽之類的活動相類比!
刑事訴訟的理念(第三版) 作者簡介
左衛民,四川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中組、人社部“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第四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兼任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四川省法學會副會長,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四川省委、省政府及省委政法委法律顧問等職。 周長軍,山東大學法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第二屆“山東省十大法治人物”,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山東省法學會副會長,山東省委、省紀委監委法律顧問等職。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