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帶夢逐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829869
- 條形碼:9787515829869 ; 978-7-5158-2986-9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帶夢逐路 本書特色
他們是偉大征程的踐行者,是文化傳播的參與者,是“一帶一路”上的追夢人,這是他們的故事。
帶夢逐路 內容簡介
2020年年初,《帶夢逐路》項目立項。本書的初衷,是希望在人物專訪、企業介紹的基礎上,以小見大,以點帶面,展現民營企業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風采。然而新冠疫情打亂了我們的部署。深入企業實地采訪的計劃被迫改為電話采訪,雖然如此,我們依然獲得了各家企業的積極配合。在一次次采訪與資料整理后,一篇篇報道逐漸成型。其中有在非洲舞動文化紐帶的女制片人,有帶領團隊贊比亞十年耕耘的熱血小伙,有在東南亞推廣農業生產的“80后”,有在東歐布局產品生產線的“90后”,也有帶領團隊從追隨者、并跑者到引領者的企業家。在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過程中,無論是企業家還是員工,他們都是逐夢人,都在這條注定輝煌的道路上,追逐放飛著人生和事業的理想。 本書的成稿,離不開各方的支持與配合。在此,要特別感謝全國工商聯的領導,以及全國工商聯聯絡部和宣教部在本書從立項到取材,再到完成過程中的大力支持;感謝各家企業的全力配合,為本書提供一個個鮮活的人物、生動的事跡與精彩的故事。感謝袁一鳴、李瑛、肖宇等人的精心策劃,以及為整理資料、撰寫文章所付出的辛苦與努力。 書中的不足之處,還望廣大讀者訂正。
帶夢逐路 目錄
舞動中非文化交流的紐帶
—在非洲大陸追尋與締造夢想的女制片人王倩 001
懷揣時代夢想,奔赴遙遠非洲 003
連闖兩關,親密接觸神秘非洲 009
放飛“夢想翅膀”的中國影視劇配音大賽 017
非洲大草原上自由馳騁的中國影視“大篷車” 030
馬拉夸內,非洲大地上的“希望小學” 041
扎根異國鄉土的熱血年輕人 049
離開象牙塔的年輕人—擇木而棲,初展實力 051
挺身而出,主動請纓,首航緬甸 060
背井離鄉,揚帆起航,不懼危險,艱苦創業 069
與登革熱抗爭,與當地人民共同“抗疫” 077
受命前往柬埔寨,拓展業務顯身手 085
尾聲:征途漫漫,前景可期 095
書山有路勤為徑,跨海創業苦做舟
—劉書山贊比亞十年耕耘 099
只為找尋“明月”,“北京才子”遠赴昌吉 102
身兼數職,“有心人”無懼“難事” 107
大膽嘗試,敢于擔當,走創新發展之路 116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細微之處見精神 128
智造美好生活的東方匠人
—胡斯雅與TCL的海外奮斗之路 133
轉身,只為更美好的明天 135
東風勁吹,正式搭上中歐班列,駛向春天 145
新聞聯播40秒鐘,“小雅子”傾情講述 151
用奔跑為小鎮添光彩 159
行進在“一帶一路”,用*好的產品服務全球患者 167
技術積累精益求精,不斷獲得世界認可 171
全方位“走出去”,用心推介“中國智造” 177
授之以魚,也要授之以漁 技術服務隨產品一起“出海” 184
既要“走出去”,也要“請進來” 189
一國一策,因地制宜 192
共同“抗疫”不斷,全球布局腳步不停 197
帶夢逐路 節選
2015年7月,炎熱夏季的一天上午,王倩——一個秀外慧中、干練的年輕影視制作人,正在公司內的后期(制作)機房中忙碌著,她反復回看昨晚至深夜才拍攝完的片子,并對照著手中的拍攝腳本,審視著其中的每一個細節,希望能夠如期完成后期剪輯。 這時,手機鈴聲突然響起,打斷了王倩縝密的思路。電話是王倩的領導孟總打來的,讓王倩找下她,談點事。 在王倩眼中,作為影視圈前輩的女領導孟總,外表溫柔美麗,說話可是快人快語,毫不含糊;做起事來更是巾幗不讓須眉—精明能干、能力超強、雷厲風行……王倩意識到,孟總肯定是有緊急的事情要和她談,于是趕忙放下手頭工作,起身去找孟總。 短暫的寂靜之后,孟總把手中的文件直接遞給了坐在一旁的王倩,并開口說道:“找你來,是公司想交給你一項新的任務。” 王倩暗想:“是什么任務,搞得這么神秘、嚴肅?”同時接過了孟總遞過來的文件,快速地翻閱起來。 孟總仿佛猜透了王倩的想法,于是直截了當地說:“公司打算讓你作業務骨干,奔著制片人方向去培養。這次,想派你去非洲出差一趟,開拓我司在非洲大陸的電視節目制作業務……并盡快熟悉非洲業務的現狀……”說到這里,孟總欲言又止,想觀察觀察王倩的反應。 彼時,四達時代在非洲開展業務已有些年了,深耕非洲大地,不斷擴大在非洲的業務深度和廣度已成為這家民營企業的時代發展愿景。整個企業對非洲的事業發展傾入了大量的心血,從電視媒體網絡硬件設施的角度而言,也確實改變了很多非洲國家的原有面貌,邁上了新的臺階。對此,業界有目共睹。 王倩對此十分清楚,但是作為一個從事電視節目創意、采編、制作的初出茅廬的新人,為什么公司要派她—一個對非洲知之甚少的“菜鳥”,去遙遠的非洲出差,這其中的意義是什么呢?顯然,王倩對非洲的了解僅停留于外派同事回國后的口述和一些公司的文字資料中,但那顯然不夠。非洲,那遙遠的未知大陸,依然如此陌生。但王倩隱隱感覺到,非洲正在向她綻露笑容,袒露胸襟,遠遠 地、微微地召喚著她,她對此無法拒絕。 王倩快人快語、迫不及待地追問孟總:“領導,要我去非洲出差,需要做些什么工作呢?” 孟總早已料到王倩接下來的問題,她順勢娓娓道來:“我們公司從前在非洲的業務主要是在電視網絡硬件、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和建設。現在非洲很多國家的硬件條件在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已經比較完善了。但只是從事硬件設施的投資,這不具有長期發展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公司并不滿足于“一錘子”買賣和“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短視做法,我們要深耕非洲這片土地,用我們搭建好的網絡增加產出、帶來源源不斷的回報,讓我們的硬件成為渠道載體,讓我們制作和播出的節目成為中非文化的紐帶和價值的源泉……” “哦……”王倩點著頭,略微開了點竅。 孟總接著說:“電視傳媒事業就像IT產業中硬 件和軟件的關系一樣,說白了,就是我們不能滿足 于只提供硬件設施,我們還要用軟件和不斷推陳出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